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雨忻 《今传媒》2011,19(2):67-68
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文化冲击正充斥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电影作为综合性最强的第七种艺术,自然受到后现代洪流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的深度消解、平面化、娱乐化、游戏化等等美学特点都无一例外地渗入到了电影中。本文就后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影响下的后现代电影的美学表现做了介绍。对于后现代电影,本文总结了它的四个特点:后现代电影表现出影像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后现代电影表现出叙事的解构和碎片化,后现代电影表现出反文化、反理性的叙述内容,后现代电影表现为无深度的影像狂欢。  相似文献   

2.
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泛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本身是漠视阶层的划分和对立的,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等级观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彰显了极大的个性与自由.而作为后现代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解构主义也是反对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凸显了对传统与权威的挑战.在高雅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后现代艺术在弥合现代主义时期二者的鸿沟的同时,也改变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对立关系,而发展成为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并逐步地将高雅文化解构,使之融人大众文化、进入广大受众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反映,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有力见证者,更是高雅文化的象征.其意义的轻重取决于读者的解读,故塑造的"想象界"和读者生活的"实在界"存在一定距离感.但随着电视的兴起,这种距离感实质上趋于消失,甚至"想象界"覆盖了"实在界"而成了主导.在文化理论学家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视角下,反解释、无深度、无中心等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成为这种距离感消失的真正动因,电视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所传递的信息实际上被商品化所笼罩,受众则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陷入接受文化的迷途.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美学思潮对博物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到后现代美学 ,首先就要提到当前西方学术界正热烈讨论着的一个名词———“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末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尽管这一名词令不少学者感到生涩和怪异 ,但在当代西方社会 ,特别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确产生了一股在思维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思维的颇具声势的潮流。不管人们对它持赞同还是否定态度 ,这个潮流是有目共睹的。后现代主义者对普遍、一般和传统的美的原则、美的本质、美的概念保持冷漠 ,但这不能排除后现代主义者拥有自己的美学思想 ,这种美学思想正是时下较为时髦的“反…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正在向后现代社会过渡.加拿大T库克指出:"我们生活在后现代社会里,任何特定阶段的档案理论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思潮……纸质文件观念是现代的,电子文件观念是后现代的,我所提倡的后保管鉴定法(以职能活动为依据的宏观鉴定)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6.
英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著作<后现代主义的幻象>一书中曾指出:"从哲学上说,后现代思想的典型特征是小心避开绝对价值、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总体政治眼光、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和‘封闭的'概念体系.它是怀疑论的、开放的、相对主义的和多元论的,赞美分裂而不是协调,破碎而不是整体,异质而不是单一.它把自我看作是多面的、流动的、临时的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  相似文献   

7.
恶搞:一种无根状态下的颠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搞”是后现代的娱乐致死。这种娱乐至死不是因为有了文化工业,而是因为有了娱乐的消费需求,才有了满足这种需求的文化工业。从大的方面看,是消费主义的文化潮流在推波助澜,从小的方面看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心态在作怪。对权威、经典、传统、主流不再采取公然对抗和反叛的方式,而是采取揶揄和反讽的方式,以一笑置之来替换悲愤情绪,这是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儒学,从整体上看,属伦理型文化;从形成看,儒学即"人学"."儒家人学是指关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学说.孔子很重视人际关系,这与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动有关.当时的社会变动引起人和人之间,如君臣、诸侯卿大夫、父子等方面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翟菁  谢霈 《新闻传播》2012,(7):45+47
后现代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应生产物,模糊了高雅与世俗、艺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对已有电影的表现内容、框架结构、叙事视角等方面进行着结构和疏离,而这些表征恰好契合了女性主义的某些需求。通过对后现代电影中娼妓这一独特女性群体的形象呈现,我们不难发现,女性在后现代影像中依旧没有跳出传统的牢笼,在男性话语体系下的"旧形象"依旧没有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和文化潮流,随着上世纪后半叶现代性思潮的式微而异军突起.以法国哲学家利奥塔的《后现代状态》为发轫,形成了后现代的立场和基本观念,逐步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主流.大众媒介与文化工业呈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特征.笔者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后现代媒介理论进行理解和剖析,有利于“互联网+”新时代国内大众传媒的效果的促进和自身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广告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审美哲学在广告领域的体现,对当代大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如何利用适度的后现代广告来引导大众的审美观,建构健康的审美文化,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本文分析了后现代广告的特点及其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广告人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无限度地迎合受众,应同时考量传统社会文化的接受度和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引领健康大众审美文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电视广告的社会文本解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视广告是当代最活跃的消费文本之一。电视广告的符号特征和意义 ,它对以往广告模式的突破和反叛 ,它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地位等 ,都显示出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研究的理论视角———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内容和特点作了简要的回顾 ,指出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于大众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作为视像文化主体存在的电视广告以及电视广告的后现代符号系统 ,指出意识形态是一种混杂了电视广告不同表现形式的一种叙述模式 ,并且阐述了这种叙述模式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雍 《新闻世界》2012,(5):210-211
对于后现代风格的电影认识只有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就如同后现代主义本身的定义一样,“没有人会满意一种较为准确的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但是,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很多关键词,比如不确定性、颠覆、解构等等,同样也是很多电影的标签。本文以电影为例,谈谈后现代主义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西方社会现代性文化危机的一种理论反思、批判、解构与颠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文化开始了“后现代转向”,兴起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后现代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对当代的文学艺术以及人们的生活态度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与任何影响较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语境下的恶搞文化特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搞"是运用现代科技或多媒体手段,对大众所熟知的人或者事物(如图片、文学作品、歌曲、影视作品等)进行的具有讽喻、夸张、曲解和幽默意味的二度创作和颠覆性解构行为."恶搞"文化作为后现代语境中的一种亚文化,在近年达到了一个高潮."恶搞"文化具有三大特性:即互文性、去中心性和集群性.对于"恶搞"文化现象,应审慎思考,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16.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龆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众多理论、态度、倾向及流派的混合体。其中,精神分析学说为后现代语境下的图书馆学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和诠释其思想的方式。本文阐述了精神分析下的无意识后现代图书馆学和文本后现代图书馆学。后现代图书馆学的发展需要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探讨档案中介机构的发展理论首先要明确档案中介机构是一种社会中介组织的属性."社会中介组织是指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服务的各种组织、机构的总称".[1]陆阳老师在<欧美国家商业性文件管理机构研究初探>一文中指出:"必须在概念中增加国际上公认的中介组织的两个基本特征,即'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以'非政府性'特征使其有别于政府机构,以'非营利性'特征使其有别于企业,此外,还应增加'中间性'这一'中介'概念的本来含义."[2]我国的档案中介机构是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众多中介组织中的一种,是独立结算、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机构;应遵守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接受档案管理机构的领导和指导,并介于管理机构和企业之间.  相似文献   

19.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文化交流的扩大,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强烈影响。文章分析了后现代大学生的阅读危机,提出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阅读影响的措施,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质、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0.
清代的幕友是由秦汉时期的幕府制度发展而来的.宋代正式把"入幕之宾"称为"幕僚"、"幕客".到清代,方有"幕友"之称.据清人王衍梅说:"今自制府.中丞、司、道以下州郡县,受马币,应是聘者,率呼之日'友'.'友'于义何居?日以属则寮,以德则师,以礼则宾.寮近乎卑,师过于尊,宾介乎尊与卑之间,故日'友'之云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