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幼儿园生成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真正的富有实际意义和价值感的课程,应该是关注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的变化的。也只有那些在意孩子且和谐调整孩子情绪、兴趣、习惯和行为趋向的教师,才是真正抓住了课程内质的教育者。所以,挖掘课程的意义在于发现孩子在课程构建中的不自觉结构性和逻辑性,更为通俗地说,孩子自己到底要学什么和究竟期盼怎么学才是幼儿课程的意义之所在,开掘幼儿课程内容重构的意义恐怕也就在此,不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当看重课程的选择和实施,即课程的生成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琴 《甘肃教育》2020,(6):124-124
现今社会信息发达,年轻父母大多离不开手机,手机不知不觉占用了年轻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疏于对幼儿的陪伴和辅导。其中最不容乐观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幼儿也喜爱上了看手机、玩手机。幼儿如同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就是什么,最容易接受有目的的启发教育,所以说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是孩子真正的"启蒙教师",幼儿启蒙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这里谈谈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幼儿自制玩教具制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沈琳 《考试周刊》2011,(65):236-237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尤其是墙面的布置,存在着教师意志多、幼儿意志少;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点缀。由此.墙面失去了教育和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为了使墙面具有教育价值.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我们应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主题墙,让主题墙与幼儿“对话”。这不是仅仅让幼儿参与或部分地把主题墙交给孩子布置所能实现的.而应将主题墙与课程联系起来.并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变化,幼儿教育也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提出要让幼儿回归自然,引进田园教育的理念,是为了让幼儿在自然中去感受、获得、汲取知识,让幼儿成为孩子。本文就以农村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为例,分别从在农村实现幼儿园田园课程的意义与价值,怎样设置田园课程及其理念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收获成长,真正还给幼儿一个充满趣味的、童真的、知识性的,富有大自然清香的童年。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开展,区角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在区角游戏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区角环境的创设显得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个极大挑战。让我们优化思想观念,真正尊重孩子的想法,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优化材料,材料的多样性绽放光彩,让幼儿的想象力在这里出发;优化指导,让教师真正成为孩子学习与探索的引航人。  相似文献   

6.
当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尤其是墙面和区角设置,存在着教师意志多,幼儿意志少;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环境失去了教育和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为了使物质环境具有教育价值,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我们应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物质环境,让环境与幼儿“对话”。这不是仅仅让幼儿参与或部分的把环境交给孩子布置所能实现的,而应将环境视为课程,并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一、物质环境设置和材料提供应是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是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过程,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充分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灵活调整教育目标和内容,增加孩子探究的生成活动内容,以促进幼儿更加有效地学习。这是个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已成为全国教师的共识。为此,观察孩子、记录孩子的行为表现已成为教师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如何观察、观察什么?这反映了教师的基本技能。会观察的教师能看到幼儿行为与发展的关系,能从幼儿的角度,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总结,解读幼儿,并将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为分析幼儿、反思教育行为提供素材。但并非所有的观察和记录都能实现以上价值,有的教师通过观察记录不仅了解了孩子的不同水平、不同特点,在掌握了孩子的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学习方式、原有经验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有的教师却在做大量…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真正幸福的童年呢?当成人真正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感知世界,观察世界,让幼儿的活动围绕体验式生命课程,将生命课程对幼儿生命的意义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去,才是儿童真正幸福的童年。只有当生命教育充分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使幼儿在自由的生活中快乐地生长时,儿童才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0.
黄瑾 《早期教育》2002,(6):14-14
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制定教育目标,选定成人认为孩子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却没有真正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孩子已具备了哪些方面的生活经验?<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应遵循"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无视孩子本身所具有的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而将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孩子.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主动学习的内动力,而需求是人们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主观性、积极性的源泉。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根据自己的本性,按着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思维水平来确定学什么、不学什么的。经常看到许多公开课,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幼儿并不感兴趣,而幼儿感兴趣的课程又不在教学计划之中,强制性的学习靠教师、保育员维持纪律来完成,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幼儿的小嘴嘟念着,可眼睛已四处张望了。幼儿迫于成人的压力坐在那里“接受教育”,但“人在心不在”也是枉然。幼儿生成课程恰恰满足了孩子的需求。那么什么是生成…  相似文献   

12.
课程理念是幼儿园课程所蕴含的关于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的思想和观念,对幼儿园课程建设发挥着指导作用。幼儿园课程理念受课程实践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思想及幼儿园教育实践情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价值流失的现象。要落实幼儿园课程理念,关键是实现其与幼儿发展的连接,让幼儿成为课程的真正主人。为此,教师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善于从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式、过程、原则等方面把握课程理念,始终确立并维护幼儿在课程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观察、分析、理解幼儿的基础上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课程活动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以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中。幼儿园开展游戏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应加强教师培训,明确游戏课程化建设的方向和实施内容、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设。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在幼儿能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游戏的教育价值的体现方式就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本文对情景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4.
纪婷 《文教资料》2010,(15):135-136
教育无处不在.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第三位老师。幼儿园是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三者互动的结果。在幼儿课堂实践中,本文认为,应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花园”的主人,班级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正>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创设富有教育价值的环境是教师能够为幼儿成长提供的有力支持。有效的环境创设应该立足于儿童本位,要与班本特色、课程要求、园所文化相结合,真正打造适合幼儿互动和发展的活动场地。同时,教师在班级环境打造中应当与幼儿共同参与,从多方面促使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编者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游戏的意义与价值再次进行了强调。这种强调一方面来自于游戏本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幼儿游戏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在与专家、读者的沟通中也发现,如何理解幼儿游戏的意义,如何给予幼儿游戏专业的指导是许多教师的困惑。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真正理解幼儿游戏的内涵与价值,而且要将理念渗透于具体的实践案例中,启发教师的教育智慧。本沙龙的三篇文章,希望对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游戏的意义与价值再次进行了强调。这种强调一方面来自于游戏本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幼儿游戏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在与专家、读者的沟通中也发现,如何理解幼儿游戏的意义,如何给予幼儿游戏专业的指导是许多教师的困惑。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真正理解幼儿游戏的内涵与价值,而且要将理念渗透于具体的实践案例中,启发教师的教育智慧。本沙龙的三篇文章,希望对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林静  陈秋荣 《福建教育》2014,(10):55-57
近几年,我园开展了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与探索。肯定自我价值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幼儿园低结构的活动,游戏是真正服务于幼儿,最能够体现幼儿自我价值的活动。因此,我们开展了生命教育背景下幼儿自主游戏的实践与探讨,从活动的缘起、可能的核心经验、游戏环节的设计、教师观察与支持这几个方面对幼儿园游戏进行了调整,从而真正实现幼儿自主游戏,促进幼儿肯定与提升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过去,教师在室内墙面创设上要耗费很大精力,怎样做才能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喜欢,什么色彩、材料、形象、位置……可谓煞费苦心。其实,我们所创设的墙壁有时未必是幼儿真正喜欢的。通过参加“北京市幼儿园课程方案实验研究”,我深刻体会到:活动室的墙壁应该是幼儿表达与交流的空间,除教师视需要保留少部分外,其余大部分都应该还给孩子。要相  相似文献   

20.
不论在教育理论界,还是在教育实践界,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幼儿为本” 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真正做到“以幼儿为本”了吗?教师没有做到“以幼儿为本”又是什么原因呢?真正的“以幼儿为本”的内涵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