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对老师最由衷的赞美。在这里,我要向我的班主任李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李老师这学期刚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跟我们还不太熟悉,但她和蔼可亲的面容令我们倍感亲切。我清晰地记得李老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的情形,她脸上挂着一丝紧张的神情,讲话时还有些吞吞吐吐的。但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的出色表现,使李老师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因此,那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下课后,李老师就和同  相似文献   

2.
新年前后,手机里初中同学的微信群突然火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觉聊到初中教过我们的老师。一位在老家工作的同学,帮我找到了很久没联系的初中班主任李老师的电话。晚上,我给李老师打了个电话。电话那边熟悉的声音响起,我开玩笑让老师猜猜自己是谁。老师猜不出,只是连声说:"普通话说得很好,想不起班里有谁能说这么标准的普通话。"又说:"不过,都各奔东西,乡音改变也很正常。"我报上名来,李老师很给力  相似文献   

3.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上了多少堂课,我已数不清,但有一节美术课让我记忆犹新。一天,李老师提着一大袋饼干来到教室。同学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上美术课,拿饼干来干什么呢?我们正疑惑时,李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咬饼干。"听完这话,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李老师发给每人两块饼干,然后说:"你们爱咬成什么样就咬成什么样。咬完后要把咬好的形状画下来。"说着,李老师给我们大家做了示范。在李老师咬饼干的脆响声中,一块完美的"小花"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时,我的嘴巴已经等不及了。我拿起饼干看了看,准备  相似文献   

4.
2月11日晴改变,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所有的改变,都从努力开始。昨天,因为我们班的同学上语文课时都不怎么发言,所以,李老师说:"明天,我们班要上一节公开课,我很犹豫,是用咱们班讲,还是用其他班讲。"所以,今天早上,我们非常紧张——因为我们还要让其他班老师看到。李老师在一号会议室开始了这节课。上课前,她说:"今天,我们要用行动证明给外班老师看,我们班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5.
一分钱     
阿明把一枚硬币放在铅笔盒里。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发现那枚硬币到了同桌阿华的手里了。阿明大叫:“啊,你偷我的钱!”边叫边扑过去抢夺。阿明不如阿华力气大,无法把硬币抢回来,他只好去报告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阿明探头进去说:“李老师,王小华偷我的钱。”李老师放下作业本问:“他偷了你多少钱?”阿明说“:他偷了我一分钱。”办公室里还有许多老师,那些老师不约而同地笑出声来,都说没见过为一分钱来报告老师的学生。李老师脸上挂不住了,就挥挥手说:“一分钱也叫钱?快走吧,你不害臊,我还害臊呢。”阿明灰溜溜地回到教室,心里很不是滋味,就下意识地盯着别人的东西。巧得很,班上的小东也有一枚一分钱的硬币,夹在《语文》课本里。小东上厕所的时候,阿明趁机拿了他的那枚硬币。小东回来,不见了硬币,问是谁拿了。大家都说是阿明拿了,阿明不但不否认,还把那枚硬币掏出来,逗小东说:“偷你的钱又怎么样?你去告诉班主任啊,快去啊!”阿明虽然不是阿华的对手,对付小东却绰绰有余。小东抢不过小明,就真的去向李老师告状。他气乎乎地走进老师的办公室,一会儿,就像小明一样,灰溜溜地走了出来。看见小东垂头丧气的样子,阿明的心里终于平衡了。课间休息后,轮...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6,(Z1)
李老师让我把班里的稿件送到校长室,我又犹(you)豫(yu)又紧张,忐(tan)忑(te)不安地来到三楼。在校长室门口,我鼓(gu)起勇气敲敲门就进去了。我说:“李老师让我把稿件送来。”校长说:“你  相似文献   

7.
上课铃还没响,但听课教师和学生已各就各位,整个教室的气氛相当凝重,李镇西老师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学生。这时,他走到第一排学生座位前,与同学们靠得那样近,他轻轻地说:同学们,你们不要紧张,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咱们一起来学。顿了一下,他又说:你们先按我昨天说的,思考问题,有问题我们一起来解答。然后,他又说,在课堂学习上,不要迷信权威,老师也可能有错,错了还不一定知道。请  相似文献   

8.
上课铃还没响,但听课教师和学生已各就各位,整个教室的气氛相当凝重,李镇西老师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学生。这时,他走到第一排学生座位前,与同学们靠得那样近,他轻轻地说:同学们,你们不要紧张,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咱们一起来学。顿了一下,他又说:你们先按我昨天说的,思考问题,有问题我们一起来解答。然后,他又说,在课堂学习上,不要迷信权威,老师也可能有错,错了还不一定知道。请  相似文献   

9.
我的姑婆在学校附近卖菜。听姑婆说,王老师买菜总是斤斤计较,每一次都要讨价还价。有一次,王老师去菜市场买菜,看见菜堆旁有一枚两分钱的硬币,便把它捡了起来。硬币上面都是泥土,显然是被那些瞧不起两分钱硬币的人踩上去的。王老师把硬币上的土擦得干干净净,然后给了姑婆。姑婆心想:王老师﹃长得那么漂亮,打扮得那么洋气,没想到这么小气。还有一次,班里有一位同学的爸爸出差回来,给王老师带了一些我们这儿买不到的教案。这些教案差不多值60元钱,可是王老师身上只有50元。她把50元给了同学的爸爸,说:“谢谢你,不过还差几元,过两天给你送去。…  相似文献   

10.
张静 《课外生活》2008,(10):29-29
<正>我们都喜欢李老师。他上科学课不仅面带微笑,而且充满乐趣。有一次上课,李老师说这节课先做个游戏。同学们一听要做游戏,都高兴得叫了起来。李老师准备了两本书,把其中的几页纸相互交叉,叠在一起,说:"我们来进行拔河比赛吧!"两名同学自告奋勇地上了讲台,其中一名同学说没有绳子呀,李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六(2)班就是一个"大笑江湖",在这儿,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前几天,杜老师说要搞班级文化建设,这不,班里又热闹起来了。场景一:男生也来"凑热闹"今天,我们开工了!杜老师说让刘飞腾剪  相似文献   

12.
巧解冲突     
王老师刚接一个全校有名的乱班.一天,她被叫到教室,一进门,班里紧张僵持气氛迎面扑来.  相似文献   

13.
    
5月18日晴作文课上,老师竟然在黑板上写了"硬币"两个字,同学们都有点惊讶!"难道让我们数硬币不成?"潘帅华脱口而出,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其实不然,原来老师要我们"听硬币",来测试我们的听力。白老师开始扔硬币了,我竖起耳朵,屏住呼吸,仔细地听了起来。只听那硬币掉落声就像小孩的脚步声,那么轻。我不假思索  相似文献   

14.
一堂表演课     
正6月19日阴今天是星期四,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课,我们学习第18课《争吵》。黄老师讲了一会儿之后说:"现在可以五人自由组合来表演第18课《争吵》。"黄老师是想让同学们对这篇课文有更加深刻地理解。黄老师话音刚落,我们就开始分配角色啦!原来安静的教室,一下子变得像菜市场一样热闹。班里的同学有的一边说一边演,班里顿时热闹起来了。同学有的在读书,有的  相似文献   

15.
贾家悦:“咔嚓!”脸上洋溢着笑容的我们,和李镇西老师一起被相机定格在这个欢乐的时刻. 今天是一个对于我们来说很特殊的日子.我们经历了踏入初中校门后的第一堂公开课,大家都显得有些紧张而又充满期待. 刚上课时,我们因为台下观众的缘故很多还有些不适应,但李老师上来以后,气氛就慢慢活跃起来了.上课后,李老师先问我们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疑问.第一个提问题的就是谢雨舒.她问:“我看见诗中有一节写了一个‘大写的人’.这个‘大写的人’是什么意思?人就是人嘛,人怎么会是大写的呢?”“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谢雨舒说完后,李老师一拍大腿,激动地说.我们都被他夸张的动作逗笑了.  相似文献   

16.
<正>至于特级教师李仁甫执教的《金岳霖先生》——这一堂饱蘸"生成课堂"教学思想的课,我是身临其境,亲耳聆听的。该堂课开合自如,从容大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阅读其课堂实录,亦觉义理幽深,情趣盎然。有人说,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就是一首诗,就像一篇精美的散文。仔细思量,此言真矣!李老师的这节《金岳霖先生》,就是一篇美文,"形散神不散"是其显著的境界特征。先来看看"课之始"。在正式上课之前,李老师和他的学生有一段对话,对话的展开主要围绕他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问同学们紧张不紧张。尽管孩子们说"不紧张",  相似文献   

17.
硬币     
5月25日晴当老师在黑板上神秘地写下"硬币"两个字时,同学们都有点惊讶!"难道让我们‘数’硬币不成?"同学潘帅华竟脱口而出,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其实不然,原来老师要让我们"听硬币",来测试我们的听力。老师这种出其不意的想法经常会在作文课上  相似文献   

18.
分喜糖     
前几天,我们的李老师没有来上课,听说李老师结婚了。我们好想她啊!今天早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啊!李老师来了。只见李老师身穿一套粉红色的新衣服,显得格外漂亮。李老师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们真乖,我给你们吃喜糖。”“李老师发  相似文献   

19.
王鉴 《特区教育》2014,(7):65-65
班主任李老师来到咨询室,这是她第二次来,专门来谈班里Linda的事。Linda今年8岁,上二年级,平时说话很小声,上课心不在焉,小动作不断。你说两句,她就闹情绪了。一次上课,Linda转过身跟后面的同学玩。老师说,你要是喜欢这样做就别转过来了。你猜怎么着?Linda“哇”地一声哭个不停,而且真就不肯转过身来了,搞得老师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20.
我是第一名     
李怡杨 《教师》2014,(11):112-113
正本文是一篇观察报告,由幼儿园发生的实例引申出对"第一名现象"的分析与思考。观察时间:2014年2月17日观察者:李老师观察对象:安安观察实录:今天中午,我请班里吃饭最快的凯凯小朋友来当小老师,我对凯凯说:"凯凯,今天你第一个吃好饭,吃饭得了第一名,我请你当小老师。你去拿一叠书,给吃完饭的小朋友发图书看。"一旁调皮的小男孩安安见状,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说:"我是小老师,我要当小老师。"我说:"安安,今天凯凯吃饭第一名,老师请他做小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