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培志 《青年记者》2007,(12):85-85
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在都市报、网络、电视的围追堵截中,面临着相当艰难的生存环境。笔者认为,党报应该做好与政府各部门的联动,做好与读者的互动,开展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党报做活了这“三动”文章,才能够抢占广阔的市场,赢得广大的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党报中,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向读者提供而各种信息,让读者在报纸中能够把握了解国内外的一些大事。做好党报的服务性要求就是要与读者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党报新闻与读者的关联度的增强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党报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是报纸联系读者和广大通讯员队伍的桥梁,更是办好报纸、加强与读者沟通的必要手段。这项工作做得好,可以提升报纸在大众中的信誉度和威望,扩大报纸的发行量并增加广告收入。笔者认为,做好群众工作,党报群工部需要着力打造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4.
地方党报是地方性主流媒体,而时政新闻占有重要版面。如何使党报与读者之间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进一步贴近,这就要求记者在报道时政新闻时应以创新来提高亲和力,增强党报的平民化色彩,通过“三贴近”,来赢得群众信任,保持生机和活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报的重大政治责任。但是,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强化读者意识,又是党报在现今条件下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党报要处理好正确舆论导向与读者意识的关系,关键是要做好贴近群众这篇大文章。党报要贴近群众,这是大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都市报的兴起,党报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不断进行改革,以可读性、贴近民生著称的党报新闻周刊迅速崛起,强力吸引着读者的眼球。近几年,《今日椒江·新闻周刊》在坚持党报宗旨的前提下改革创新,通过做深新闻事件、做活本土新闻、创新表达方式,从内容到形式全力满足读者需求,增强了党报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拉近了党报和读者的距离。本文就如何做好地方党报新闻周刊浅谈以下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地方党报与其它专业报相比,一个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它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在读者眼里,哪一级党报就是哪一级党委的声音,就代表着哪一级党委在说话。地方党报批评或表扬某个单位,立即会在那个地方引起反响。地方党委也正是通过党报推动中心工作,了解民情民意的。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地方党报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老读者群”。这些老读者在长期阅读党报的过程中,逐步积聚了对党报的亲和力,这是地方党报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但是应该看到,地方党报传统的优势地位目前正在受到严峻挑战。一是读者的整…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随着各类晚报及娱乐休闲类报刊的快速发展,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及可读性正吸引着大量的广告客户.党报广告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这既是党报广告面临的挑战又同时是一种机遇,要想稳定客户,扩大广告源,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提高党报的可读性。但从根本上只有深挖党报自身的潜力及优势,利用其权威性做好文章,结合党报根基牢、读者广、覆盖宽的优势来稳定老客户,积极培植新的广告源。要做好这些,抓住党报广告策划的时段把握和亲和力以及设计特性、灵活性等环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袁俊 《新闻窗》2010,(2):113-114
当前,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好民生新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民生新闻大多来自基层,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做好民生新闻既能使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又能在读者心中增强公信力和亲和力。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出自身的特色,提升地市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继营 《新闻传播》2006,(11):67-67,50
众所周知,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纪律决定了党报必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市地级党报的《日照日报》,还要圈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指导和舆论引导工作。在这个大前提下,必须千方百计提高新闻的量与质,增加深度和广度报道,为读者提供高价值的新闻,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日照日报》的办报宗旨是:“新闻立报、开放办报、市场兴报、经营活报”。本文就《日照日报》的实践谈开放办报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1.
政务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党报的“喉舌”、“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都是通过大量对党政机关、领导的重大的决策、重要活动、重要讲话与各种工作部署的报道而实现的。另一方面党报之所以在读者中产生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也是通过对大量的党政领导活动、工作部署报道而实现的。在读者眼中,政务报道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内容,许多读者都是通过党报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党和政府当前工作中心。由此可见,政务报道在党报宣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市级党报,过去往往偏重新闻报道,格局比较单一,在为读者提供资讯服务、与受众互动等方面有所欠缺,致使其亲和力不足,与群众生活联系不太紧密,黏合度不强。其中不乏有“党报只有做好主业才是正经”的狭隘意识在作怪,  相似文献   

13.
党报的亲和力。说到底是党报尊重读者、关心读者、服务读者的一种人文关怀精神。报纸办得可亲、可信才能可读。与晚报、都市类报纸相比,目前党报的报道从总体上说还是离读者远了。新闻“三贴近”实质上是新一轮媒体改革的导向标,是新一轮争夺受众的新闻市场的竞争。其特征是由过去僵硬的、形式化的、政治口号式的舆论导向,向满足广大读者知情权转化。向增强与读者的亲和力转化。它高扬的旗帜是: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  相似文献   

14.
言论是党报宣传的制高点,惟其重要,很值得也更需要我们用极大的努力坚守这块阵地。言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做好言论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言论也要与时俱进,以增强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党报言论要旗帜鲜明,导向正确。增强党报言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必须研究读者,服务读者,最终赢得读者。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力求贴近人民群众这一点入手改进言论宣传。从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党报言论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党报编采人员首先在思想上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改变语气上的那种“灌输”方式,切实视人民群众为知…  相似文献   

15.
提高党报引导舆论的能力,强化党报的宣传效益是党报的职责所系,也是党报的性质使然。而党报内容的影响力、软效益依靠什么实现,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党报和读者全方位“无缝对接”。“三贴近”的提出。为党报如何履行责任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近年来,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有目共睹,尤其是网络可以与读者随时互动的便捷性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也为各大网站吸引了无数"粉丝"。相形之下,传统媒体与读者的互动功能在减弱,这对提升党报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不利。提升党报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方法有很多,笔者在这里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创造性地做好通联工作,党报也会拥有更多的"粉丝"。二、党报做好通联工作的重要意义1.通讯员能及时提供讯息。通常情况下,党报的通讯员有两种情况:一是单位的"笔杆子",肩负着单位的宣传任务;二是有浓厚新闻热情的撰稿人,基于新闻敏感笔耕不辍。他们身在基层,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身边的新鲜事,及时为编辑部提供采访信息,很多重要的新闻线索就是先由通讯员传递到报社的。  相似文献   

17.
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报道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义不容辞。但是,有两种倾向是应当避免的:一种是工作性报道太多太滥,内容重复,写法老套,难以引人;另一种是既然工作性报道读者较少,那就干脆不报。前者不思改进,势必弱化报纸的影响力;后者舍本逐末,等于把党报降低到了某些街头小报的水平上。应当说,既要适度,又要改进,是党报做好工作性报道的正确选择。注重导向性,是党报政治使命的体现;讲究新闻性,是党报作为新闻纸存在的基础。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党报才能起到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过,互动是当代大众传媒最时尚、最有效的与受众沟通的一种手段。笔者在商丘日报主要负责编辑民生社会类的稿件,民生社会类的稿件与读者关系密切,所以与读者做好互动更显得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依托报网互动、党报热线、读者来信等栏目作为互动平台,刊登了一系列与读者互动、为读者服务的  相似文献   

19.
党报重大主题报道是实现党报主体功能、体现党报权威最重要的抓手。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把党的方针政策更有效地传达给基层读者,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党报新闻报道中难度最大的任务。传统办报理念导致党报重大主题报道普遍存在枯燥沉闷、视角陈旧、“民生味”不足等缺点,模式化、程式化比较严重,这种说教式的“独角戏”,受众不爱看。  相似文献   

20.
这已成为党报的共识:面对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和读者需求变化,党报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在报道内容上不断突出软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那些人情味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见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的地位和作用,以达到活跃版面,丰富内容,吸引读者之目的。 这也已成为党报不争的事实:有的党报美其名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服务读者,刻意追求所谓软新闻,结果只迎合了少数品位不高的读者需要,降低了党报的格调,既影响了党报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