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运用“类比”化归已知的策略。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类比更是认识新事物、发观新问题的有效途径。人类从锯齿草割破手指中受到启发生产出锯子;从研究鱼类在水中自由沉浮而制造出潜水艇;从鸟类的空中自由飞翔而发明了飞机;从模拟人脑的结构和功能,将电子计算机发展成电脑……所有这些,都是人类运用类比的思维策略进行发明创造的成功典范,将此思维策略运用到解题实践中就是类比的解题策略。 所谓类比,是依据两个(类)数学对象的类似性(这种  相似文献   
2.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等问题以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写和内容选择方面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但自从2001年夏新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推行以来,不少出版社、书商纷纷把目光聚焦于新课程改革这个“大蛋糕”,谁都想抢占商机,从中尽可能多的分得一大块——一套套打着“根据新课标最新理念、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旗号,贴上新课程改革标签,面向中小学这个巨大的图书消费市场的教材、教辅读物充斥市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培养和成长”课题组从问卷调查、座谈、专访等调研活动中获悉,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对此现象却颇有微辞——在被调查的容量为523名教师的样本中,  相似文献   
3.
解题时,当我们虽然掌握了解题所需的知识或规律,但未掌握完整的解题方法或既未掌握解题所需的知识或规律,又未掌握完整的解题方法时,要顺利地求出习题的解答,我们必须根据已有的相关知识,结合所面临的数学问题的具体情境,去探索解题方法或首先发现解题所需的知识或规律,进而发现相应的解题方法.我们称这类寻求解题方法的思维形式叫做“探索与发现的策略.”这类解题策略在数学及解题中有着极广泛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答小学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探索与发现的解题策略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三)有趣的“3x+1”问题 从任意一个自然数出发,按照确定的规则得到另一个自然数(它与原先的自然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我们称此为对自然数施行了一个变换.例如,只要你随意说出一个自然数x,利用这个自然数,我们可以构造一个新的自然数y,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麻辣烫”是近年风靡我国城乡的一种自助式餐饮火锅.店主事先备好若干新鲜蔬菜和各种美味小吃及以既麻又辣的底料做成的火锅,供顾客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自行选择,边煮边吃边聊,显得悠闲而惬意,备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6.
7.
三、探索巧解的策略 凡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掘习题中的隐蔽条件,从而探求到解题的捷径,得到习题的巧妙而简洁的解法,是一个极难给学生解释清楚的问题。对此笔者曾听过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上的一堂效果挺不错的练习课,其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相似文献   
8.
要研究解题的策略与方法,我们首先应弄清何为解题的策略,何为解题的方法.我们认为,所谓解题策略是指人们为了根据数学问题的具体情境寻求问题的解答时所产生的对策,它属于运筹规划论所研究的范畴,是行为科学中的决策方法与思维科学中的逻辑方法.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田忌赛马”可说是对“对策”的一个极好的注脚.而解题方法则是指解答数学问题时的具体解题过程.二者之间的关系好比军队中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军师’与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攻城夺地的三军“将士”那样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由此可见.解题策略是解题方法得以产生的思维形式,而解题  相似文献   
9.
周燕熙 《新高考》2005,(6):22-23
与前几年的《考试大纲》相比,2005年新的数学科《考试大纲》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调整、变化.因此广大考生只需在吃透《考试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备考计划,即可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容备战高考。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研究或解决数学问题时,难免会遇上按常规的思维模式不易探求到解题途径而使思维受阻,解题陷入围境的情况。此时我们应迅速消除已有的思维定势的影响,运用求异思维模式,针对具体问题的特殊性去研究相应的策略,以便顺利探求到解题途径,求出问题的解答。本讲我们将结合教学讨论培养小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途径,介绍几种运用较多的特殊解题策略和方法。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抛砖引玉——引起广大教师对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