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采取的一种较成功的办学模式,该教育模式"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其成功经验被许多国家借鉴、采用和推广。科学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应从职业教育立法、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开展校企合作等多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德国、英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除了得益于其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外,还与其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职业教育政策、法律的权威性、科学性、可行性等保障性措施紧密相关。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这些国家职业教育的立法嬗变和特征,正视我国职业教育立法相对滞后、法律强力不足、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在职业教育立法过程中,尽快修订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以立法方式发挥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独特推动作用,以服务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方五国职业教育立法的主要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五国有悠久的职业教育立法历史,成效卓著.五国由于民族传统、法律文化、国家体制等不同,职业教育立法各有特色,但以法律作为规范、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手段,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对五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共性进行考察,将有益于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存利去弊.  相似文献   

4.
德国、美国职业教育对两国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职业教育立法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研究两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差异与共性基础上,总结借鉴其经验,为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各地职教立法有其内在的动因,各地通过职教立法加快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探索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对象和范围空前扩大;二是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三是建立新的办学体制;四是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五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六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七是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八是改革招生制度。地方职教法规促进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新成果,积累了新经验。但是地方职教立法存在受限于上位法、探索呈现碎片化、各地立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地方职教立法应变"被动"立法为"主动"立法、变碎片化为系统性、变滞后性为适度超前性、变模糊性为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6.
残疾人职业教育对残疾人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我国残疾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可借鉴德国特殊人群职业教育在立法保障、政策鼓励、双元制运行、多元立交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来完善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立法,出台更多奖罚分明的政策,重视残疾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做好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建立残疾人职业教育"立交桥",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切实、合理、充分的经费保障,这既是职业教育自身特点的内在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得以繁荣的可贵历史经验。在法治社会中,立法是职业教育经费最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针对职业教育经费立法保障领域的现实缺憾,应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费立法保障的制度优势,在完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的同时,充分体现经费立法保障的确定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效的经费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了一个法制化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而且这一办学模式跨越了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对中德两国职业教育法的比较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立法的永恒动力,跨界思维是职业教育立法的基本前提,而科学研究是职业教育立法的理性支撑。  相似文献   

9.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进程滞后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发展步伐,校企合作法缺位阻碍企业正常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活动。文章阐述立法机构应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活动提供制度保障的内涵及意义,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理念缺位、立法程序紊乱、立法权责规定失范及立法表达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揭示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问题所在,从立法理念保障、立法程序保障、内容规范保障及表达机制保障等方面给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保障体系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遭遇"四大瓶颈",破解困局急需法律制度的创新和支撑。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创新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渐进的制度革命,中央立法的滞后与缺失已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新情况,而地方立法的创新实践进行了积极回应。地方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创新的发生存在内外部动因,但受到立法体制模式、传统文化观念、劳动用工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地方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创新在改进地方立法模式、更新职业教育观念、严格就业准入制度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外部环境,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职教立法模式初探魏名教育立法是加强教育的宏观管理和保障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有效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适应国际范围竞争和冷战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并将之作为完善国民教育制度,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措施。在立法过程中,各国按照本国的职业教育制度、管理传统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立法模式。目前我国正在加速职教立法进程,有必要研究、了解国际上职教立法的各种模式并汲取其共性,制定出适合我国之情的法律和法规。一、国外职教立法的几种模式从依法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分析,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代表着四种不同的立法模式。美国是实行教育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国家。教育与培训的管理权限在地方(州)政府,联邦不予干涉。但联邦政府对职教的立法始于1917年,这就是“史密斯一体斯法”。该法确认联邦政府必须支持职教的发展,作为这种必要性的体现,决定:①联邦每年固定拨款(700万)予以资助,受益者为公立学校。②联邦政府建立有关职教管理的专门机构。③限定州一级政府接受和使用联邦拨款的条件。该法案奠定了美国职教立法模式的基础。自史密斯法颁发至今,美国政府通过的与职教有关的法律多达两位数。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937年全国学徒法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世界上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之一,以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为脉络,对其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立法进行系统梳理与全面考察,可以总结出日本职业教育立法的六大特色,并且可以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群体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随农业内部分化而伴生的一类新型职业群体。在渐进嬗变的历程中,"农民"的符号意蕴逐渐剥离身份属性,从"身份印记"过渡为"职业选择"。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以大思路大格局指引:推倒围墙,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跨越学校的围墙之界,将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培育对象,充分尊重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地位。试图以独特新颖的视阈对新型职业农民加以释义窥析,从外因和内因的角度进行可行性考量,最终提出针对性的培育之道。  相似文献   

14.
法、美、德等国的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共性特征是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而通过立法明确企业的投入责任则成为其经费投入的重要保障。借鉴参考这些国家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模式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将对我国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民国职业教育法的进程发现,民国职业教育法具有进步与波动、反复等典型的历史特征,为认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朱永文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5-11
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是国家层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安排和制度设计.在国家层面,制度设计引领职教高质量发展;在地方层面,"一省一策"助力打造地区样本;在院校层面,自主权激活办学主体内生动力.从政策特征来看,部省共建具有兼顾平衡与扶强扶优相结合、良性竞争与伟大"共谋"相结合、共性框架与个性需求相结合等特征.在实践进程中,部省共建在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接下来的部省共建工作中,需要加强政策宣传,提升职业教育的感知力;改善投入机制,保障职业教育的生产力;推进关键改革,破解职业教育的阻碍力;赋能类型属性,展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品读     
《江苏教育》2014,(8):2
<正>广义的"现代职业教育"就是"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它必须满足关键利益相关者在职场的需求。而传统的职业教育目标只是培养中下层技能型专业人才,只能称为"狭义的职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语。"关键利益相关者"指学生、产业和国家,面向职场专业教育的共性为:一、面向职场需求;二、前瞻性;三、职业性和专业性的统一;四、素质和专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职业教育立法在百年历程中进行过数次的制度构建。清末实业教育立法为民国职业教育立法奠定基础,在效法他国模式、学习其先进经验的进程中进行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成熟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单纯照搬苏联模式,全盘否定旧中国的立法体系,加上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和干扰,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法制建设大起大落。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职业教育立法才逐步走上正轨,并取得重大成就。中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百年历程,每一个时期都有其自身鲜明特点,需要我们认真归纳、总结和反思其中成败得失,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在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法理角度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即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四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并以此为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建议,包括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清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等。  相似文献   

20.
楼世洲 《教育学报》2007,3(1):82-88
中国近代的工业化实际上是沿着两条轨迹发展,即移植西方的现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的进化并存。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实业学堂的兴办”——“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三个大的过程。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沿着:现代工业移植——手工业改造——区域性的产业集聚的道路演变的。因此,近代职业教育制度嬗变对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明显的“路径依赖”。近代职业教育嬗变的第一个层面是职业学校的演变,第二个层面是传统手工业的师徒制向工厂师徒制和职业补习教育的演变过程。影响这种路径选择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结构和就业方式;二是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构成;三是职业分化和社会分层。推动这一过程的动力是工业化,决定演变模式的根本因素是工业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