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解阅读理解题型与答题技巧,平时注重加强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积累和学会在阅读中学习巩固基础知识等技巧探讨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各种考试中阅读速度慢、出错率高是英语考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既快速又准确地完成阅读理解题是学生及老师追求的目标.平时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掌握答题技巧与方式等是有效提高英语阅读解题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中散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阶段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职责。本文结合课堂教学论述散文教学中所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何效明 《新高考》2007,(12):11-14
【现状分析】多年来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题得分率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不少考生平时没有遵循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在解答时,读一遍文本就匆匆答题,还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深入理解文本;三是没有真正掌握解答现代文大阅读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阅读习惯是幼儿早期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实施多元化的阅读是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采取创设多元阅读环境,为幼儿的阅读提供客观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内化阅读习惯养成以及注重一日环节渗透,多层次强化阅读习惯的方法,有效促进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备考提示现代文阅读中,散文阅读是考查的重点,这是因为散文阅读是最能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  相似文献   

7.
阅读理解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阅读理解部分对考试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考生普遍感到阅读时间紧,而自己的阅读速度较慢,难以充分地理解短文以及准确答题。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博览群书;掌握阅读技巧、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高考语试卷中,科技阅读以客观题形式出现,题量、分值固定。由于它主要检测考生对信息的筛选、意的理解及融会贯通等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许多同学对此都有畏难心理。其实,只要我们能掌握阅读要领,归纳答题恩路,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养成有效的阅读习惯,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快速、准确地答题。下面结合自主命题三年来的浙江高考试卷,对其设题特点与答题技巧作具体的剖析与指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张宗臣 《广西教育》2012,(26):89-90
高考散文阅读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难度最大的试题,考生都把它戏称为高考语文试题“失分黑洞”,答题时都望而生畏。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多数学生看不懂散文内容,不懂文章的内容是写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二是缺少操作性强的规范答题的解题技巧,只知道盲目地大量做题,却不深入探讨题型特点及相应的答题规律。  相似文献   

10.
结合新课改的契机形势,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挖掘散文阅读活动中的阅读素养和阅读水平,为高中生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本领。鼓励学生热爱阅读,并充分利用阅读的不同情境在课堂上进行比较鉴赏,或举办朗读比赛,创新阅读形式,以提升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也为教学积累了很多类型的词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是从二大方面阐述了汉语阅读教学的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教学的过程、方式,一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旨在通过阅读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探究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手段,以便掌握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阅读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学生对数学文本的阅读是一个动态的假设、证明、推理的思维过程,数学文本阅读具有区别于诗歌、散文阅读的独特的魅力。向学生传授分析解释数学语言和文本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高效学习的习惯,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吴慎华 《云南教育》2002,(7):18-18,19
习惯,是人在一定的情况下,自觉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是经后天养成的。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从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进行阅读,它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克服,坚持达到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将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重要意义。一、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由于学生对良好读书习惯的重要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长沙市教育局在推进建设书香社会方面通过经费保障、政策实施、活动举办等多举并重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性工作。为进一步了解中学生阅读习惯状况以及政策推进的有效性,2018年对全市中学生采用问卷方式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阅读习惯良好,但阅读时间相对不足;(2)众多父母有较好的阅读习惯;(3)校园阅读资源较丰富;(4)有阅读习惯的父母及家庭藏书量较多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5)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及每周开设阅读课程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6)市教育局推出的全民阅读相关政策为中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提供了"沃土"。对此,本文建议从倡导家庭阅读、扩大多元阅读、改善校园阅读、持续落实政策等方面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5.
高考散文阅读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难度很大的试题,历来得分率很低,考生都把它戏称为高考语文试题“失分的黑洞”,答题时都望而却步。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家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高考阅读题基本上还属于理解性阅读.而鉴赏性阅读只占很少一部分),二是缺少操作性强的规范答题的解题技巧,只知道盲目地大量做题,却不深入探讨题型特点及相应的答题规律,经常出现虽然理解到位却不能准确简明表述答案的“语言痛苦”现象,这是考场中频频出现失误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周向军 《考试》2004,(11):3-4
近年来,散文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新教材中散文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高考中散文尤其受到青睐,从1998年到2004年连续7年高考大阅读都是考查的散文(只有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是考的小说)。散文不仅成为高考阅读考查的重点,而且高考对散文阅读的考查从内容、形式以及设题和答题要求都在不断地拓展和创新,内容上更加凸现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形式上正在从狭义散文向广义散文拓展,设题上开始向新课标要求的感悟、体验  相似文献   

17.
无论学生应该发展怎样的核心素养,都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相应的要求,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素养是一种修习及养成的良好习惯所表现出来的质态,也就是,素养主要跟习惯有关。然而当下,无论是阅读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指导,对阅读习惯培养的理解还很不到位。阅读素养的形成其实是各种阅读习惯"绘事后素"的结果。这就需要阅读课堂能逐渐侧重对各种阅读方法的修习并养成习惯;课外阅读指导要从传统的模式转向帮助学生养成闲适性阅读的习惯;最后还要能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生活提供支持,帮助他们从象牙塔式的运用阅读转向养成在生活中主动运用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的阅读指导是小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首先要让学对阅读产生兴趣,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阅读能力是学习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7惯,摒弃不良阅读习惯,进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习惯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标志,阅读习惯是指在阅读情景中自动进行阅读活动的特殊倾向。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其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阅读习惯的养成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