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文化是苏州创意产业的基础与灵魂,创意产业也推动久藏深闺的吴文化广泛传播.苏州创意产业发展要立足吴文化,吸收吴文化中的创新品质、崇文重教精神与闲逸品性.具体来说,要平衡四大关系,即新与旧、重点与一般、保护与开发、内涵与形式的关系.在尊重吴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创新开发吴文化产品,打造吴文化品牌,走和谐发展的苏州创意产业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底,吴老师专程前往苏州博物馆观看文徵(zhēng)明书画艺术特展。苏州古称"吴",明代苏州经济文化繁荣,是当时全国的书画艺术重镇,因此有"天下书画归吾吴"之说,这个"吴"可不是吴老师的姓,而是代指苏州地区。以沈周、文徵明、祝枝山、王宠、唐寅等书画大家为  相似文献   

3.
苏州地名与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它是反映社会历史的化石,是文化的镜像。苏州的地名,饱蘸着浓烈的吴文化气息,它们标记了吴地江南水乡的地理特征,凸显了吴地鱼米之乡的经济主体,表达了吴人崇文尚武的价值取向,沉淀了吴人和谐智慧的人格哲学。  相似文献   

4.
益阳城市精神表述用语:崇文尚义、通达超越.崇文主要指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名人众多、文化美誉度高、群众文化活动影响大;尚义主要指益阳有信义的传统和当今讲信用的做法;通达主要指交通便捷、市民通情达理;超越主要指益阳需要超越并具备超越的机遇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苏州历来是商业、手工业繁盛的江南水乡城市,苏州文化是吴文化的代表。吴文化讲究自然随和的形态,追求淡泊深远的意蕴,含蓄隽永的美感渗透在民俗民风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6.
孙晓燕 《教师》2012,(17):125-126
苏州是具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在江南甚至中国,都有其独特的地位。苏州话伴随着泰伯奔吴,从春秋时期,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变异和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吴依软语”。苏州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本文试图就人们在交际中需要用到的姓名称呼中的百家姓,和普通话在读音上进行比较鉴别,以便沟通。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升级发展中,文化的引领功能主要表现为彰显特色、提升品位。发挥这一功能,内可优化市民的综合素质和产业结构,外可塑造城市的鲜明形象。值此文化创新城市格局、文化引领城市升级发展和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之时,长沙人要自觉摒弃自以为是、安于现状的文化心理,要紧紧围绕"全国争先、中部领先、全省率先"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发扬"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创新功能,渗透"以文育民、以文惠民、以文乐民、以文富民"城市发展理念,谋划新思路,开创新局面,真正把长沙建设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生快乐、市民满意、世界称道的美丽城市、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8.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并轨,既要体现其高等性又要突出职业性的特色。苏州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存在基础弱、轻特色、缺少职业性以及存在应付现象等不足,因此,可以以名城苏州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融入苏州城市精神,借助城市的文化品牌,快速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金元浦 《大学生》2012,(Z1):128-130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很多国际大都市都有城市精神的表述语。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众多名人都感慨北京的气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浪潮席卷了全世界,各个世界城市都在这一全球化进程中努力寻找自己在未来世界城市格局中的地位。世界上众多国家转向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寻求自身的文化特色。纵观当今世界上公认的、真正有魅力的国际性大城市,比如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巴黎等等,不管它们是以突出什么方面来发挥其中心作用,都必定有着高度发达且颇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北京处于走向世界城市的过程中,2008年,我做了北京走向世界城市的理念探讨,写了70万字的研究著作,探讨在当今的条件下,什么才是世界城市?什么才是全球城市?北京在一个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竞争中,居于什么位置,它应该怎样把自己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课程基地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中学)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全面梳理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师资特长和办学宗旨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古建资源(许乃钊故居)、苏州古典园林以及吴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文化艺术课程基地。学校"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课程"的有效推进,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探究本土文化,实践创新民族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新精神,提升师生的美学修养和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师生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1.
历经两年的打磨,由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院牵头主持,联合苏州市档案馆、苏州市园林设计院共同编著的《苏州城墙》于2012年12月由古吴轩出版社正式出版。被誉为苏州市古城墙首部全景书的《苏州城墙》有着怎样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吴文化研究院举办"《苏州城墙》研讨会",来自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苏州图书馆的专家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见解和观点。现就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中的主要观点加以整理和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吴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丰富、独特、优秀的地域文化,以吴文化元素贯串幼儿教育全过程,从而使孩子愉悦地体验吴文化的精髓,让吴文化流淌在孩子的生活中,让灿烂的吴文化伴随吴地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苏州城墙》一书涉猎苏州城墙的历史、文化、考古、建筑、方志、档案、测绘等诸多研究领域,汇集了对苏州城墙的调查研究、科学勘测报告等科研成果及相关图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煌煌巨著。该书的学术性、现实性及史料性特点,将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吴文化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史料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13年5月21日,由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吴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以“彰显内涵特色,助力文化发展”为主题的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发展研讨会在吴文化园隆重举行。十多位校内外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他们为“吴文化研究”栏目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探讨栏目如何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5.
阿惠是范小青苏州市民小说《裤裆巷风流记》中一个平凡得引不起任何人妒忌的小姑娘,她具有如水的性格:有柔性、韧性和包容性,这是几千年吴文化精神的精华。有读者认为她在小说中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阿惠在小说中绝不仅仅是个陪衬人物,通过她读者能更清楚而全面地认识吴文化熏陶下苏州市民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她的个人遭遇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对小说主题的升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家与江苏结有不解之缘.江苏是曹雪芹的曾祖、祖父和父辈三代任职苏州织造、江宁织造和两淮巡盐御史之地,曹家在江苏赫赫扬扬风光了六十余年.曹雪芹出生于江苏,终生难忘“秦淮风月”、“扬州旧梦”和姑苏情结.他创作《红楼梦》离不开这一段生活和经历,也离不开吴文化的孕育和滋养,《红楼梦》则艺术地反映了吴文化的特点.至于“红学”,同样不能离开江苏红学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春秋经》《左传》记载中的越“入吴”,《国语》记载的“越王勾践”“袭吴”时“入其郛”,《史记》记载的吴国国都“城高以厚”及赵晔《吴越春秋》记载的“子胥…“造筑大城”,《越绝书》记载的“吴大城”,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的“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等作文献考释,首先论述苏州城墙春秋时建及在春秋时期的客观存在。接着,又从《越绝书》记载的战国时“春中君所造”之“楚门”,乃系苏州城门中的“破楚门”演变而来;另从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中提及黄歇治吴时的水利举措“又大内北渎,四从五横,至今犹存”,分析唐代时犹存的古城“四纵五横”河道体系,系战国黄歇治吴时的遗存。其后,从清代中叶苏州古城“三横四直”的河道体系为唐代演变而来,指出苏州古城在战国时代就已烙上且牵延至清代尚存的这一文化印记,从而印证黄歇治吴时重修苏州城墙的事买。上述文献记载,清晰地表明如下结论:苏州城墙春秋时建及战国时重修。  相似文献   

18.
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自古庞杂而繁盛。到了明代,苏州地区的民间信仰更是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它的表现方式与当时苏州地方的社会经济环境、天灾人祸、风土民情、社会各阶层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生态的组成部分,作为吴文化的一种文化积淀,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它对明代苏州地区的社会风气不仅产生了某些有利影响,也附带着某些不良影响。明代苏州民间信仰影响正邪社会风气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山塘街是吴文化的活地标,是一条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千年古街,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开篇隐指的地方,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但如今在山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中还存在着体制、定位、特色、管理、资金以及设施配套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对山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应做到理顺体制、明确主体、强化特色、巧于运作、抢抓机遇,从而全力打造好这一中国吴文化产业街区。  相似文献   

20.
历代吟咏描述苏州城墙的诗文甚多,从中可以领略到二千五百多年前苏州古城墙的创建特色,即阖闾大城的规划建设是为了实现吴王阖闾兴霸成王的政治意图;伍子胥"象天法地"开设水陆城门各八座,不仅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而且八大城门水陆并用特色鲜明,形成苏州水乡古城秀美景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