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之于社会的改造性力量,主要通过赋权一般大众而实现.普通用户成为网络主播,实现生产转向,即从传统的"固定内容"生产到作为关系表达的"流动内容"生产.这打破了"内容即资讯"的单一传播理念,带来了内容范式的革新.作为一种时空"拼贴"与"镶嵌"技术,网络直播的核心逻辑是关系搭建,它通过异域时空的同在、拼接与嵌入,使前技术时代"完整的身体"在直播平台中回归、复位,不仅实现现实社会关系的"上网"与重构,还使新型网络社会关系得以组建.同时,拥有完整身体的网络直播通过复现生活场景,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关系型媒介",为情感满足和新媒体经济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移动直播生成的场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认知.本文基于移动场景、社交场景和视频场景三种具体的场景类型,分析移动网络直播的时间和空间在三种不同场景中的重塑路径.移动场景的开发使碎片化的“中间时间”与“中间空间”投入社会生产,传受双方的适配与互动增强了场景生产力.此外,场景作为移动网络直播的入口,是把握移动互联时代个人行为、社交关系与社会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如今,网络直播越来越火,仅在AppStore就有上百款直播软件,大有当年团购时期"千团大战"的阵势.同时,网络直播正在从以PGC为主导转向以UGC主导,全民网络视频直播渐成趋势.网络直播带来了新经济的崛起,催生了新文化现象,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因此加强网络直播规范化迫不及待.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16):54-58
媒介的发展触发网络直播从重大事件的报道向普通受众的转型,这具有耐人寻味的联系,其背后隐藏着极为复杂的文化及心理现象。有研究发现,网络直播由公共空间向私人领域的转向,既有文化学上的自我形象构建、形塑认同的驱动,也体现在人们对窥视欲的满足、象征性移植以及性驱动力等复杂的心理逻辑现象。事实上,普通受众的网络直播存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并存商品利益与精神满足的二元对立,这两种力量的冲突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为此,必须让网络直播回归现实,反映客观需要,并最终超越客观,以更宏观的视野来进行解读,并由此启发受众以更客观、真实、理性的心态来面对网络直播。  相似文献   

5.
王建磊  冯楷 《传媒》2022,(3):51-54
网络直播具有成本低廉、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等特点.作为媒介的网络直播注重奇观化的表演逻辑,作为工具的网络直播则强调高效带货的变现逻辑.在5G时代,网络直播平台不断演进和更迭其定位,通过"直播+"战略与电商、教育、演艺、医疗等行业融合发展,成为高效率低成本的公共数字管道,这一工具化属性的凸显,意味着未来的直播可搭载不同的产业模块,作为一种"新基建"设施发挥出更大的公共服务价值,会激发出更大的商业势能.  相似文献   

6.
宋晓琳 《青年记者》2017,(20):90-91
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在过去的一年中,网络直播发展达到了井喷状态. 网络直播是可以同一时间通过网络系统在不同的交流平台观看的影片.网络直播是互联网文化的新业态,也是媒介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主要就网络直播的高互动性优势,运用互动仪式链作为理论基础,分析网络直播互动仪式要素,并对网络直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互动仪式由四要素组成:两个或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对局外人设置界限、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方式,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产生了网络女主播身体表演的现象级景观.在网络直播过程中,女主播的身体表演给受众带来了一场群体狂欢.身体被看作一种消费品,身体消费具有了符号的属性.这种身体消费的符号化,使得其作为身份、控制与欲望的表征得以凸显.但是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对利益的追逐成为常态,导致网络直播的内容过...  相似文献   

8.
马嘉 《传媒》2018,(5):90-91
网络直播主持人是伴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可以说是播音主持人队伍的新成员.网络直播主持人队伍发展迅速,但其存在以美色、污言秽语吸引注意力的诸多不良现象,且其讨论话题的社会价值较小.改变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网络直播主持人的职业素养,规范其职业行为,并不断提高其主持话题的社会价值.本文重点分析网络直播主持人作为主持人的一种,其职业存在的伦理问题,并探索如何改善网络直播主持人伦理失范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闵卓 《青年记者》2016,(36):39-40
网络直播的兴起 网络直播是借助互联网快速、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优势,利用视讯技术开展的网上现场直播.直播者通过直播客户端与受众在线进行语音、视频、数据的全面交流与互动. 2013年,电竞游戏直播的出现标志着网络直播这一新的信息传播形式的诞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2015年网络直播从PC端开始走向移动端,进入全民直播时代.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网络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内容包括化妆美颜、才艺展示、手艺加工、体育赛事评论等.网络直播兴起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尚烨 《传媒》2017,(23):43-4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与普及,互联网正在全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并对传统世界进行着颠覆性的改造.这一过程催生了许多依托于互联网载体而生长的群体及文化."网络直播"就是汇集多元众生相的互联网生态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然而,由于网络直播平台属于一种新型社交媒介,因此,相应的监管尚不规范,加之资本的追逐,金钱与名望对网络主播的刺激,导致很多网络直播平台主播为了成为网络红人(简称"网红"),不断制造各种媒体轰动事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基于此背景,笔者在对网络直播发展现状进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直播中的传播者、信息、受众等在网络直播中存在的失范现象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当前网络监管的现状,并从提升技术监管、明确管理主体责任、加大法律监管的频度和力度等三个方面对网络直播的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12,(9):56-58
<正>随着3G通信网络的普及和3G带宽的提升,利用3G网络实现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实时直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可能和趋势。3G通信的特点相比广播电视领域实时直播传统  相似文献   

12.
胡磊 《传媒》2019,(13):52-53
网络体育直播,是指借助互联网直播平台,通过在线直播的模式,为线下观众提供体育视频直播。网络直播方式充分应用流媒体相关技术,加强了对各类元素,诸如文字、声音和图像的高度融合,有效增强了体育视频直播的现实感,促使体育直播领域占据了主流地位。网络直播主要由视频提供者、视频内容、观看者、直播平台,以及经营服务等五个组成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3.
陈衍鸿 《青年记者》2017,(24):45-46
近年来,网络视频直播迅速崛起,可谓风靡全球.在国外,推特、脸书等巨头纷纷投入巨资打造直播平台;在国内,YY、六间房等传统视频直播平台发展顺利,映客、斗鱼等新秀也迅速崛起,从腾讯到新浪,从搜狐到爱奇艺,各类综合网站与专业视频网站一并涌入网络直播的大潮中,各种直播客户端陆续上线,直播模式从PC端转向移动端,整个产业呈现出快速膨胀之势.  相似文献   

14.
2016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直播成为一大热词,社交、媒体、电商的APP纷纷进军网络直播,移动直播迎来爆发式增长。整体来看,网络直播正在从以PGC为主导转向以UGC为主导的态势,全民网络视频直播渐成趋势。网络视频直播市场的迅速发展致使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甚至出现恶意竞争现象,运作模式高度同质化;因技术的限制,网络监管不力,网络视频直播打"擦边球"现象不断,内容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另一方面网络集群行为也潜存于网络直播当中。  相似文献   

15.
2016年,随着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巨头进军网络直播行业,网络直播形式和应用领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与拓展,其发展涉及娱乐、传媒、游戏等诸多领域,正式迎来了"网络直播元年".2016年平均每三日就会诞生一家网络直播平台.另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接近一半的网民都会接触直播,直播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潮流.  相似文献   

16.
章明亮 《新闻实践》2005,(12):41-41
新闻报道新途径 网络直播,就是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其形式也可分为现场直播、演播室访谈式直播、文字图片直播、视音频直播或由电视(第三方)提供信源的直播。 在我们接触的网上直播节目中,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式的网上视频直播,像春节晚会。这种在国内由电视台和网络代理商联合开办的直播节目,充分发  相似文献   

17.
王斌  王玉娇  程栋 《新闻爱好者》2023,(11):107-109
以吉登斯提出的“脱域”概念为研究视角,分析网络直播时空分离的脱域属性以及作为“象征标志”的脱域机制。在脱域视角下,网络直播借助共情,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整合以及情感的最大凝聚。以“刘畊宏现象”为例,结合共情“认知—情绪—行动”的三个进程,提出脱域视角下的网络直播实现共情需要打造信任标识、构建虚拟“在场”场景以及互动的策略方法,同时提出要警惕网络直播中的共情陷阱。  相似文献   

18.
刘洋  李琴 《青年记者》2017,(23):23-24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社会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网络直播近年来井喷式发展,不仅成为一种新兴职业,也相伴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网络主播与直播观众.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际交往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衍生出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网络直播热潮下,直播内容低俗、网络主播违法现象频频出现.从社会学视角对网络直播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9.
网络直播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视听节目,2015年下半年开始,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越来越多的低俗内容充斥着直播平台,有些甚至触及道德底线.由于网络直播行业以迅猛的势头发展,现行的相关监管措施还不完善,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文章从梳理互联网传播发展过程入手,通过分析网络直播火爆原因、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网络直播监管的具体举措和思路,探讨当前形势下如何构建合力有效的网络直播监管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直播环境,帮助网络直播行业发展步入正轨并收获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曲涛  臧海平 《青年记者》2016,(26):15-17
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其中真人聊天秀直播占网络直播比例达19.2%.网络直播的飞速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网红”,但因内容低俗、涉黄甚至涉嫌违法,让网络直播广受诟病.最近,一名熊猫TV的网络主播“滴滴司机”偷拍空姐进行直播的新闻,再次把网络直播推上了风口浪尖.公安部宣布从8月1日起到10月底,在全国范围内专项整治网络直播平台.多位法律人士表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网络直播发展势头迅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强监管.本文对目前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给出相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