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日本舆论界围绕一种新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审定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是日本进步史观同"皇国史观"进行的又一次较量,反映了日本国内两种明显对立的社会思潮,由于日本对战争历史的认识影响到日本同其亚洲邻国的关系,因而这一争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日本文部科学省4月3日公布了审定通过月本右翼学者编撰的宜扬“皇国史观”、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教科书,激起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各国的强烈抗议和日本国内舆论的严厉谴责。本文试对日本教科书的审定和出版发行略作介绍。 日本颁发的《学校教育法》规定,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必须事先经文部省(今改文部科学省)审定。有意出版教科书的出版社要按照文部科学省制定的《教学用书审定标准》和各科《学习指导要领》,聘请有关学科的  相似文献   

3.
2001年推行否认和美化日本侵略罪行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日本极端右翼分子炮制公映粉饰“皇军”的电影——《独立》之后,日本小泉首相又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这说明,日本政府和日本极右分子正在紧锣密鼓地宣扬臭名昭著的“皇国史观”,从思想上意识上全面改变日本国民——特别是日本下一代人对那场罪恶的战争的观点,进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否定那场战争的侵略性质。子孙们仍想为其列祖列宗扬幡,似乎也符合常情。然而,如果从那场战  相似文献   

4.
凭借着日美军事同盟,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的铁杆盟友.但在对待历史和领土问题方面,日本态度日趋强硬.从而不断引发与邻国的外交纠纷。  相似文献   

5.
本书以历史观照现实,从日本历史上日本政府正视历史的三次重要谈话着眼,通过具体深入的考证研究,条分缕析地反驳了“靖国神社”问题和“修正主义历史观”的错误思想。更重要的是,作者作为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能够摒弃民族偏见,理性面对历史,回应中日关切的历史问题,其说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日本国内民众和学界对于安倍政策的观点和态度。全书关注热点,通俗易懂,视角专业独特,分析鞭辟入里,对中国和日本的战后世代形成共同的历史认识有所帮助,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网络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语言学分析,提出笔者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日本和德国:战后认罪两不同骆为龙50年前,日本和德国在侵略战争中遭到失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回顾50年风云变幻的历史,日本和德国在承担侵略战争罪责问题上,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尤其是日本坚持侵略史观、逃脱罪责的错误态度引人瞩目。日本...  相似文献   

8.
多尔衮是清朝入关前后的一位重要人物,生前地位显赫,尊称“皇父摄政王”,死后不久,地位一落千丈。因此,关于他的一些记载,各史书或有回避,或有不实。现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顺治朝国史院满文档中记载多尔衮猝死前后一些情况的三件史料译出,以供研究多尔衮及顺治时期政治斗争等问题参考。此稿由本馆屈六生审定。  相似文献   

9.
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新闻改革,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否定历史的标新立异。因此,如何对待传统,就成为新闻改革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在前一时期的新闻改革中,对待新闻传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一种采取简单地否定的态度,把传统当成历史的沉渣,不分青红皂白地予以抛弃;另一种采取简单地肯定的态度,兼收并蓄地全盘继承,原封不动照抄照搬。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全球化,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的重要一部分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反映,在国际冲突中也是各国政治博弈的重要手段。中日之间隔海相望,合作关系密切。但由于对待历史态度的分歧,经常产生摩擦。日本是名符其实的传媒大国,媒介舆论控制力极强,国际影响力较大。日本媒体以"国益论"为报道的根本出发点,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论",向世界建构起中国威胁,不友好,不合作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1.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由于国史学科的特殊性,国史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国史工作者要加强对国史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利用,以推动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倚海伦 《图书馆》2012,(3):17-19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这些变化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图书馆员应直面技术化生存、信息超载、信用危机、知识鸿沟等新媒体生存问题,树立新媒体观,以科学的思维、态度、方式对待和处理新媒体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史纂修是清代官方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史纂修包含史料征集、编纂长编、拟定凡例、纂修稿本等几项步骤。档案文献是国史纂修的重要史料来源;纂办长编为稿本编纂提供了便利;凡例为国史纂修之纲;稿本初纂后再次复辑。全面广泛的档案史料基础,保障了国史纂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人看来,核危机过去之后,他们仍然有着更为深切的忧虑。日本经济一直不景气,这次之后可能又会加剧。日本人对待灾难的态度就是这是没办法的事,继续往前吧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舆论监督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 在对待舆论监督报道问题上,人们的态度往往判若水火。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节目,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最关心的节目之一。朱镕基总理视察《焦点访谈》节目组时题词:“舆论监…  相似文献   

16.
民本思想是中国儒家治国理论的核心。毛泽东作为开国领袖,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民观。本文试从儒家民本思想着手来探讨其对毛泽东农民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毛泽东农民观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孔晓菲 《今传媒》2016,(1):144-145
周恩来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名伟大人物,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他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与其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家庭环境、个人知识结构、个性差异和思维方式等密切相关.其中西方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以高度辩证的科学观点和态度,贯穿民族性与人民性并存,包容性和开放性共济的主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形成了科学理性的中西方文化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多国家是从战火中诞生的,它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昭示了未来  相似文献   

19.
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育和研究一直是各方高度重视的工作。将国史知识进行语义揭示和组织,对于国史的教育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向下挖掘,向上组织”的国史知识语义揭示与组织方法。这一方法以国史本体为基础,在对隐藏于国史资源文本条目中的国史知识对象和相关事实进行语义挖掘和揭示的基础之上,通过国史知识对象的关联,构建国史知识网络,并基于时间、类属、层级及统计等关系,对国史知识内容进行更高层次的多维组织展示,并基于这一思路开发了相应的系统平台,实现了国史知识的揭示、重组和其他创新应用。本文所提出的国史知识语义揭示和组织方法对其他类型知识的开发利用具有参考价值。图7。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20.
张熹 《新闻传播》2009,(8):23-24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电视新闻娱乐化问题,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和新闻传播的发展。本文从电视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消极影响及正确对待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态度进行了探析、有利于对电视新闻娱乐化把握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