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中梧桐意象的家园意义十分鲜明,主要表现在梧桐易种易活,材质优良,又含祥瑞之意,古人常在庭院、井旁栽种,故成了诗人笔下实体家园的象征;梧桐具有高尚的君子品格,由梧桐制作而成的丝桐又有修身养性的重要功能.故诗人常在梧桐或丝桐上寄托精神、情志,梧桐成了诗人精神家因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梧桐 晨义 或目光,或月色,地上大部分浓荫是梧桐的身影。如果你曾在风景自然的乡村居住,记忆的青瓦上就少不了这层厚绿。  相似文献   

3.
[原文]梧桐晨义或日光,或月色,地上大部分浓荫是梧桐的身影。如果你曾在风景自然的乡村居住,记忆的青瓦上就少不了这层厚绿。苍苍梧桐,悠悠古风/叶若碧云,伟仪出众/根在清源,天开紫英/星宿其上,美禽来鸣/世有嘉木,心自通灵/可以为琴,春秋和声/卧听夜雨,起看雪晴/独立正直,巍巍德荣。  相似文献   

4.
秃的梧桐     
<正>“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房子,是分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秃的梧桐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人们走过那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个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由两家分享。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蚂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犹如青玉。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  相似文献   

6.
秃的梧桐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人们走过那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  相似文献   

7.
陆志平 《江苏教育》2011,(11):41-41
最近在德国。一位北京的老师忽然问我:“南京有这样的梧桐吗?”这一下真把我给问住了。眼前一棵棵梧桐树都那么高大挺拔.枝叶茂盛,跟我天天见到的南京的梧桐确实不同。后来,又看到伦敦的白金汉宫门口,那大道两旁好几排梧桐,也是那么伟岸,那么有气势。天天走在南京的林阴道上,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似乎梧桐本来就长不高.不然唐诗宋词里的梧桐为什么老是跟细雨联系在一起呢?果真长得很高,“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也就不成诗了。可是,却忘了《诗经》里的“凤凰呜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非梧桐不栖。植物书上说,梧桐可以长到38米高。  相似文献   

8.
秃的梧桐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房子,本来分做两间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的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浓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梧桐上的雨声,  相似文献   

9.
梧桐四季     
诸多行道树中,梧桐是相当有季节感的。春天梧桐发新芽时,就像好多绿色的小精灵爬行在梧桐灰白的枝干上,小芽的新绿是翠色的,嫩得有如新苔,让整条街道都变得清亮起来。行人看了梧桐青翠,就觉得该换下阴沉的冬衣了,不知不觉中脚步也轻快起来。  相似文献   

10.
梧桐四季     
诸多行道树中,梧桐是相当有季节感的。春天梧桐发新芽时,就像好多绿色的小精灵爬行在梧桐灰白的枝干上,小芽的新绿是水翠色的,嫩得有如新苔,让整条街道都变得清亮起来。行人看了梧桐青翠,就觉得该换下阴沉的冬衣了,不知不觉中脚步也轻快起来。  相似文献   

11.
梧桐总是走在春的后面。清明节后又蹒跚了好些个日子,梧桐枝上才悄悄地进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芽,算是追赶春色吧。  相似文献   

12.
秃的梧桐苏雪林TUDEWUTONG"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人们走过秃的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  相似文献   

13.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产生之后,便找到了自己的载体——梧桐。在梧桐斑驳沧桑的身体上,有关于爱情最原始的印记。树下的风景很美,匆匆忙忙的我们不要遗忘这种无声的美丽,让我们驻足聆听梧桐对爱情的真情诉说。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德国,一位北京的老师忽然问我:南京有这样的梧桐吗?这一下真把我给问住了。眼前一棵棵梧桐树都那么高大挺拔,枝叶茂盛,跟我天天见到的南京的梧桐确实不同。后来,又看到伦敦的白金汉宫门口,那大道两旁好几排梧桐,也是那么伟岸,那么有气势。天天走在南京的林阴道上,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似乎梧桐本来就长不高,不然唐诗宋词里的梧桐为什么老是跟细雨联系在一起呢?果真  相似文献   

15.
秃的梧桐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  相似文献   

16.
梧桐的悲哀     
在初春的暖风里,满天飘着毛茸茸的黄色的飞花,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这不是蒲公英,是梧桐的种子。光秃秃的梧桐树枝上那些小铃铛,在严寒  相似文献   

17.
“梧桐”无论在古人心中,还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都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90年代梧桐意象研究处于萌芽状态,新世纪的十二年出现了梧桐意象研究热潮,研究不断深入、系统,但也存在研究领域不够广泛,部分研究质量不高等问题,尚存在较大研究空间,与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还不相符。在植物意象研究热潮下,梳理、梧桐意象研究,对梧桐意象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其他植物意象研究在方法上的借鉴,对推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更加深入以及古典文学的当下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美丽     
偶尔在秋日的校园,看见操场边的梧桐被风折磨得只剩下一层精瘦苍劲的躯干,我常常有些隐痛的感觉。常常想起草长莺飞时,梧桐绿意盎然的生机;常常回忆起夏花绚烂时,梧桐叶轻舞飞扬的倩影;梧桐的蓬勃之美,就淋漓在那片快乐的阳光里。然而,冬日氤氲的时  相似文献   

19.
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梧桐意象 ,指出它的特点与文人崇尚高洁的心理态势相吻合 ;挖掘梧桐与秋天、愁之间的深层关系 ,揭示梧桐意象所具有的独特意蕴。  相似文献   

20.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3,(12):34-35
主持人龙吟:互文,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孔雀东南飞》中"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并不实指东西方向种松柏,左边和右边种梧桐,而是说在周围(东西、左右)种上松柏和梧桐。了解互文的修辞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欣赏古诗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