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封建社会进入宋代以后,社会上州县学校纷纷兴起,私人讲学的风气也大为盛行,书院林立.加之宋代思想言论相对自由,学术民主风气比较浓厚,各家学术思想均可共存发展,因此通过讲学形成了许多学派.据《宋元学案》记载,宋代不同学派就有近百个.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同学派在思想深度上,无论是对宇宙起源的探讨,对人类生活实践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古代经典研究方面,都互相批判,互相吸收,互相影响,从而出现了学术文化的繁荣景象.宋代理学(又称道学或新儒学)是其内部诸学派共同创造的,而湖湘学就以其独特性的学术主张加进理学的总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书院的会讲制度,一般是指书院举办的学者聚会或学术辩论。宋代有著名的朱张岳麓会讲与朱陆鹅湖会讲。但是,这两次会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均不同,是两种不同的会讲类型。朱张会讲采取学术同道之间彼此倾听、相互切磋的方式,以化解学派之间的差异和分歧,最终达成学术共识并推动理学建构的完成,可看作是一种“求同”的会讲;朱陆会讲是两位论敌之间缘起于学术分歧,开展辨疑问而论是非之理,最终形成多元化思想的不同学派,可视为一种“求异”的会讲。这两种不同形态的书院会讲,不仅体现出南宋书院百家争鸣式讲学活动的特点,而且客观上推动了宋代不同学派的交流发展,促进了宋代书院多元化教育流派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3.
泰州儒学的表达方式很丰富,不过由于泰州儒学的学者们大多不喜著述,所以其儒学思想的表述不以著述为主。泰州儒学思想的表达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其一是以讲学传道于世。无论是胡瑗,还是泰州学派、太谷学派的学者们都喜欢讲学,并通过讲学来系统传授他们的儒学思想。其二是泰州儒学思想的阐述,都是以解释传统经典包括儒家、道家经典和佛经来表达其儒学新意的。其三是泰州儒学思想也是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当然,由于泰州儒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各个学派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他们在讲学方式、解经重点等方面也有所不同;但他们创新儒学、宣传儒学,并以期化民成俗的鼓动精神则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宋代学术繁荣和书院学术自由的办学特色:学者在书院自由地进行学术传授式讲学,而不同学派的学者之间又通过会讲的形式来开展学术交流。宋代书院学术自由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文化背景。首先,宋代书院的学术自由发展是与其独立于官学系统的特有的教育机关和学术研究机构的性质是分不开的; 其次,宋代书院学术自由的盛行离不开官方的支持;再次,宋代学术繁荣和书院学术自由的盛行是互为作用的。宋代书院作为我国古代较有特色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其学术自由特色迄今对我们发展当代高等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第一,学术机构必须独立,这是学术自由产生的基础;第二,加强学术创新和学术自由交流是学术机构的本质生命。  相似文献   

5.
宋代书院的学术自由特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学术繁荣和书院学术自由的办学特色:学者在书院自由地进行学术传授式讲学,而不同学派的学者之间又通过会讲的形式来开展学术交流.宋代书院学术自由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文化背景.首先,宋代书院的学术自由发展是与其独立于官学系统的特有的教育机关和学术研究机构的性质是分不开的;其次,宋代书院学术自由的盛行离不开官方的支持;再次,宋代学术繁荣和书院学术自由的盛行是互为作用的.宋代书院作为我国古代较有特色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其学术自由特色迄今对我们发展当代高等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第一,学术机构必须独立,这是学术自由产生的基础;第二,加强学术创新和学术自由交流是学术机构的本质生命.  相似文献   

6.
一、清代书院学术风气腐败书院学术风气主要取决于其教学内容。就教育内容而言,清代先后出现过几类不同的书院。清朝入关不久,统治阶级还无暇顾及到书院。明末清初有些学者承明代书院讲学精神之余绪,陆续恢复了一些以讲求理学为目标的书院讲学,如孙奇逢讲学于百泉书院,李二曲讲学于关中书院,黄宗羲讲学于浙东各书院等。但随着统治者对书院控制的加强,它们的影响并没有传播开来。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股以学习“实学”为主,反对学习理学和贴括的书院教育,以颜元主持  相似文献   

7.
太谷学派作为民间学术团体,形成于清道光时期,学术活动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前后,其以儒家经典为根本,吸纳了道家等学派思想,可以说是儒学世俗化后的产物.黄葆年于1902年在苏州开办归群草堂,作为太谷学派的讲学场所.他一生留下了很多著作,其中<帝君祭文>较为明显地反映了他的思想,而这一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归群草堂时期太谷学派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滁州学院学报》2020,(6):10-15
王阳明一生以讲学为己任,自弘治十八年在京师专志授徒讲学以来,所到之处无不讲学,而阳明弟子钱德洪却认为滁州为阳明讲学的首地。在对阳明讲学活动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滁州以前的讲学活动,无论是从游士子的数量、还是士子的来源,都没有达到学派意义上的规模,而阳明在滁州的讲学则是四方弟子,从游日众,诸生随地请正,歌声震山谷。这种独特的讲学模式,首启了阳明学派声势浩大的讲学活动的序幕,钱德洪"滁阳为师讲学首地"的观点是为确论。  相似文献   

9.
儒家、法家两个对立的学派关于法律许多对立的观点,到朱熹这里发生了融合。朱熹作为宋代理学大师,他的法律思想与之前的儒家观念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的关于法律价值、司法公正、重刑主张等思想可直接溯至法家,这些思想对宋代法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太谷学派是中国最后一个儒学学派。又称新泰州学派,其一传大弟子李光大斤讲学于泰州、扬州,据国学大师柳翼谋、李审言和刘师培的评述,其代表作《李氏遗书》中不仅反映了其师周太谷的名言与思想,而且融摄儒、释、道、墨诸家学说,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变通、以人为本、实学实用等新思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胡瑗为了治天下,一生致力于办学、讲学活动,他的明体达用、经义治世的教学思想和苏湖教法,对宋代及其以后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胡瑗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值得我们作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庄子     
《中文自修》2007,(1):F0002-F0002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蒙国人,曾经做过地方的漆园吏。和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一样,庄子授徒讲学,将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思想发扬光大,著有《庄子》尽录其思想。《庄子》原有五十二篇,流传于今的三十三篇。  相似文献   

13.
“鹅湖之会”是吕祖谦在南宋淳熙二年(1175)发起的一次著名哲学辩论会,“这件事,在中国学术史上极有光彩,极有意义。”(梁启超:《儒家哲学》)究竟如何看待这次辩论会呢?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朱(熹)陆(九渊)两派的争执,是“理学心学两大潮流之交汇”。其实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认为,“鹅湖之会”是朱、吕(祖谦)陆三家之会。一我国封建社会进入宋代以后,社会上州县学校纷纷兴起,书院林立,私人讲学之风也大为盛行。加之宋代思想言论相对自由,学术民主空气比较浓厚,各家学术思想均可共存发展。“宋乾淳以后,学派分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 王安石、王雯、吕惠卿等人都注解过老子,他们解老的共同特点是授儒入老,将儒学与老子之道论结合在一起。此种结合不仅反映了王安石学派力图授引老子思想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宗旨,而且充分反映了宋代以后儒道合流这种思想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唐宋绘画是中国绘画史的高峰,唐代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和自然野趣的审美风气造就大气恢弘的绘画成就;宋代内省法度的绘画思想,内敛含蓄的审美风气,形成了清丽雅致、工写相宜的艺术魅力。研究唐宋时期花鸟画可以推动现代花鸟画的创作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宋代修史制度及其对史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宋代统治者重视读史、修史,宋代的修史制度、机构以及修撰当代史风气盛行的原因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不但使到此讲学的二程丰富完善了理学思想,还培养了大批中坚人才,对理学尤其是二程学说的传播、宋代儒学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云庄在宁波市城西管村,也称“证人书院”,是明末清初时期的重要思想家、“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黎洲)讲学的地方。“浙东学派”导源于宋代金华人吕祖谦,讲求历史文献的实学;几百年来,代有传人。到了明朝末年,余姚黄宗羲继承这一派的学术,成为清代史学派的鼻祖。鄞县万斯同是黄宗羲的学生,全祖望也是私淑黄宗羲的。  相似文献   

19.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15):I0002-I0002
15.张载一、生平介绍张载(1020—1077),中国宋代思想家、教育家。字子厚、长安人,因家居陕西凤翔郿县横渠镇,世称横渠先生。张载讲学于关中,弟子多为关中人,人称其学派为"关学"。张载自幼"自立,无所不学",曾学习兵法,后又研究儒家经典,给他影响很大。张载才学出众,在关中名声很高。文彦博任长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福建书院的繁盛时期,许多学者对宋代福建地区的书院数量做过统计,但得出的数据相差甚远。聚众讲学是判断书院的主要标准,笔者以此为界定,以宋代福建的行政区划为单位,对宋代福建地区的书院数量、创建时间和创建者进行考证,分析宋代福建书院发达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