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浅谈新课程下的德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观念,是加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人本”的德育观、生活化的德育观、整合的德育观和发展的德育观。  相似文献   

2.
简论现代德育观念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构建现代德育观念体系的八个方面:德育论的现代伦理观、现代德育功能观、现代品德观、现代德育过程观、现代德育目标观、现代德育方法观、现代德育评价观、现代德育研究方法观.  相似文献   

3.
生态德育观与德育生态观之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教育学、伦理学的相互交融碰撞产生了新的德育工作观。早在20世纪就开始盛行的生态德育观与当前提出的德育生态观是两种不同的德育工作理念。本文主要对二者的形成背景、内在涵义和具体内容加以比较,阐明二者的概念之别。  相似文献   

4.
生态德育观与德育生态观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教育学、伦理学的相互交融碰撞产生了新的德育工作观.早在20世纪就开始盛行的生态德育观与当前提出的德育生态观是两种不同的德育工作理念.本文主要对二者的形成背景、内在涵义和具体内容加以比较.阐明二者的概念之别.  相似文献   

5.
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就职校确立主体性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主体性德育观开展职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6.
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就职校确立主体性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主体性德育观开展职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等专业学校的德育管理者常常是学校德育的实施者。德育管理者只有具备了科学的德育观和一定的基本素质,包括德育意识、德育能力、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才能真正地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功利化大学德育观的批判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视或遮蔽大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替换或抽空大学德育的实质内容,依赖或注重于说教、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和手段,从而使德育陷入困境,是功利化的大学德育观之主要危害。从历史根源看,中国传统伦理的政治化倾向仍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大学德育。从社会根源看,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功利化以及教育自身推行的产业化,造就了功利化的大学德育观。从认识根源看,规范性伦理、功利主义思维方式和客体化德育模式使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导致了功利化的大学德育观。大学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德育观为指导,其基本特征是:具有超越性、主体性和可行性等。  相似文献   

9.
生命是德育的逻辑起点和本体论依据,德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人的生命的升华,因此德育具有生命性。德育的生命性体现在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功能、德育实践等方面。德育的生命性要求德育工作者树立德育生命观,使德育返璞归真,实现德育提升生命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德育功能观存在着整体功能定位的窄化或泛化、划分社会性功能和个性功能的错误以及对个体超越性功能的忽视等问题。我国学者鲁洁教授的研究从德育的本体价值、道德的内在超越性以及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等角度出发来考察德育功能,把德育功能定位为“促进个体的人的社会化进程”,意味着传统德育观的“终结”和新德育功能观的萌芽。  相似文献   

11.
张香兰 《江苏高教》2008,(3):113-115
当前大学德育的人学观是"实体"人学观,它表现为人的精神与身体相分离、"人是单子式存在"和"人是物"的物性人学观。精神与身体分离的预设使大学德育忽视了环境的道德教育意义,促成主—客形式的关系结构,使大学德育走向学科化和知识化,大学德育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相互分离;单子式存在的人学观致使大学德育走向灌输、边缘化和相对主义;物性人学观中的大学德育埋没了人性,遮蔽了学生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德育在中国教育中步入困境,举步维艰,实现德育美是拯救德育的一剂良药,德育美即是对美的自由精神的借鉴,而使德育绽放出美的光彩。科学的德育观、“爱”的道德模式的建立、德育中立美、审美的统一是实现德育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德育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关于德育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德育问题已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如何进行德育创新的问题已经摆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面前。德育创新不仅关系到个人伦理的实现 ,而且攸关社会伦理的实现 ,因为人不仅是个体的人 ,而且是社会的人 ,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化为现实。人心的善恶与民风的好坏等 ,都与德育紧密相关。笔者认为 ,德育创新的关键在于德育观念的创新与德育行为的创新。一、关于德育观念的创新(一)概念分析观。是指德育创新必须以逻辑概念明确为基础 ,也就是说 ,德育创新首先在于概念明确。在教育理论界 ,人…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关于德育过程即“转化”过程的德育过程观影响和左右着学校德育实践,而越来越多的社会道德问题也隐显出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传统的德育观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树立起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德育理念,形成道德主体互动“生成”的德育过程观。一、传统德育过程观及其弊端(一)传统德育过程观关于“德育”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反映人们对德育过程本质的把握,但人们关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并非都是对德育过程“实然状态”揭示,其中更多的是对德育过程“应然状态”的理性表述。传统德育过程本质观认为,德育是…  相似文献   

15.
中职班主任失准或偏移的德育观是造成目前中职班级德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简单化的德育工作观、功利化的德育管理观、片面化的德育过程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韦兆钧 《文教资料》2007,(17):165-166
当代德育实效不佳的根本动因是我国德育呈现伪圣化、抽象化、工具化、功利化等倾向所致。因此,当代德育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实现从物化走向人化的德育理念嬗变,确立起当代德育的人学观;从德育的层面而言,人学不仅是哲学的当代形态,更是一种人文的信念,是以一种自觉的方式表达人文基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德育人学观的确立,既能达到对德育本身的正确理解,又能使德育在实践活动中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相似文献   

17.
现代德育课程是实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忽视了德育课程建设,德育一直处于低效之中。现代德育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德育课程观。科学的德育课程观是建立在学校德育课程之上的把科学的方法运用于德育课程的课程观,是指导德育课程实践的核心要素。只有坚持科学的德育课程观,才能为现代德育的实践和实效找到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榜样观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德育中榜样教育的现实却表明,榜样教育的作用毕竟有限,在很多时候甚至会起负作用,其原因就在于传统德育的典型化榜样观有其致命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德育榜样观进行批判和反思,并建构与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相应的新榜样观。  相似文献   

19.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载着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教师的德育观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而且关系到社会道德架构的维系.当前,高校教师的价值观中存在着缺失个性主体、缺乏德育认同等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与社会环境、校园文化、自我认知以及德育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要将实践的探索上升为理性的思索,从时代性、主体性、职业性和实效性等方面提出高校教师德育观建构的理论性探索,透过这一特殊视角以完成师德建设特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德育领域的新问题,形成习近平德育观。习近平德育观的理论基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习近平德育观的理论品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政治特质,担负新时代德育的政治担当。习近平德育观的两个重要理论创新是文化型德育和生态型德育。习近平德育观在德育层次划分、德育网络建构、德育评价体系确立及网络德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