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基础教育”的涵义,到目前为止。至少存在两种主要的看法。一是指“国民基础教育”,即“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也包括初中教育。另一种看法则将高中教育也纳入基础教育的体系.甚至向下还延伸到学前教育。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发展。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后一种看法似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无论前一种观点还是后一种看法,都强调了“基础性”这一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和本质特征,即基础教育对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作用,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起点和根本作用。  相似文献   

2.
(1)2000年~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用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形成纵向衔接、层次递进的目标。(3)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一、幼师大专化的研究意义社会现代化要求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要求基础教育现代化、学前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要发展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学前教育,建设一支高素  相似文献   

4.
浅谈学前教育现代化吴桂新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教育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教育,培养国民基本素质的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奠基工程.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力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和训练。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扫盲教育。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农村基础教育所处的城乡一体化背景,教育对象的现实需要和农村基础教育自身特点,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应消除“留农”与“离农”的对立,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为农村和城市共同培养合格公民。具体而言,农村基础教育应改变单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目标,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结合,确立合格公民、升学预备和就业准备多元整合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培育合格的社会公民和人材基础。“全人教育”思想纠正了近代世界教育领域严重机械化与功利化的倾向,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的育人需求不谋而合。因此,以“全人教育”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基础教育育人方式改革,有利于从思想认识层面根治“应试教育”的顽症。“全人”理想无疑是人类教育的崇高理想,随着人类不断地向更高的社会层次发展,“全人”应成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全人教育”思想指导基础教育与教学改革,为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全人”公民和“全人”创新人材。  相似文献   

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人民关心的教育热点,也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格局的分析,结合社会对该专业的要求,进行了有目的探索实践,提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与设想。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公民教育体系要根据公民教育的特点,渗透“生活教育”理念,通过改进“学校教育生活”和开展“社区服务学习”等教育途径,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品德、增进公民技能,培养大学生的合格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0.
秦平 《湖南教育》2011,(12):34-36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工程,是人一生成长中智力开发和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被誉为“教育的基石”。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墨西哥教师的资格标准自1983年,墨西哥开始实施10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6年、初中3年和学前教育的最后一年。墨西哥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不包括在基础教育之内,普通高中称为“大学预科”,“大学预科”毕业后通过大学入学考试才能就读大学。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帮助社会公民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全人教育”思想纠正了近代社会以来世界教育领域存在的机械化与功利化倾向,与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育人需求不谋而合.基础教育应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全力推进育人模式改革,从思想认识层面根治“应试教育”的顽症,为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3.
一、基础教育考试改革的导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已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深切认识到,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其次才是在公民中产生“精英”。因此,从培养公民的基点出发,基础教育首先应该成为服务于全体学生的教育,使每位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获得平等、公正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整合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并受制于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学制的类型和结构。随着“普九”的基本实现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基础教育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整合,成为培养公民、造就人才和就业准备“共同的基础教育”。为此,基础教育要加强普通性、拓宽基础性,实现多样化和综合化,成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共同基础和“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一种培养社会和国家合格公民的教育,它要求以国家和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为核心、“共同教养”和“共同道德”为基础的“公共框架”培养学生,建设学校和课程。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思考过程中,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谢维和教授提出需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审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臧宏 《中国德育》2009,(2):92-92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当着眼于公民教育和民主实践。公民教育的民族性研究,对认清当前基础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学制的第一阶段,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立法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立法促进学前教育发展也是保证我国学前教育规划目标得以实现、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和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完整的教育法律体系、顺应学前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云南教育》2010,(22):12-14
保山市采取“抓两头强中间”,即抓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头,强义务教育的工作措施,促“两基”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现有的本科专业基本上是在传统的“混合式”教师培养模式下以培养大中专院校教育学科师资为目标而设置的,主要包括教育学、公共事业(教育)管理、心理学、学前教育等专业。这种专业设置存在与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学校层次不相吻合、教学科目不相匹配的弊病,难以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会导致教育学院所培养的本科生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所需的人才相脱节问题。在强化专业化教师的“分离式”教师培养模式下,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本科专业的设置应逐步进行调整,主要转向以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师资为目标,根据不同的教育层次和中小学教学科目设置学前(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教育技术、心理学等不同专业。  相似文献   

20.
<正>学前教育是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环节。202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原则“普及普惠”和“安全优质”,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当下参差不齐的办园水平,如何进行有效赋能,构建资源共享、共创共赢的教育帮扶新格局,是目前需要关注的核心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