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新平 《新闻窗》2007,(1):55-56
人们之所以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关切,是因为个体的身体承载着事业,记录着生命,传递着亲情;党报之所以要看重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因为这既可反映公共医疗事业、防疫单位的从业状况,也可剖析当地吃文化传统的利弊,更为关键的是体现党和政府对于人们身体与生命的最为基本的人本关注。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在多年坚持开辟健康专版的过程中,梳理出如下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人们之所以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关切,是因为个体的身体承载着事业、记录着生命、传递着亲情:党报之所以要看重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因为这既可反映公共医疗事业、防疫单位的从业状况.也可剖析当地饮食文化习惯的利弊.更为关键的是体现党和政府对于人们身体与生命的最为基本的人本关注。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在多年坚持开辟健康专版的过程中,梳理出如下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周圣芳 《新闻窗》2009,(1):68-69
近年来,大量关于健康类的报纸纷纷面市,争夺读者市场的份额。这当中,有全国性的健康综合类报纸,也有国家级和省级的报纸。这些报纸的存在无疑给市级党报一种“高压”的态势。为应对这种情势,使党报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拓展发行量,许多地市级党报扬长避短,做强做大健康专刊和专版,凸显自己的地域优势和受众的接近性。  相似文献   

4.
邵慧 《新闻窗》2009,(5):119-12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大众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各类有关健康的报纸、期刊纷纷面市,争夺读者市场份额。这当中有全国性的健康综合类报纸,也有各省级报刊社专门为群众服务的健康报、期刊等。这些报纸、期刊的存在无疑给地市级报刊一种“高压”态势。为了应对此种形势,树立地市级党报的权威性,拓展发行量,许多地市级党报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5.
杜菁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65-166
健康读物的编辑有关读者的健康生活,甚至生命安危,是出版物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必要加强健康编辑的读者意识,为读者提供优秀的健康读物服务。  相似文献   

6.
政务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党报的“喉舌”、“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都是通过大量对党政机关、领导的重大的决策、重要活动、重要讲话与各种工作部署的报道而实现的。另一方面党报之所以在读者中产生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也是通过对大量的党政领导活动、工作部署报道而实现的。在读者眼中,政务报道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内容,许多读者都是通过党报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党和政府当前工作中心。由此可见,政务报道在党报宣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丁春凌 《新闻战线》2012,(10):94-95
党报健康版有着权威性强、可信度高、针对性广、传播较快等优势。充分挖掘其先天优势,从而更好地贴近读者,赢得更多受众。  相似文献   

8.
人生三看     
陈新 《新闻世界》2008,(2):53-53
和朋友们闲聊的时候,听他们谈起人应该多到三个地方看看: 一、常到医院看看 到医院去看看那些分得详详细细的门诊部和前来就医的患者,就会觉得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健康的身体是人的生命的载体。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可能活出更精彩的人生。所以,要加强锻炼,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9.
言论是党报的旗帜,是党报的灵魂.党报言论的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和指导性是其他纸质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党报言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应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但是,综观当前党报的部分言论,仍然存在着质量不高的现象,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离读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有的生动不足、严肃有余,有的"灌输"说教、泛泛而谈,有的高高在上、无的放矢,有的不痛不痒、观点模糊.这就势必要求党报言论在贴近人民群众中要进一步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是党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成为实现目标的一致途径。党报民生记者应运而生,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工作5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有成绩,也有教训,总结起来就是:党报记者需要“经营”民生新闻。之所以用“经营”一词,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党报“内容为王”的主打品种,是党报公信力的具体体现。尤其是那些政治性强、采访扎实深入、能够揭示问题实质的舆论监督报道,会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引发受众和社会的热议,从而推动政府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但是,多年来,有的党报的舆论监督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刊发的舆论监督报道缺乏政治深度,有的报道纯粹是跟风炒作,引起社会和读者的反感。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认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性质是新闻监督。但笔者认为,它不仅是新闻监督,还是政治监督,是将违反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给党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通过党报这个新闻媒体公开进行批评或曝光的一种监督形式。  相似文献   

12.
党报要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及阅读爱好,必须讲究平民视角。 近几年来,《黄冈日报·社会生活》版之所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与喜爱,关键是在编采过程中最大可能地注重了平民视角,进而实现党报社会责任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刘飞锋 《青年记者》2012,(12):45-46
中国报业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关注和研究:几乎每家省级党报都办有一家很有影响力、效益很好的都市报,形成子报反哺母报的格局.我想,子报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壮大,胜过母报,靠的是走都市报路线,即靠贴近性强、令人喜闻乐见的都市新闻抢读者,抢市场.  相似文献   

14.
摊派发行党报在实际工作中是常见现象,但学术界和业界都很少谈及这个话题,有也多是从“加重或减轻群众负担”角度谈,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根本原因。王卫明、刘勇生同志的这篇章认为,党报发行工作之所以出现摊派发行这种不正常情况,主要有三个原因:党报发行上的读定位与内容上的读定位不一致;片面追求发行量,以发行量高为荣;忽视发行工作中党和党报的形象损失。  相似文献   

15.
如今党报的主流新闻不仅面临着中国新闻同业的挑战,也面对着改革开放着的中国社会各界读的选择与评价,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决定着党报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6.
指导性,即新闻固有的指导实际的属性,是党报与生俱来的天职,也是党报的根本价值取向。然而,党报的指导性又不同于法律、政令和文件,它没有强制性。因为报纸无法强迫读者接受其指导,报纸传达的观点,要让读者接受,惟一的途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获取新闻的需要,以新闻唤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并以事明理、寓理于事,运用事实内在的力量感染、启迪读者,引导读者认同事中之理。这个途径,归纳起来,无非两条:首先要引起读者关注,进而要让读者信服。如何更好地实现党报的指导性?出路就在于把指导性与新闻性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同频共振。寻找“交汇…  相似文献   

17.
近年,党报在加强与读交流方面虽然作了不懈的努力,但与其他媒体相比,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去年底,丁关根同志视察深圳时强调新闻工作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拓展与读的交流渠道,再度成为党报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年轻时拿命换钱,年老时拿钱换命。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拼命工作.拼命挣钱。虽然我们现代人更加关注于自身的健康和生命的质量,但由于环境恶化,生存的压力.“亚健康”、“三高三脂”也越来越低龄化.普遍化。“不得病”、“少吃药”、“治未病”.怎样才能通过自身内在的调理.让身体达到最健康状态.是我们每个人最关心、最迫切想知道的。  相似文献   

19.
宋培志 《青年记者》2007,(12):85-85
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在都市报、网络、电视的围追堵截中,面临着相当艰难的生存环境。笔者认为,党报应该做好与政府各部门的联动,做好与读者的互动,开展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党报做活了这“三动”文章,才能够抢占广阔的市场,赢得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20.
宋培志 《青年记者》2007,(12):85-85
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在都市报、网络、电视的围追堵截中,面临着相当艰难的生存环境。笔者认为,党报应该做好与政府各部门的联动,做好与读者的互动,开展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党报做活了这“三动”文章,才能够抢占广阔的市场,赢得广大的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