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2005,(2):7-7
“阳光媒体投资”于近日宣布,将以4620万港元收购“阳光体育传媒”(HKSE#307)12亿股股票和“中国体育传媒”100%的股份。至此,“阳光媒体投资”已构筑完成以教育、出版、新媒体资讯、电视、体育五大板块为支撑的营运布局。目前,“阳光媒体投资”已拓展成为容纳多种传媒结构、总净资产逾25亿人民币且负债为零的传媒投资组合。2004年度,集团总销售额已近2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股市是一个波翻浪涌、瞬息万变的地方。对于千千万万弄潮股市的中小股民来说,他们最期望的自然是有人像报告天气预报一样告诉他们股市是晴是阴,有风还是有雨;也期望有人像领航员一样告诉他们哪里有漩涡哪里有暗礁。于是,证券投资咨询人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股评家”便应运而生了。然而,让许多股民始料不及的是,当他们根 据自己最为信赖与崇拜的 股评家的股评进行操作 时,却有很多时候是买什 么股票什么股票跌,丢什么 股票什么股票涨,以致现在的许多股评家被股民们列 为地位仅高于“三陪小姐”的“股市黑嘴”,成为众矢之 的。有趣的是,骂归骂,恨归 恨,股评家还是在热热闹闹地 “评”,股民还是在半信半疑地 听。那么,现在的股评到底还 值不值得信赖?股民到底还需 不需要股评?对此,我们不能不作一番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出版史料》2006,(4):107-107
与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同时代人的英国著名诗人本·琼森,在莎翁“默默无闻”逝世七年之后,于1623年写出《悼念我心爱的威廉·莎士比亚大师及其作品》一首长诗,“一位成功的诗人,靠功力,也靠天分。你正是这样的诗人!”这诗大胆的赞美与措词的慎重,用我国戏剧家李健吾的话来说:“用的字句简洁而又有分量,有几行诗已经成为定评定论,为后人所乐引乐道。”  相似文献   

4.
有谁能把记者和司机联系在一起?樊敬忠,你一个老实巴交的“山里娃”,凭什么手握方向盘做着“记者梦”,凭什么两手沾满油污跻身于人才济济的“拍摄阵营”。然而,当你一不小心一次捧回三项摄影“大奖”,你的名字一连几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屏幕时,惊得好多人直咬嘴,就连一些专业记者也自叹不如。有人说,你得益于自己是一名司机,因为你的车上不知坐过多少颇有才干的新闻摄影、摄像干事,他们的灵气和经验全颠簸到了你的身上;也有人说,你的优势在那架方向盘上,那是最好的聚焦镜头,它不仅摄入了真善美,也调出了最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刘良初 《出版参考》2005,(6X):19-19
在经营领域,熟悉这个故事的人一定很多。它说的是,曾经有两个外国人想到中国来投资,其中一个看到中国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准备打退堂鼓。另一个则完全相反,他说:“自从我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就兴奋不已。你想,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如果你能从他们每人的口袋里掏出一块钱的话,你想那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营销中的“规模战略”。  相似文献   

6.
每当图书市场出现热点的时候,众多出版社都不愿失去机会,这样,围绕同一热点,往往会出现几十甚至上百种图书。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出版社,敢不敢参与竞争,从名牌大社手中抢得一份市场,就成为摆在编辑面前的一个课题。近年来,山西经济出版社股票系列图书的成功出版,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一、选准切入点。目前,我国股民已达 5000万之众,对股票类图书的需求很大,各出版社都瞅准了这块“肥肉”,大量推出股票书,有的出版社一年就出十几种。其中一些股票书的销售十分火爆,如《炒股就这几招》、《短线是银》等,销…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报社内部有一种说法叫“自留地”,所指为何?就是某些“责任编辑”把自己掌握的一块发稿地盘据为已有,他可以尽情地充分地利用这块“自留地”,“栽种”“自己的菜”,别人休想在他的“地”里打主意,即使有最好的“品种”央他求他“栽”几棵、“种”几粒,都休想做到。有例为证,某市报办了一个《星期刊》,花花绿绿不去议论它,只要看他们每期的作者,差不多期期都是几位“责任编辑”。他们的大作,占的篇幅又长又大,一版登不完还要下转二版,其标题格外醒目,名字所用的字号也比其他作者的名字突出一些。对此,读者当然要持反对态度了。但你反对你的,我有“权”你也奈何我不得。长此以往,不容讳言,这样办报一定会失去读者的信任的。  相似文献   

8.
说到腐败,我们头脑中总是浮现出成克杰、胡长清之类贪官的嘴脸,以为只有像他们这些位高权重的人物,才够得上“腐败”的“资格”。然而只要你打开中国记者网就会发现,记者以稿谋私被查处的新闻也时有出现。一篇稿件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几百万元,有些记者以稿敛财的手段真的让成克杰之辈也自叹弗如。  相似文献   

9.
新闻“次新点”之“次新”,借用于股市“次新股”之“次新”。新股发行上市,引人关注,价格飙升。相对于新股,也有一些题材翻新、亮点频现的股票。谓之为次新股。  相似文献   

10.
涉及股市的文章不好写,这不光是我,也是我认识的几位经常撰写股市文章的作者的共同感慨。爱看上海报纸的读者也许还记得,1992年,当上海的股票热向全国范围蔓延时,上海几张主要报纸均辟了“一周股市述评”这样的栏目,其用意无非在于参与社会热点,引导广大股民投资。但股市毕竟有其自身的市场行为,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稚嫩脆弱的股市,一条“利多”或“利空”消息,往往可以使股指一下跳空高开几十点,也可以一棍子将其打下一百多个点。所以,当1992年夏末秋初股市进入新一轮大调整期,部分对股市现状不满,以及个别将投资损…  相似文献   

11.
出于兴趣和爱好,笔者看电视听广播时对层出不穷的节目主持人颇为留意。然而发现某些主持人的表现却实在不敢恭维,令人失望。遇到一些可以施展机智幽默的场景,他们却毫无反应,只会说一些众人皆知或莫名其妙的套话废话。在介绍出场演员或人物时,就象在念他们的简历和鉴定,既不懂描绘,更不会调侃,语言干瘪如索马里的饥民,经常是自己在台上笑得阳光灿烂,观众在台下却听得乌云密布。更有“贵人健忘者”:“这位来宾就是著名的……先生你介绍一下自己吧!”直令人啼笑皆非,还有许多“白字先生”、“白字小姐”更叫人“惨不忍听”。一日…  相似文献   

12.
做记者,出名容易“成名”难。因为,既然是干记者,发稿就相对容易一些,当读者打开报纸,你的大名就会经常出现在他们的眼帘,久而久之,你就出名了。想“成名”则难上加难。这是因为,名记者不仅要有高的知名度,还要有很高的美誉度;而美誉度的获得,靠的是作品——要让读者看到的每一篇“大作”,都要超出他们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13.
还是十多年前读中学时学过丈学大师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至今仍记忆犹新。大师对“拿来”作了精辟的论述——需要“拿来”,但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今天,我也斗胆地借用大师这个“名词”说说当今文坛的“拿来主义”风。由于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对笔耕不辍的辛勤劳作者常常怀有一种崇敬的心情,感慨在文人纷纷下海的时候,能有那么多热衷于广播电视事业的仁人志士在理论园地默默地耕耘、奉献。“爬格子”是辛苦的,但一旦你思想的火花由文字变成铅字发表了,它就成了你的知识产权,那又是一份荣耀一种能力的佐证。虽然现在还没有人为…  相似文献   

14.
肖理 《新闻世界》2008,(2):16-16
许多国家的政要在处理烦琐公务的同时,也没忘充实自己的“钱袋子”。他们的私人投资涉及黄金、股票、基金和房地产等市场,有的甚至投资娱乐业,成了全国最大夜总会的幕后老板。  相似文献   

15.
想象你是一个有进取心的小伙子,名叫诺亚,当你平静地把你的投资计划讲给董事会听时,你正不安地盯着上涨的洪水。你的目标是:为你的方案获得足够的投资,使“方舟”能漂浮起来。  相似文献   

16.
陈璐 《大观周刊》2006,(45):36-36
看完当下热门影片《时尚女魔头》后,我想问你.时尚是什么?是Chanel的时装?是Prada的皮包?还是Cartier的手表、Feerrari的跑车?都不是.时尚与年龄无关,与美丑无关.与金钱无关。它更是一种学习精神.是社会向前发展的表现形式。如果你现在是30多岁.在20出头的人眼里.你就是老人家了。他们不会愿意约你共同打发夜生活。偶尔愿意的话也只是想要你结账而已。所以.你要有几身入流的行头.此外你还要明白现在流行的是什么.最好能和他们有至少一样的兴趣、爱好。进入他们的圈子.你才明白ipod为什么那么火.无厘头的lomo为什么让他们愿意大把花钱。从这当中也许你能发现.折磨了你好几个晚上的“产品创新报告”就这样产生于他们的无聊闲谈中。这就是“时尚”.只有跟上“时代步伐”才能成就“尚”。  相似文献   

17.
假如你把教授们当成有尊严的教授,那你就有可能得到令人惊喜的思想与科学洞见:假如你把教授当成可以随意摆弄的流水线上的机器人,那他们就真的用”几套公式+一些作料+他人的一点说法”流水线式地生产论文或专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9,(45):51-51
买中国股票,让女儿学中文.喝中国葡萄酒……全球著名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是美国人,却毫不掩饰自己的中国情结。10月24日.罗杰斯在”华山论剑·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资本市场高峰论坛”接受采访时表示将继续看好中国经济.预测全球财富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并表示在适当时机还会增持中国股票。  相似文献   

19.
向菲 《新闻三昧》2005,(9):14-17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有两名身负命案的逃犯在我的陪同下自首,此事被各家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我似乎成了一名“传奇”女子。几个月来,被提问频率最高的就是两个问题,“你是如何让这两个逃犯相信你的?”,“难道你不害怕吗?”。我想,人们之所以会在这两个问题上疑惑重重,原因在于,许多人眼中辜海军和袁炳涛的第一身份是“杀人逃犯”,带着这样的“标签”,在人们眼里他们就是凶恶的、危险的、良心泯灭的、不可靠近的。而在我眼中,他们的第一身份是喜爱我节目的忠实听众,其次,他们才是“在逃犯”。因此——  相似文献   

20.
几个月前,笔者常听到一些朋友反映,说他们的手机上老是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算命短信,这令他们十分不快。可是近一段时间,笔者打开电视机,居然在某电视台的荧屏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广告:“姓名能揭示你的命运,把你的姓名发短信到:移动用户######,联通用户######,就能预测你的前程与命运,每条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