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正确理解舆论监督的内涵实施正确有效的舆论监督,是广播电视应有的社会功能,是广播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政治和社会责任。舆论监督的生动实践也迫切要求类似于《新闻法》或《舆论监督法》等法律条文的尽快出台。因为眼下,对舆论监督的主体、对象、目的等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存在着种种误区乃至错误的认识,因此,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应正确理解舆论监督的内涵。从舆论监督的主体看,舆论监督的真正主体应是党和人民,而不应是传播媒体或新闻从业人员,这是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广电工作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舆论监督作为传播媒体行使的一种公共权力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论舆论监督的主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闻媒体将舆论监督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但是,对舆论监督的许多理论问题却一直没有深入研究。对舆论监督主体的认识就存在一些模糊不清之处。本文从法学权利主体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更深一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正确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正确认定监督主体与客体相当重要。本篇先来解析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 一,主体说五观点 依法实施舆论监督的主体具体包括哪些群体,哪些自然人或法人?据傅昌波博士收集到的资料,目前大体上有五种说法,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应该把加强舆论监督作为重要的内容。 过去我们只把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对其政治意义却理解的不够。可以这样说,没有广泛的健全的舆论监督,民主政治是建立不起来的;也可以这样说,要建立民主政治,必须依靠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舆论监督。 一、深刻认识舆论监督的功能及其优势 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监督的主体和被监督主体都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媒体监督受到不正当干预、经济利益促使媒体间竞争无序、新闻从业者背离职业道德、新闻法律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新闻舆论监督的进一步拓展。舆论监督需要舆论监督主体、客体各方面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当前媒体监督受到不正当干预、经济利益促使媒体间竞争无序、新闻从业者背离职业道德、新闻法律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新闻舆论监督的进一步拓展。舆论监督需要舆论监督主体、客体各方面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媒体舆论监督的局限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育 《传媒观察》2008,(5):29-30
所谓舆论监督,其广义是指公众通过舆论这种集合性的意见形态,对各种权力组织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看法所产生的一种客观效果。本质上讲,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广大公众,但由于获取信息的原因,新闻媒体成为了舆论监督的主体。然而,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所具有的这一权力常常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处境。本文试就其舆论监督的局限性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地方党报面对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潮流,努力探索受众在舆论监督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事实表明,努力提高受众在舆论监督中的直接参与程度,是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一个渠道,是新闻宣传与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舆论监督的主旨决定了读者直接参与的合理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的主旨是:人民群众欢迎新闻媒介对党务、政党和公众事务及国家公职人员等各个方面实施的一种民主监督。不言而喻,舆论监督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光荣与梦想、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剖析2008年具有重大影响力的13件网络舆论监督事件出发,总结归纳出2008年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形式、内容、特点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导引出当前网络舆论监督面临的现实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用重大,也是新闻媒体所需行使的重要职能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门不重视舆论监督甚至消极对待。而作为舆论监督实施主体的新闻媒体,往往应对办法不多,手段创新不够,久而久之,使舆论监督陷入被动境地。因此,迫切需要创新手段,开创舆论监督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权利 在现代法治社会,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舆论监督主体享有的权利,是法律支持并保护的公民和法人(包括新闻传媒)实施舆论监督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的价值特征舆论监督的目的和它所反映的人民大众的意见、愿望、呼声,通过新闻媒介报道出来,形成舆论聚合力,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使问题得以解决,这就实现了舆论监督的价值。新闻媒介是舆论监督直接的主体。因为主体应该是能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与责任的自然人和法人。从法律角度上看,人民大众是一个抽象的群体概念,它不仅不能承担义务与责任,而且如果不通过传播者,也难以有效行使自己的权利,传播者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按照传播学的原理,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新闻媒介,舆论监督只有通过新闻媒介才能实现,所以,…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作为微博的应用功能之一,其舆论监督的主体与监督对象更加多样化,但其监督过程与结果也更加难以预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匿名与实名并存、信息更新过于频繁和监督的不平等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我国已建立的多层次、全方位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监督对象的违规行为,舆论监督仅仅具备口头责备的作用,是一种软监督。媒体单独开展舆论监督,势单力薄,能量有限。媒体与作为硬监督权力行使主体的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则可以实现更好的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界运用舆论的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方面有很大作为,新闻工作者以各种方式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一批因舆论监督而声名鹊起的名牌记者;但也有一些记者因舆论监督而对簿公堂。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的偏差行为及其它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促使其修正错误。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  相似文献   

16.
<正>舆论监督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并不是重合的概念,舆论监督的主体也不仅仅是媒介,但正如郭镇之教授所言,“中国式的舆论监督,往往特指媒介的行为,而且是人民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对施政行为和社会现象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脚步,舆论监督不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已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威力。新闻舆论监督是以新闻传媒为主体所实施的舆论监督,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期的一些问题不断显现,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得到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视。这一点在我国新闻界共同认可的全国综合性最高层次奖——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得到了体现。在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大前提下,不少舆论监督佳作也成为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18.
善用舆论监督 推动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功能之一,主要是对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不合理现象进行曝光,以引起大众的评论和社会的谴责。要把舆论监督工作做好,需出以公心,服务大局。珠海市利用舆论监督推动经济发展。将舆论监督的重点规定为以政府机关公务活动为主体的政务监督和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用批评报道来曝光存在的问题。用正面事例来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投资软环境的改善。这样的舆论监督。不是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而是着眼于效果,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有利于推动实际工作,真正是激浊扬清,起到了舆论监督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年结束,作为负有舆论监督之责的媒体,也需要对一年的舆论监督工作进行一次盘点。本年度的舆论监督曝光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这些都属于成绩;而尚未解决的问题,或尚未取得回应的曝光,就是舆论监督的欠账,应该在年终盘点时抓紧追讨。如果舆论监督者只是曝光,而不能跟踪监督,则监督的效果必然不佳。舆论监督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是舆论监督的规  相似文献   

20.
鲁兰洲 《新闻实践》2005,(12):16-17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的重要环节。新闻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监督在本质上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事务的监督。这种监督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的条件下,舆论监督在揭露腐败、违法犯罪和社会不良现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