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可能不止一个) 1一在有固体Ca(OH)2存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溶解平衡: C。(OH):‘=二C二2令 ZOH一,欲使C.(OH):固体减少,可采取的措施_ .。加入固体C。Cl:,b.加入N。OH溶液,C。加入热摘水,d。加热,e。加入盐酸。 名。F。(OH),胶粒带有正电荷是因为_ a.在电场作用下F。(OH),胶粒能向阴极移动,b.F。’‘带正电荷,c.F。(OH)3带负电荷吸引阳离于,d.F。(OH):胶粒吸附阳离子。 3.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_ a、胶体箱粒带电,b.产生了丁达而现象,c.胶粒作布朗运动,d.胶粒不能穿过半透腹,c.分傲质徽粒的直径…  相似文献   

2.
方法一:依据规律断定 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相似文献   

3.
1教学目标 1.1认知目标 ①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②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③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一些用途,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4.
一、胶体的结构以AgI胶体为例说明胶体的形成及结构 :1 .胶核及吸附①胶核的形成若将AgNO3稀溶液与KI稀溶液混合后 ,将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AgNO3+KI=AgI(胶体 ) +KNO3生成m个AgI分子聚集成直径为 1nm~ 1 0 0nm范围内的微晶粒子是分散质的核心 ,称之为胶核。②胶核的选择性吸附体系中有多种离子 ,如Ag+、I- 、K+、NO3- 等 ,胶核吸附何者 ?实验表明胶核选择性吸附与其组成有关 ,浓度较大的离子 ,例如制备AgI时 ,如果KI过量 ,胶核就优先吸附了n个I- 而带负电荷 ,反之 ,若AgNO3过量 ,则吸附了…  相似文献   

5.
一、溶液中的三类平衡与三个恒等关系1.以水的电离平衡为中心的三类平衡①水是极弱电解质,电离如下:2H2OH3O++OH-,常温下,[H+]·[OH-]=Kw=1×10-14,纯水中[H+]=[OH-]呈中性,pH=7,水电离度α水=1.8×10-7%. ②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在水分子的作  相似文献   

6.
熊定坤 《物理教师》2004,25(1):62-62
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十四章习题B组第8题题目: 如图1是静电分选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将磷酸盐和石英的混合颗粒由传送带送至两个带电平行板上方的中部,经过电场区域下落.电场强度为5×10~5V/m,磷酸盐颗粒带正电,石英颗粒带负电,两种颗粒的带电率(颗粒所带电荷量与颗粒质量之比)均为10~(-5)C/kg,如果要求两种颗粒经过电场区域后至少分离10cm,粒子在电场中通过的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化合物的足( )。 ①普通玻璃 ②水晶 ③水煤气 ④水银 ⑤福尔马林 ⑥明矾 (A)①③⑤ (B)②⑥ (C)②④⑥ (D)②③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特征是( )。 (A)分散质微粒带电荷 (B)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0~(-9)—10~(-7)米之间 (C)分散质微粒不能穿过半透膜 (D)分散质微粒发生布朗运动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组成、分类;②掌握三种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的本质区别;③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以及三种分散系对比,初步掌握“胶体”的定义、特性、分类。  相似文献   

9.
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由于氮元素的多价态特征,而使得它与单质反应后被还原成一系列较低价态的氮的化合物:H N+5O3N+4O2H N+3O2N+2ON2+1O N20N-1H2OH N2-2H4N-3H3现对其中的重要规律总结如下·一、与金属单质反应规律硝酸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除Pt、Au以外的所有金属反应·无论浓硝酸或稀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都不产生氢气;金属被氧化到高价态,而硝酸被还原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的活动性·对同一种金属来说,酸越稀,则被还原的程度越大·由于反应复杂,往往同时生成多种还原产物·一般地说,浓硝酸总是被还原为NO2,稀硝…  相似文献   

10.
讨论分析了氨水受热过程中体系发生的变化 ,指出了要依据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的变化去判断氨水电离的程度和趋势。依据反应NH3+H2 ONH3·H2 ONH4 ++OH-的平衡移动方向去判定NH3·H2 O电离的趋势和程度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分子式在化学计算中有多方面的应用,现就最基本的应用介绍如下。一、利用分子式求分子量例1 计算绿矾[FeSO4·7H2O]的分子量。解FeSO4·7H2O的分子量是:56+32+16×4+7(1×2+16)=278。注意①分子式前面的系数表示分子的数目;②计算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时,分子式中的圆点“·”,不表示“乘”,而表示“加”。二、利用分子式计算各元素在化合物里的质量比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下列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物质一般不参与复分解反应的是()(A)CuSO4(B)KNO3(C)H2SO4(D)Fe2O32·某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药品如表1:表1药品橱甲乙丙丁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红磷、碳铜锌铁该实验室新购进一些镁带,应将它存放在()(A)甲橱(B)乙橱(C)丙橱(D)丁橱3·已知几种食物的pH值如表2:表2食品①苹果②香蕉③鸡蛋④玉米粥⑤西瓜⑥茶叶pH值3·14·67·87·66·35·0以上能用来缓解胃酸过多的一组物质是()(A)①③(B)②④(C)③④(D)⑤⑥4·“橱房化学可理解为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现     
高能电子波电场中冲浪加速物理学家称穿行于等离子区的激光能够产生几乎带有相同能量的电子束。这一粒子物理领域的最新进展是向小型实用高能粒子加速器的开发·现场·最近几十年里,物理学家在采用强激光脉冲射入等离子层来获得高能加速粒子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当光脉冲经过离子层的时候,它会推动带负电的电子穿过等离子层,从而在激光波后面产生一个含有大量正离子的区域。其他电子会冲向这个正电区,紧随其后又形成一个负电区域。在这些正电和负电拖过的区域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波浪形电场。在这种波电场(wakefield)中,其他电子冲浪穿行,可…  相似文献   

14.
一、理解电离的概念1.条件:物质溶解于水。2.要点: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3.说明:(1)电离与通电与否无关;(2)电离后的溶液不显电性;(3)有些氧化物溶于水时,真正发生电离的物质是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的酸或碱。二、掌握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1.置换反应反应能否发生,首先要考虑金属活动性顺序。(1)金属 酸盐 氢气反应条件:①金属必须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②酸通常为稀盐酸或稀硫酸,硝酸或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能产生氢气。(2)金属 盐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反应条件: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  相似文献   

15.
一、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出H3O+和OH-:H2O+H2OH3O++OH-(简写为H2OH++OH-)。这种电离方式的本质是“质子(即H+)转移”。其中c(H+)·c(OH-)=KW,KW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其意义是: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c(H+)和c(OH-)之积为常数。由实验测知,在25℃时,1L纯水中只有约1×10-7molH2O电离,所以,c(H+)=c(OH-)=1×10-7mol·L-1。因此,在25℃时,KW=c(H+)·c(OH-)=1×10-7×1×10-7=1×10-14(此时水的pH=7,呈中性)。值得注意的是,KW是温度函数,只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溶液浓…  相似文献   

16.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题目的难易不同,题型各异·因此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十分重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1·金属与酸发生反应(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2)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3)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其余金属则不能·2·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进的Stober法,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了尺寸为900nm左右的高质量单分散SiO2胶体颗粒;并以此为原材料,采用重力沉降法获得了二维六边形晶格SiO2光子晶体。表征分析显示所制备的SiO2光子晶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缺陷且不具有完全光子带隙;采用平面波展开法对二维六边形晶格SiO2光子晶体不存在完全光子带隙进行数值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18.
[例题]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O3·10H2O,试计算:①碳酸钠晶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多少?②28.6克碳酸钠晶体中含碳酸钠多少克?③28.6克碳酸钠晶体溶于71.4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①碳酸钠晶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钠元素的原子量乘以钠原子个数除以式量后的百分比。而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只须把结晶水当作化学式的一部成分,再进行计算。Na2CO3·10H2O中钠的质量分数=钠的原子量×2Na2CO3·10H2O式量×100%=23×2286×100%=16.1%.Na2CO3·10H2O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10H2O的式量和Na2…  相似文献   

19.
水的电离和溶液pH是电解质溶液知识体系的灵魂,理解和熟练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是参透电离平衡理论的保证. 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3O+和OH-,通常简写为H+和OH-.其中c(H+)·c(OH-)=Kw,Kw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其意义是:在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c(H+)和c(OH-)之积为一常数.由实验测知,在25℃时,1 L纯水中只有约1×10-2mol H2O电离,所以,c(H+)=c(OH-)=1×10-7mol·L-1,因此,在25℃时,Kw=c(H+)·c(OH)=1×10-7×1×10-7=1×10-14(此时的  相似文献   

20.
1.NH3 的水溶液和SO2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故NH3和SO2都是电解质. 剖析:这种说法不正确.电解质的内涵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电离出阴阳离子的化合物.在NH3和SO2的水溶液里,阴阳离子分别由NH3·H2O和H2SO3电离生成,而NH3SO2本身并没有电离.显然NH3和SO2都不是电解质,它们和水反应生成的NH3·H2O和H2SO3才是电解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