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教育核心作用是通过比较研究来推进本国教育创新.中国比较教育起于鸦片战争介绍国外教育启蒙国民,20世纪初以癸卯学制及庄泽宣的《各国教育比较论》为标志,开始建构移植性创新的学科体系,重视引进国外教育,为第一次学科转型.自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是中国比较教育推进改良性创新的学科体系的第二次转型,重视结合国家发展学习外域教育经验.走向21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科面临第三次学科转型,倡导服务中国现代化中创建新的时代教育体系,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是学科发展的时代重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学制问题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是中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时期,其基本轨迹可以抽绎为双轨与单轨、长与短、统一性与灵活性等内在矛盾关系的现代化运动过程。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学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中间制(Y型学制)向单轨制收拢,修业年限全程稳定在16年左右,以“六三”制为基本学制、多样化学制并存,“非制度化”或“去制度化”将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充分的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3.
张超  谢佳 《文学教育(上)》2008,(23):153-153
一、中美德三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一)百年回眸: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1、20世纪上半叶的外来影响 (1)世纪之初日本的影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条全面模仿日本教育的道路,190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1904年“癸卯学制”皆是日本学校教育制度的翻版。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教育学,从20世纪初的“引进”到20世纪末独立的学科体系的形成,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演变轨迹。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看,近代西方教育学的引进与传播、苏联教育学的影响、中国教育学的意识形态化、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持续并有力地介入于中国教育学的形成过程之中。由此,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形成可以视为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它也因此才得以呈现出当下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学制是高等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运行的关键.通过对美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学制进行比较研究,指出美国高等教育学制貌似单轨型实为双(或多)轨型,各层次高等教育自然衔接,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双向自由沟通;俄罗斯高等教育学制貌似分支型实为接近单轨型,各层次高等教育自然衔接,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单向顺畅沟通;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学制貌为双轨型实为交汇型,各层次高等教育自然衔接,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层层交叉沟通.不管是否设有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它们皆有效地构建起了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借鉴这些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学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大陆高等教育制度系统存在的问题,我国大陆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方向应是: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且这一体系必须突破专科层次限制向上延伸.  相似文献   

6.
黄强 《现代教学》2010,(12):7-7
通过五年多的实践,我县已经构建起“生态崇明”课程结构与实施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为我县深入推进“生态教育”特色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我县新课程改革的工作具有“突破一点,带动整体”的效应,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7.
“3+4”中本贯通是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和内在动力。福建具有实施“3+4”中本贯通的逻辑基础、实践条件和发展关切,在推进道路上要充分学习借鉴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实践经验,理性处理好顶层牵引与主体驱动、设置需求与办学基础、学制延伸与学制衔接、路径供给与教育公平、教育评价与类型定位的关系,加快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双减”改革是保障教育公平,坚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构建教育良好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双减”《意见》的落地,教育内卷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但仍呈现出“形态变异”“边减边增”“不减反增”的现象表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深层根源,并基于“双减”格局下教育内卷化的哲学基础,提出教育内卷化的破局之道在于去内卷化,而关键在于维护教育公共性、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公共教育供给、提升公立学校办学水平,深化教育公共治理变革、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这是开展协同治理,推进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变革的当下选择。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美国2061计划>[2]是规划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文件.这两项基本政策在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较分析这两项基本教育政策形成和实施程序,有利于借鉴国外教育政策决策和实施活动的经验,改进我国教育政策决策和实施过程,提高教育政策价值选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保护儿童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教育机会均等”“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有效地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教育”已成为一种社会需求,教育公平化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因为一个人从小丧失受教育的机会是其以后失去各种机会的直接原因。幼儿教育公平化逐渐成为各国制定幼儿教育政策和发展方针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的教育公平化的呼声,为环境不利阶层儿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带来了契机。近年…  相似文献   

11.
整个20世纪,美国高中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的轨迹。美国高中课程之所以“失衡发展”,主要有五方面原因:课程及其功能的泛化;教育哲学流派影响的强弱变化;“民主平等”“社会功效”和“社会流动”三种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学科中心、社会中心和学习者中心三种课程观的影响;学校系统对课程改革固有的阻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中课程改革呈现出“振兴基础”的发展轨迹,以实现教育优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清末近代农业教育兴起之初,近邻日本对其影响不容小觑.其时中国农业教育学制体系、课程设置、规章制度等基本仿照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科留学生的目的地国家主要是日本;大量日本农学教习纷纷来中国任教.这些因素均在客观上促进了清末中国农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成果主要内容 (1)“两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该模式主要汲取了英国高职教育的“三明治”模式、德国高职教育的“双元制”模式的优点,又结合了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以理论培养体系、实践技能培训体系为基础的“双轨”体系,构建以“双轨”为基础的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以“双轨”为主线,“双循环”为手段,达到高职高专“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晴雨表。中国自1904年颁行第一个学制来历经百年沧桑,折射出中国教育从封建走向现代、从兴学堂到立学制、从照搬外国到创立有特色的现代学制的历史进程。随着新世纪到来,自1992年沿用至今的“六、三、三、四制”面临历史挑战,推进学制创新将成为关系中国教育世纪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刘莉 《上海教育》2023,(13):20-2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十四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和新任务。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亟须推进义务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新优质学校作为上海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上海基础教育的一张名片,十二年来,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24,(10):25-27
<正>《上海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静安进一步深化了“融合教育”的发展,用它来诠释静安对于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思考。您可以就静安“融合教育”的新理念、新内涵做下解读吗?陈宇卿:融合教育是普通学校积极创建接纳环境、响应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个别化教育质量、保障全体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过程,全面深入推进融合教育是彰显社会文明、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融合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打破隔离”到“回归主流”再到“公平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萨德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杰出的比较教育学家,他一生做出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他把比较教育的目的由单纯的借鉴移植拓展到理解预测,提出了民族性概念,倡导历史分析研究法,指出“学校外的事情甚至比学校内部的事情更重要”,为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方向和思想基础,为比较教育方法论的构建和学科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适应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建立起新世纪的教育框架体系,培养素质全面,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创造力强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佳木斯市的实际情况,在本世纪末,我们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凭借知识经济发展的东风,更新教育观念,推进素民对音.IR.周“而某”成果.不失时机地抓好宏观上的结构布局调整,深化教育改革,夯买基础,为在21世纪开始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构建环境宽松、结构合理、协调发展、充满活力,适应21世…  相似文献   

19.
上海基础教育要立足于“四个率先”实现的重任,大力推进改革,实现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进行先导性、开创性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上海基础教育必须大力推进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坚持教育公平,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和谐,关注与国际大都市定位匹配,推进基础教育促进城市发展的和谐;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进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诸育和谐;追求教育内容统整,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建设和谐;加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推进以教育领军人才为重点的师资和谐。  相似文献   

20.
纵观法国20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演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初为了教育的民主化而提出“统一学校”改革政策;到20世纪的中叶,为了实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而采取的课程改革政策;到20世纪末,为了新的教育民主化而采取的改革政策。影响法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主要因素表现在法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的变迁等方面,法国社会所特有的教育传统,也影响了改革政策的制定和改革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