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长期以来,那种由作者到背景的详析,从篇章到句段的切割,实在让人窒息;教师占据着课堂,学生日复一日地欣赏着“演出”,并忙不迭地将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记录到小本子上,把“教参”对文本的解析、教师对“教参”解析的诠释批注在课本边。学生远离了自主的阅读实践,失去了亲近文本、感受文本的机会,课堂上听不到朗朗书声,找不到对话渠道,丧失了应有的生机活力。于是,“还我朗朗书声”如春风乍起,顿时给语文教学送来清新之气。毕竟,教师的中心地位被撼动了,学生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多少适应了新课程实施的气氛要求,也将阅读导向了学生个性化行…  相似文献   

2.
骑砉实在听厌了这样的语文课,由作者到背景的详析,从篇章到句段的切割,先语法后修辞的肢解。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中心,痛快淋漓地展示着庖丁的绝活,刚才还是气韵生动的整体,几番游刃运斤,早让它“然已解,如土委地”;学生们只好日复一日地欣赏演出,并忙不迭地将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记录到小本上,把“教参”对文本的解析、教师对“教参”解析的解析批注在课本边。学生远离了自主的阅读实践,失去了亲近文本、感受文本的机会,课堂上听不到朗朗书声,找不到对话渠道,唯闻“砉然响然,奏刀然”。这的确是在暴殄天物!于是,“还我朗朗书声”如东风乍起,顿…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上,教师占据着课堂,学生忙着把参考资料对文本的解析、教师对"教参"解析的诠释批注在课本边的现象仍不少。这样的课堂,学生远离了自主的阅读实践,课堂上听不到朗朗读书声,没有了沉思默想,缺少笔尖的游动,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就成一句空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在  相似文献   

4.
实在听厌了这样的语文课,由作者到背景的详析,从篇章到句段的切割,先语法后修辞的肢解。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中心,痛快淋漓地展示着庖丁的绝活,刚才还是气韵生动的整体,几番游刃运斤,早让它“谋然已解,如土委地”;学生们只好日复一日地欣赏演出,并忙不迭地将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记录到小本上,把“教参”对文本的解析、教师对“教参”的解析批注在课本边。  相似文献   

5.
<正>快乐的阅读课堂建立在学生的真切感受之上。如果语文教师只是捧着教参照本宣科,只让学生埋着脑袋记笔记,这样的阅读课堂将见不到师生思想的交锋和对话的激情,也将很难看到学生智慧的闪光和创造的火花,更谈不上学习的快乐。我们尊重学生个体内在的潜能,更强调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融合与碰撞,我们应通过不同的阅读课堂,让学生享受到阅读中的快乐成长。一、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文本,享受阅读的快乐"语文课堂不应该是一种‘给予’,而应该是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中方裴卿这样说:"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读课文的理解,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我们提倡把朗读的过程变成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把朗读与其他基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这样实践着:一、朗朗书声之后要入情入境"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朗书声之后要与"思"结合,要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7.
<正>朗读不仅是教师将自己领会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的有效方法,更是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积淀语感的重要手段。课堂上能否切实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提高朗读能力,是衡量语文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尺。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韩军老师的课堂里总是充满了朗朗书声,回荡着学生"天籁般"的优美旋律。韩军老师的朗读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8.
快乐的阅读课堂建立在学生的真切感受之上。如果语文教师只是捧着教参照本宣科,只让学生埋着脑袋记笔记,这样的阅读课堂将见不到师生思想的交锋和对话的激情,也将很难看到学生智慧的闪光和创造的火花,更谈不上学习的快乐。我们尊重学生个体内在的潜能,更强调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融合与碰撞,我们应通过不同的阅读课堂,让学生享受到阅读中的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9.
对文本的解读是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有正确、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收放自如地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在小学阅读指导课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学生一起去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慢慢习得语文的基本知识,培养语文方面的基本素养。文本解读的能力与教师基本素质直接联系。著名的教育家窦桂梅老师就曾说过:"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文本解读的深度。"是的,对文本的解读,一般的教师都是只会按部就班,按照教参上提供给我们的理解来进行,很少能  相似文献   

10.
阅读能力是学生对书面语言准确而快速的感知能力。本文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只有把朗朗的书声带进课堂,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是阅读面窄,听说读写同外部世界脱节,学生在课堂上眼光受限,不容易呼吸到时代的新鲜空气。守着有限的几篇课文,教师在课堂上克隆着教参,按部就班地分析课文,肢解课文;学生机械地记着笔记,复制着教参。一言堂、一家言已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并且教师过多、过细地分析课文会使学生的个性受压制、灵性受束缚、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囚禁。语文课就  相似文献   

12.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能读出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能在读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但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并不是"放羊式"地让学生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导"非常重要.只有教师正确地"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会有目的,才会有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多“阅”。过去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拘泥于“教参”的课文分析,务必把教参的一字一句讲给学生听,所以总是不放过课堂的分分秒秒,把文章每句话都精讲、细讲。其实,学生对课文还是一知半解,只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自我感悟、自我品味文章的大意,也才能使课堂教学得以进一步进行。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的时候,教师不必干扰学生,应鼓励学生找到感人之处或有独特感悟之处,做些读书笔记。例如在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时,虽然课文较长,但当学生把课文看完后,都已经感受到“我们家男子汉”的风度了,看到感人之…  相似文献   

14.
所谓"研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文本,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的一种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性阅读"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从本质上说,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阅读群体,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在课堂中,学生当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不能绝对自由地进入阅读文本,学生的阅读和对文本的理解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但这种帮助并不是老师简单地对文本进行解读、诠释,然后再灌输到学生那里的过程,而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洁 《学周刊C版》2011,(1):122-122
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要完成“课本,老师,学生的对话”,而现在,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只注重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忽视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少,缺少阅读的语文课堂不是好的语文课堂。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对文本的直接感知,是完成深刻探究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加深对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书声。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作品的情思之美,还能感受到朗读带来的快乐,并将自己的感受和对文本的真切体验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这样的阅读可以称得上悦读了。然而,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片面地理解"以读为本"的观念,过于注重技巧上的指导,将朗读作为一种单一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上,最美的声音是读书声。在朗朗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用心灵与作者对话。在朗朗书声中,学生在起伏跌宕、轻重有致的感情波涛中受到美的熏陶。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学生  相似文献   

19.
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们的教师就在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从客观上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确需要老师来调动,但如果这种积极性一旦兴奋过度,学生一时半会儿还能静下心来投入到对文本的研读吗?一堂好课,教师应该能把握好课堂上"动"与"静"的度.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们常可以在教学中听到琅琅书声,老师们也觉得有声的课堂胜过无声的沉默,对默读这一能力的训练缺少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没有有意识地去指导学生怎么默读。因此,当学生在需要快速阅读大量文本时,由于方法不当,不仅速度很慢,还常常会"眼花缭乱",不自觉地又要用上嘴巴、手指帮忙,这样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