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全球竞争、生态可持续性危机和数字化时代,芬兰改革者坚信“生产”个体能力的最佳方式依赖于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概念意蕴在芬兰被系统性创生,在思想层面,其在人本与功利立场融通作用下指向个体的持续学习和能力建构;在政治层面,终身学习被整体建构,以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保障教育与工作间的灵活过渡来预防社会排斥;在实践层面,强调在学会学习和激发学习动机中应对未来社会提出的挑战。在芬兰,终身学习是一种治理技术,指向个体生命历程管理的“正常化”;学习发展机会提供指向“成人化”;在社会投资战略中指向“职业主义”。此外,芬兰终身学习结构性认知和个体化实践间的张力、作为连接外围和城市中心之间的治理路径及其系统性实践方法,值得深入审思。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终身学习开始成为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间重要的政策议题。如今,追求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终身化,进而创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回顾三十余年来国际三大组织推动终身学习的会议和文献,探究国际组织推动终身学习的情形,并尝试为我国开展终身学习、迈向学习型社会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再号召“向学习化社会前进”,提出“终身学习是 2 1世纪人的通行证”,强调“终身学习是 2 1世纪的生存概念”。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社会的发展 ,2 0 0 1年 5月明确提出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 ,“学习型教师”也就赋予了教师以全新的概念。“全新概念”首先“新”在它是对“为师”历史的批判。批判不等于否定 ,更非全盘否定 ,它是一种重新认识 ,是分析、是选择。“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概念沿用了多少历史年代 ,对历史的发展曾起了…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学校及其创建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校担负着为来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奠基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发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作用,学校必须把自己建设成学习型学校。一、学习型学校的界定学习型学校是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建的一种学校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被认为是代表新世纪管理趋势的新型组织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  相似文献   

5.
唐征 《辅导员》2011,(6):61
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提出,人类要向学习化社会前进。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把"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组织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竞争力的组织形式之一,为理论界与实践界所推崇。学校教职工承载着培养“全面学习、终身学习”人才的伟大重任,理所当然应首先成为学习型组织。作为以全体教职工为会员的学校工会,应培养具有“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职工队伍,创建学习型学校工会。  相似文献   

7.
知识时代的来临,在全世界提出了对学习型社会的新需求。“运用ICT进行学习”作为一种新的终身技能、新的学习理论、新的全球学习方式和新的学习工具格外引人瞩目。运用ICT来创造未来学习型社会存在着十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自由主义已从一种经济学理论成为西方国家主导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一些国际组织的终身学习政策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影响下,呈现出单纯追求市场收益的发展趋势,而这种发展趋势背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定终身学习政策的人文主义价值追求。终身学习政策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要走出新自由主义造成的困境,有待回归其人文主义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教育角度,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学习型城市建设在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及学习型社会形成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国际组织和英国、德国、韩国、中国四个国家实践的分析和梳理,得出全球学习型城市实践的三大基本走向:就“广泛裨益”而言,追寻社会软实力提升、教育各阶段协同发展、个体增权赋能;就“主要支柱”而言,强调“框架”打造、“内在”和“外在”提升;就“基础条件”而言,关注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各类资源.  相似文献   

10.
组织学习:新世纪成人学习的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类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学习型社会需要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来支撑,而学习型组织又必须通过组织学习来创建。于是,新世纪的成人学习必须实现从“个体学习”转向“组织学习”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
历史发展趋势、大学的社会职责、历史使命以及中国大学目前现状等都要求大学应该办成"学习型社会"。大学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应该从学习观念的转变、树立大学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长期稳定的学习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学术交往互动的平台、强化领导"扬善抑恶"的职能、注重研究教育实践等方面入手,构建崭新的"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化的中国大学。  相似文献   

12.
学习化社会的挑战与趋势——来自发达国家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健生  滕珺 《教育学报》2006,2(1):68-76
学习化社会的含义仍然处于争论之中,但是全世界至少是发达国家已经置身于这样的发展状态。目前,发达国家的学习化社会面临着竞争和技术革新、大量廉价劳动力的缺乏、老年人学习的需要、休闲时代和消费文化的冲击、风险社会的形成以及市场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西方视为新生的机遇,在学习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很有特色的教育发展趋势:全面整合国家教育系统和资源,在企业中培训职业适应性,推广员工发展计划,重新理解和阐释大学理念,提供灵活性学习指导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开放性学习,等等。  相似文献   

13.
继续教育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如今社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捷,“互联网+”的盛行,更是加快了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当今的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数据出现大爆炸趋势,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多元化社会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由于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等不同因素,单一的学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构建适应多样化学习模式,以便更好地满足个体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能力是人类生存、发展所要具备的首要能力,因此,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倡导应运而生。图书馆与生俱来的馆藏优势、环境优势、服务优势决定图书馆是打造“学习型社会”的最佳场所。“学习型社会”给图书馆带来了发展契机,也对图书馆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化社会到来之际,高等院校应具备"超市"的功能,一方面,它可以提供社会及用人单位"购买"的各类型、各种规格的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创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提供宽松、弹性、丰富的教育环境,提供学生所要"购买"的各类型知识.此外,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非学历教育,建设学习化社会人才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6.
台湾终身学习社会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得益于社会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贡献,这些机构与组织涵盖各级正规、非正规及社会教育机构,为民众提供了多元化的终身学习资源与服务。"贯穿正规教育体制的终身学习"、"打破学校藩篱的社区学习"、"面向海外的远程学习"反映了台湾终身学习社会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空中教育机构及社区大学是台湾终身教育的两大支柱,台湾通过"非正规终身学习成就认证制度"、"社区大学与空中大学合作"、"两岸终身学习合作"、"融入国际的终身学习社会"等途径建设起终身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继续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及人民群众的现实期盼,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现实基础。地方高校要在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的过程中,确立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现代观念,优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健全发展的机制体制,搭建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以终身学习理念打造灵活开放的立体化继续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突破传统的观念。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人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实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但对现代人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而且为之创造了终身学习的条件。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融合催生了网络传播这种全新传播方式,这使得终身学习不再停留在口号阶段,而是可以实践并可以从中找到自我价值重要途径。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大学生,更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爱敏 《天津教育》2021,(2):124-12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教学做合一"理念也开始被各个教师有效应用。对幼儿教育来说,应用这一理念,更加尊重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符合他们的天性,尤其可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操作意识的提高,符合实践教学目标。本文便对其具体运用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城市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学习型城市,它的内涵、特点和功能是什么,弄清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型城市的提出既是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呼唤。特别是它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有着特有的功能,起着其他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