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高考,我校一学生的数学得150分,是19年150分制的丰都县唯一的满分.殊不知,去年高考她和其他10名同学刚过二本线,在我班(文科)复读一年,就有10人考上重点,其中2人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人为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1人上重庆大学等.“同贫县”的农村高中的这样生源,出了这好的成绩,被人们誉为“奇迹”.一路走来,深感高考数学成功有路.  相似文献   

2.
最值问题始终是高考数学的热点题型之一.综观2006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几乎卷卷都有最值问题,涉及的知识有线性规划、函数、不等式、三角、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导数等,解题时所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也较多,其平均值为20.8分,占总分150分的13.9%,而且许多试卷把这类试题设计在三大题型(选择、填空、解答)的最后一道题的位置上作为把关题.由于最值问题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题型,能够很好地考查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所以,可以预测2007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这类试题还将占据相当的比率.为了帮助广大师生做好复习,下面对2006年高考数学试…  相似文献   

3.
学慧 《江西教育》2003,(15):14-15
张千顺鹰潭一中高级教师,中国数学学会会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他在培养尖子生上有独到之处,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教过的学生有20多人考上北大、清华;仅2001年所带的理科实验班37名学生中,高考总分600分以上的34人,其中670分以上2人,数学考满分150分的8人中录取北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五个方面进行论述.1数学思维训练在高考中的地位数学高考注重考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四能"(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能力的考查有不断提高的趋势.数学高考经历了"以知识立意"到"以问题立意",再发展为"以能力立意"的过程.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基础,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中的许多函数图象,都与渐近线密切相关,渐近线对于准确认识和把握某些函数图象的形状、位置、大小有很大帮助,研究函数图象和曲线的渐近线,必然要涉及函数极限的知识,而极限知识又是高考中有限与无限数学思想的重要载体,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第10题就是以函数极限为背景考查"分渐近线"内容的一道创新试题,无疑这  相似文献   

6.
<正>在近几年高考数学中,绝对值问题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可谓常考常新.在2011年各地高考数学试卷中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它更象是一曲优美的"交响曲",成为高考的"新宠".特别是绝对值与初等函数所构成的综合题,由于它们在知识上具有综合性,题型上具有新颖性,解题方法上具有灵活性,思维方法上具有抽象性,所以高考命题人常"乐此不疲"地编制该类试题.但学习者对此却往往  相似文献   

7.
高考理科数学的复习在高考复习中占重要地位,关系到学生从150分中拿多少分的问题.按照目前二本上线350分,一本上线451分,在其他科目不拉分的情况下,数学要得80-110分,方可达到二本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高考数学的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规定时间内,考生要完成22个必做题(8个单选,4个多选,4个填空,其中一个是一题2空,6个解答题)的解答,这对每一位考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面对满分150分,平均每4分钟对应分值为5分的高考试卷,仅有"速算竞赛"一样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面对突然出现的"熟题"与"生题",必须有解决数学问题的"硬功夫","硬功夫"指什么呢?就是数学"规矩".如认真审题、规范书写、清晰表述、卷面整洁、叙述条理、格式完整等都是数学  相似文献   

9.
记者谢静娴黄艳名师分析高考新方案中学教学与高考自然衔接2008年高考方案的修改版出炉后,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的分数全部发生变化,语文和数学分别从150分增加至160分,两门课的附加分也分别从30分增加到了40分,而外语科目则从150  相似文献   

10.
郑日锋 《数学教学通讯》2013,(5):48-51,61,62
(说明:本套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报告本套试卷是严格依据《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命制的,保持了浙江数学试卷"起点低、坡度缓、层次多、区分好"的特色,系统、全面地考查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数学思想.整卷从学科结构上设计试题,全面覆盖了中学数学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模块,多数试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在试题的具体设计上,  相似文献   

11.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始终处在知识的交汇点上,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及解析几何等紧密联系,在高考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笔者对2005年高考数列题(含数列极限、数学归纳法)的统计发现,其平均分值约占总分的10%,事实上,数列已经成了数学高考的"晴雨表",数学命题的"试验田".在新课程背景下审读2005年高考数列题,我们欣喜地感觉到新课标理念已在数学高考中逐步渗透和贯穿.下面兹采撷数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1 开头语大家普遍认为今年高考数学卷整体难度太大、要求过高 ,是自 1984年以来最难的一份高考数学试卷 ,所以深入研究和探讨 2 0 0 3高考数学卷 ,深刻领会今年高考数学卷的设计意图 ,反思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和高考应对是非常必要的 .2  2 0 0 3年高考数学卷的总体评价2 .1 继续重视对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全面考查 .与 1999年、2 0 0 0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着重考查主干知识而不刻意追求知识体系的覆盖面相比 ,自2 0 0 1年起 3年来的全国高考数学试题都比较重视对知识体系的全面考查 ,既突出了主干知识在考查中的主体地位 ,又增加了…  相似文献   

13.
<正>伴随多地密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2013年下半年,不少省市拿英语"开刀"。与此同时,数学也"躺着中枪"了.网友们高呼"让数学滚出高考".新浪微博关于"数学该滚出高考吗"的调查显示,在近10万网友参与的投票讨论中,有超过7万的网友支持数学滚出高考.这是一个令人警觉的危险信号.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人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引不起兴趣.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有一个梦想:期望在二十一世  相似文献   

14.
每带一届新的学生,第一节课我都不是忙着上课,而是会告诉他们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以下是我对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方法的总结,写出来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说明数学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知道数学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 1.数学在高考中的分值是150分.最关键的是分差会很大.有很多学得好的考生能考140分以上,也不乏满分的,然而考得差的有70分~80分的,还有的甚至更少,就这一科就是60分~70分的差距,要想从其他科把这60分~70分拉上来是很困难的.因此,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数学,才有可能赢得高考.  相似文献   

15.
近日,随着北京市的高考新方案出台,2016年起高考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虽不干数学什么事,但数学也“躺着中枪”,网友们更是趁火打劫,借机振臂高呼:让数学滚出高考!何曾想,前几日于丹、鲁豫有关数学的调侃言犹在耳,如今的呼声又如此强烈.不由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数学让一些人如此深恶痛绝,竟然动用了“滚”字?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北京市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其要点是调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考试科目的分值。文史类、理工类总分仍为750分,其中,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据2013年10月21日新华网)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引燃人们对国语"久违"的热情。"熠熠生辉""户枢不蠹""犟嘴",这些词听起来并不陌生,然而许多人提起笔来却不知如何书写。汉字书写能力退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通讯》2012,(26):52-55,62,64
(说明:本套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120分钟)试卷报告本套试卷是依据最新《考试说明》,按照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精心命制的,有大量的原创试题.试卷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中学数学主干知识,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以及基  相似文献   

18.
周燕熙 《数学教学》2004,(12):30-35
一、高考改革新动向及新高考回顾《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数学·新课程版)在我国高考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而"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知识,考查时要保持较高的比例,构成数学试题的主体"的新观点.是我国高考改革的又一最新动向和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卷分值从原来的100分调整到150分,这说明数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加强.作为数学试卷中的线性代数科目,数学一、二中的分值也从原来的20分增加到30分,因此线性代数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成绩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2003年数学一和数学二中的线性代数试题,并对2004年线性代数的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21年高考数学真题中有很多数学文化试题,这类试题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很好地考查了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直观想象、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要求,凸显了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赏析2021年高考数学文化真题,以更好地梳理数学文化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深度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