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关爱与奉献”这一主题编选了四篇课文,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内容“伸出我们的双手”。这四篇充满爱的课文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口语交际情境。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结合在一起,以课文中的人物打开“话匣子”,紧扣课文内容导入交际话题,把单纯的口语交际行为和课文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完成口语交际的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2.
《蝙蝠和雷达》(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是一篇揭示“蝙蝠”与“雷达”的关系,说明雷达是蝙蝠的仿生物的介绍性说明文。这是一篇讲读课文。我紧扣文中的三种联系,进行教学,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深刻地理解、领悟了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一、扣“标题”与“内容”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包括《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内容都属于民间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2022年版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对第三学段学生的要求是:“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视角引领学生阅读,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品尝课文中具有特色的词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学到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五年制语文第八册25课《老牛》中,“慢慢”一词前后出现了三次。虽说该词平庸,但是作者运用得恰到好处,平中见奇,令人品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就是“练习给课文分段。”因此,教学这组课文,要在第五册训练学生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分段方法,并通过分段练习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捞铁牛》是本组教材的首篇课文,肩负着训练学生领悟分段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任务。文章紧扣题目,围绕“捞”字,写了捞铁牛的原因,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和捞铁牛的过程,最后点明捞铁牛的人的身份。文章层次清楚,段落分明,是对学生进行分段训练的好教材。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依据段意进行分段,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刘元生 《青海教育》2002,(12):27-27
《鲸》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鲸的大小、属类、种类和生活习性;难点是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和它的生活习性。教学步骤是:1.通读全文,感知整体。2.从全文入手。让学生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3.让学生有顺序地把有关描写“鲸”的主要词语(中心句)说出来。4.板书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指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来默读课文。通过画、思、讲、读,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课后的思考题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抓住课后的思考题讨论分析,将全文从不同的三个问题划分成三段。第一段,写鲸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田丽 《江西教育》2022,(43):43-46
<正>国家课程愈发强调在语言理解和运用层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尤其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它将思维能力纳入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素,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以“思维”为核心要素的单元,共编排了三篇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课文展现了主人公的聪颖、智慧,叙事中闪烁着批判性思维的火花。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意在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 《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人教版三年级册语文“园地六”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美丽的西沙群岛》、《“东方之珠”》和两首描写祖国美丽山河的古诗之后。因为有前面几篇课文作铺垫,学生的交际情感更易激发。从话题上看,这一内容既可以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可以与综合性实践活动相结合,属于“介绍”类话题。展开这二话题需要老师创设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活动背景] 《走向生活》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写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从中获得了“主动走向生活”的人生启迪。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亲身体验记者的生活,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走向生活”的小记者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0.
《前后照应》是五年制第八册第八组课文的“读写例话”。“读写例话”属于三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读懂。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这篇课文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初读课文,理解“前后照应”在初读课文时,先重点指导学生读首末两个自然段。这两段内容属于概念性的东西。读前,教师拟出思考题:①什么是前后照应?②写文章为什么要前后照应?学生读时,可以圈点勾画。在自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议论,重点理解  相似文献   

11.
《白杨》(人教社九义教材六年制小语第九册)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表面上赞颂的是白杨,实际上赞颂的是扎根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课文内容含蓄,意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我觉得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紧紧抓住以下三个“联系”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培养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特别是低年级,有相当数量的课文要求背诵。第2册20篇阅读课文,有12篇要求背诵,占百分之六十。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关于牵牛花的评论》是冀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哲理”主题下的一篇文章,此单元共有五篇课文。该课属略读课文,简洁而意味悠长,在展示多彩世界不同价值观的同时,整篇文章充盈着善待万物的爱的温馨。设计策略:这篇课文的内容是对母女俩关于牵牛花的谈话过程的描述,是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牵牛花)的不同评价,有很强的“口语交际”的味道。而且,本文属略读课文,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上成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的单纯的口语交际课。设计该课教学时,有以下考虑:⑴从阅读角度来说,应…  相似文献   

14.
一、初读初读的任务是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认认真真地读书,很快地感知文章内容,这是培养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的起码要求。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有:①抓住课题的重点词语,捕捉课文内容。如《飞夺沪定桥》要抓住“飞夺”一词;例、站)要抓住“小”;《捞铁牛》要抓住“捞”来体会课文的内容。②从课后思考题体会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把阅读课后思考题做为阅读的一个内容来研究体会。③抓课文的重点。如抓住文章的重点段、总起段、中心句等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④归纳段意,研究课文的…  相似文献   

15.
<正>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记一次活动”。本单元共有《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5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主题是“演讲”,习作主题是“写多彩的活动”,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新课标”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为“表达与交流”。根据“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三学段的第1条“阅读、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第十册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是围绕“理清条理,探究思路”这一中心任务安排的。第一组课文是在巩固第九册语文基本功训练成果的基础上,为完成这一中心任务而作出的过渡安排。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怎样围绕中心思想安排材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学讲读课文《挑山工》时,要启发学生运用在第九册中学过的“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有关知识,理解本课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我”通过登泰山的亲身体验,弄清了挑山工  相似文献   

17.
从今年秋季起 ,小学一年级学生使用人教社新编的教材。小语一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下面简称《大纲》) ,在原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的小语一册的使用 ,能更好地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语》一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课文”、“复习”、“口语交际”五个部分 ,引人注目的是增加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训练是一项全新的教学内容 ,我们要充分认识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 ,加强教学研…  相似文献   

18.
《群鸟学艺》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 ,可紧扣“学”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教育。   一、抓住“学”字理清课文思路   揭示课题后 ,让学生读课题 ,并带着下面的问题听课文朗读录音 :①课文写谁向谁学什么 ?②它们怎样学 ?③学的结果怎样 ?通过阅读和思考 ,促使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然后要求学生 ,勾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抓住“学”字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学”的内容。在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 ,可提出下列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谁向谁学什么技艺 ?通过讨论 ,使学生…  相似文献   

19.
《手》(八册)这篇讲读课文内容丰富,结构又比较复杂,中心思想涉及面宽,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首先应抓全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内容。从课文的十一个自然段来看,以写陈秉正的手为重点内容有三个自然段(第三、七、八),以写陈秉正的工作作风和思想认识为重点内容的有两个自然段(第四、十),这五个自然段应作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曼谷小象》是三年级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时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外,还应让学生掌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含义的学习方法; 为此,教学时可遵循如下步骤: 一、从整体入手,初识课文内容学生自学课文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其中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作者在泰国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