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21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讲了这样一段话。"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2.
在一位青年教师的婚宴上,有幸和几位校长坐在了一起。酒过三巡,校长们大谈起教师聘任制带来的"好处"。有的说,自从实行教师聘任制,校长好当了,谁不听话,教学成绩上不去,就叫谁"落聘"走人;还有的说,对教师不能光看教学成绩,还要看会不会来事,工作干得再好,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不服从领导,这样的老师不能要。要让那些"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刺儿头""难劈的柴"长长记性、改改脾气,变成"绵羊"。  相似文献   

3.
一些校长将教师的业绩一分为二——教学业绩与非教学业绩:前者是教师的教学成绩和在教学类比赛中获得的奖项,校长颇为看重;教师在写作、书法、演讲等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则属后者,不少校长对此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非教学业绩与教学无关,是个体行为,不值一提。这种观念有失偏颇,也过于狭隘。其实,重视教师的非教学业绩,也是提升教师、促进教育发展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
<正>在教师培训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中,我们却很少有学生的视角。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判断,不仅基于对教育的理性认识,也是由于许多现实的事例中所获得的启示。记得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在终期的教师和校长培训评估中,我作为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汇报了许多创新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但来自德国的一位评估专家在听完汇报后紧接着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的确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学生因为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受益  相似文献   

5.
正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在一个校长培训班里,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班主任与学生发生冲突,到校长室去评理时,你是该批评教师还是批评学生?这位校长当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教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刘善泽 《教书育人》2012,(20):53-54
农村小学管理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学生居住分散,成绩参差不齐,家长素质不高,教师脾气秉性各异。要办好学校,村小校长管理作用至关重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受人员编制限制,村小校长这个不脱产的"官",常常身兼数职:一是科任,要完成好一个或几个年级所任学科教育教学目标;二是教导主任,要组织、协调、研讨每学期教研任务;三是总务主任,要统计、报表、核算、购置等各项经常性、事务性工作。工作千头万绪,如果调度不好,就要陷进事务堆。所以,村小校长要"抓纲靠本",即抓好教学教研这一"纲",靠好学科教学这一"本"。这样,才能"管"住教师,管好学校。如何抓好教学研究这一"纲"呢?  相似文献   

7.
从网上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教育小故事:有一位新教师,他总爱在别的老师面前诉说自己学生的不是。有一天他又找到校长,抱怨学生的不听话,历数一个个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校长听了不以为然,只是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几个点,然后问这位新教师:"你看到上面是什么?"这位教师不假思索地说:"几个黑点。"校长再问,教师又说,"是几个黑点啊。"校长说道:"难道除了这几个黑点,你就看不到大张的白纸吗?"教师听了若有所思,他明白了,从此不再在任何人面前说自己学生的不是。几年后,他成了全国优秀班主任。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读到河南省一所学校校长的一篇博客文章《我们到底要怎样评课?》,感受颇深. 这位校长在文章中谈到他在其担任顾问的学校指导教学工作时遇到的一件事:听完一个班的语文课,课讲得一般;当他询问什么时间评课时,组织者回答说,不再组织统一评课了,改在QQ群里进行.而这位校长不赞成在QQ上评课,他认为:"评课与听课一样重要,甚至评课比听课更重要";"评课不是单单评给授课人听的,而是一次所有听课教师共同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教育智慧、交流教学技巧的活动";"评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案例】评价之争临近学期结束,某市教育局抽调了部分老校长与专职教研员组成检查组,对全市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在对一位教师的备课及其所任教学科的作业质量进行评价时,老校长与专职教研员得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老校长坚持给"优秀"等级,教研员认为至多是"良好"等级,严格地讲只能给"及格"等级。  相似文献   

10.
一些校长常常这样说明他们对"教育要以人为本"的认识和实施,那就是"校长要以教师为本,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笔者以为这种说法不够科学和全面。"教育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教育目的、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在杭州文澜中学,学生都称呼他们的校长任继长为"任哥"。这位六十多岁的老校长在教育圈里很出名,因为培养了无数优秀学生;在教育圈外也很出名,因为天天在食堂给学生打饭,是民间被传最广的"打饭校长"。文澜中学的学生和家长都知道校长打饭分量最足。受"任哥"感染,食堂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义工"。在我们传统的教育里,校长与学生之间往往有一种距离感,在一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浦东新区梅园小学评选出6名“快乐教师”,这些当选的教师虽然性格、风采各异,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懂得用“快乐”来教学,并且本身是很快乐的。而且因为他们对“快乐”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使学生产生了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的快乐情绪,从而在校园吹拂起一股“快乐教育”的春风。该校校长孔宇玮介绍说,评选“快乐教师”是有“感”而发的。过去,对教师的评价往往自上而下“,优秀教师”大多由教师评选,这样做偏重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绩效,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这位校长在校园观察中发现,与学生最亲近的教师未必就是“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3.
周如俊 《教书育人》2011,(13):17-18
当前,教师工作中最缺少的是什么?最近读了徐吉志老师的文章《校长要努力成为"你自己"》,对此问题有了新思考。在如今教育创新的年代,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模式等不断涌现,一些校长在借鉴学习忙忙碌碌中,逐渐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泯灭了自己的个性,丧失了工作的真情。为此,校长要努力成为"你  相似文献   

14.
所谓"班主任效应",是指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较高的威望,学生不仅在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易于接受班主任的教导,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全身心地与班主任配合,以至于班主任所带的学科成绩是同班所有学科中最好的。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和"神奇"效应,让很多学校的校长也惊叹不已:"县官"不如"现管"!  相似文献   

15.
在爱辉区西岗子镇,提起现年35岁的西岗子中学校长马书彬,知道他的人不少.学生家长这样评说:"马校长这人挺好,有能力,我们把孩子送到他那里,放心".教师这样称赞:"马校长年富力强,有创新意识,抓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套,我们服他".从学生家长和教师纯朴的话语中,我们体会到了这位年轻校长的人格魅力,更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6.
某校,自从刘校长任职以来,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硬件设施加强了,教育教学更加规范有序了,教师队伍更有凝聚力了,学生成绩也逐步提高了。那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教师,大家无不对他竖起大拇指,夸他有本事、有能耐,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校长。但是,最近几年由于学校出成绩了,在外头有点“名气”了,  相似文献   

17.
陈红顺 《教师》2013,(13):90-90
"阳光"代表着一种良好的生活心境和工作状态。所谓"阳光课堂"即有着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民主开放的教学方式、互动合作的教学策略,师生在充满课堂生命力的绿色课堂里自由和谐地发展。有幸阅读刁荣普校长的阳光教育手记《一路有阳光》,文中这样说道:"一名阳光的教师,面对教育,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有阳  相似文献   

18.
"走课"来源于美国,是指在课堂环境中,校长以不具威胁性的方式观察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法,是校长为改善教学质量而对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教师及学生课堂行为等进行频繁、短暂且目标明确的巡视。校长"走课"能让校长掌握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对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发展等有着重要作用。其一,校长"走课",有益于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笔者下校视导,经常看  相似文献   

19.
听课,是学校领导一项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条有效途径。许多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领导的听课节数作了明确要求,有的地方规定: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得少于80节,副校长不得少于60节。校领导听课,逐渐演化为一种新的听课形式——"跑课"。"跑课"是指学校管理者不提前通知任课教师,不征求授课教师的允许,随时进入"正在进行时"的课堂进行听课,且听课的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  相似文献   

20.
自辽宁省盘锦市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十大试点项目之一的《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起,就作为一项重点的研究课题也随之启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减负为切口,紧紧瞄准"高效"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高效"改革教育教学生产关系我们所追求的"高效",是基于"有效"之上的教学效益最大化。这需要努力调控与教学效益相关的生产因素,主要包括校长、教师、教学资源与学生。一是校长要以先进理念统领学校工作。一个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