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习语文是与智者的对话,是心灵的净化,是人生的感悟!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为此,教学模式要推陈出新,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彩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教师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可以不是伟人,但心灵要与他等高;可以不是英雄,但心灵要与他等高;可以不是智者,但心灵要与他等高。生活中,我们或许因为  相似文献   

3.
排列在书架上的,并不是由一页页无生命的白纸构成的书本,而是一颗颗跳跃的心灵。从每一本书中发出的声音,仿佛就像按下一个电唱机的按钮,可以使房间里充满音乐一样。一个人只要打开书本,就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聆(líng)听到智者的箴(zhēn)言,并和智者促膝谈心。——(英)吉伯特·海埃特  相似文献   

4.
读书,是我的生活习惯。用阅读来滋润心灵,与智者为友,与经典交流,生命由此变得丰富。我找到了我的人生方向——读书并进行最真实、最草根化的教育科研,从关注学生的心灵开始,不断省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学生一起成长。可以说,读书己成为我的教育行走方式。  相似文献   

5.
苏格拉底哲学表现为从对自然本原的研究转向对人的心灵的研究的视野转向和以对话诱导的方式来达到对德性的普遍定义。从某个角度而言,苏格拉底哲学可以看作是巴门尼德与智者的某种结合。巴门尼德力求在偶然现象背后寻找世界的必然,提出了真理与意见、存在不能不存在的观点。这是西方“存在论”(本体论)的基础,由此结束了对世界本原原始朴素的探究。智者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观点至苏格拉底处得以深化。可以说巴门尼德“存在”概念和智者的人对自己的意识觉醒都深深地影响了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这一表现的哲学蕴涵。  相似文献   

6.
人的心灵可能会因世俗观念、物质欲望,复杂情感而蒙上尘垢,我们不妨试着用这智慧的故事来洒扫心灵。短文借智者的行为告诫我们;[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心灵等高     
可以不是伟人,但心灵要与他等高;可以不是英雄,但心灵要与他等高;可以不是智者,但心灵要与他等高。所谓卑微者不是指一个人成就、地位的低下,而是指心灵卑微导致的人格低下。所谓高贵者也并不是一个人功可遮天盖地,而是指心灵高贵而导致人格崇高。  相似文献   

8.
读校训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校训为“贤人气象,敬业修德;智者风度,博爱进取”。智者这个词中外都有贬义解释,作为校训的形象代表词难以拂去读者心灵中的负面影响。论述了对本院校训修改的思考历程,同时集录百余所大学的校训,以期对本院的校训研究者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可以不是伟人.但心灵要与他等高:可以不是英雄。但心灵要与他等高;可以不是智者,但心灵要与他等高。生活中,我们或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处于成就、地住的低下,但是,我们的灵魂应该屹立于高天.我们的灵魂应该站在高处。  相似文献   

10.
太阳在哪儿     
朱家托 《小学生》2008,(11):47-47
又一个朝霞漫天的早晨来到了……在府前公园的林阴道上,一位抬头望天的学生与一位低头走路的智者相遇了。学生对智者说:"我从地理教科书上知道,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如果以每小时走5公里的速度,从地球步行到太阳,日夜不停地走,要花3500年,  相似文献   

11.
拷问心灵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的话:"吾日三省吾身……"此话显示了智者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自省,而我尖刻地在"心灵"前面添加了"拷问"两个字,这个充满冷酷意味的词语显得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静以修身。宁静中,你才能聆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恰如智者所言:面对生活的无常与多变,惟有透过内在的包容与豁达,才能平静地超越生死、成败、名利与荣辱,真正做到既能笑迎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也能善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丽日晴空。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如哲人所说:"把尘世的礼物堆积到愚人的脚  相似文献   

13.
论陶渊明的生命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的生命智慧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生命观下自我心灵世界的救赎,这可从“飞鸟意象与诗意回归”和“饮酒意趣下的渐近自然”等方面获得解释。而最重要的是方法论上,陶渊明为了拯救自我苦难焦灼的人生,采取了具有心灵疗救意味的求索探寻,即安时处顺、审美自足信念的思考;自由闲静、任真自适的心态定位;躬耕陇亩、自耕自资生活方式的选择。所有这一切最终使得陶渊明成为了一个人生的智者。  相似文献   

14.
与智者对话是一种幸福。每每为在物欲横流的纷扰世界里找不到可以倾心交谈的同道而苦恼的时候,就退回属于自己的那片小小的领地,净心洗手,打开书本,架起与古今中外智慧大师沟通的桥梁,感受智者对人生对社会的精妙见解,洗涤被污风浊气浸袭过的心灵,顿觉神清气爽,祥风  相似文献   

15.
材料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落后,不得志。他找到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另起一瓢水,问:“这是什么形状?”这人摇摇头。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机达人悦然:“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恍然:“像花瓶。”智者摇头,提起花瓶,把水倒入盛满沙土的花盆。水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个人陷入沉思。突然,智者发现了石阶上的“小窝”,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的结果。”此人迷大。%O要来:*此人悟出了什么,请你用一句话写出来,要用复句的形式。仅将这句话作为作文的论点,据此…  相似文献   

16.
诗意不单单是风花雪月的吟唱,更是一种人文情怀。诗意的心灵,是美好道德和品质的创造者。一个学生一旦具有了诗意情怀,他便会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完善自我,会让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土壤,诗意的班级应该是立体构建成的多维度的心灵绿色环境。作为班级建设的主导者——班主任首先得成为一个拥有诗意情怀的智者。  相似文献   

17.
《小读者》2003,(4)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一个优秀的散文作家,必定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能给读者诸多感悟和知识的智者,徐治平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智者。透过他的新作《大石围独语》,就会窥见他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心灵在跳荡。有关广西乐业县大石围的文章,报刊、电台、电视台刊发、播送了不少,这类文章多是从新闻的角度给予报道或评述,让世人了解其开发价值与研究意义。徐先生则以散文家的眼光独择捷径,从一个新视角艺术地诠释大石围的发现与存在留给人类的深邃思考,以清新独特的文学语言给读者一种刻骨铭心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人哲学思想的发展有一个连续的历程,文章追溯了希腊哲学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这一重要的发展时期,尤其论述了古希腊人的思想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力求把握人类童年时期思想发展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云》是阿里斯托芬对智者教育忽视道德标准的批判,他从智者教育的收费授徒、以演说术和修辞学为教授内容及其诡辩术的运用三个角度构造了智者教育的框架。同时,又通过歪曲的逻辑战胜正直的逻辑的形象论战,抨击了智者教育为了在辩论中获胜,不顾传统美德和正义,从而忽视了对公民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