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全育人”视域下,美育如何赋能课程思政建设是美术院校育人的关键问题。美术院校美育赋能课程思政,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育人思想,有利于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美术高等教育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术院校美育赋能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存在全员育人主体对美育、思政认识不足,全程育人课程与美育、思政结合不紧密,全方位育人美育、课程、思政协同体系不健全等“三全育人”不全问题。应探索美术院校美育赋能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包括:树立全员“美育+思政”育人理念,形成全程“美育+课程”思政育人过程,构建全方位“美育思政+”育人体系。将美育结合课程思政,推进美术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时代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对职业院校思政育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在思想认识、统筹机制、制度体系、育人队伍、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系统的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践行旅游思政和思政旅游,融合三个课程体系,全面保障落实”的“一二三四大思政”育人体系,并以“两单一信”作为育人成效的最佳体现,从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政治引领;构建联动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完善育人体系,创新育人方式;加强队伍建设,探索“智慧思政”,坚持“双成育人”,繁荣校园文化;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践行“大思政”育人体系,助推学生走向成功,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大思政”视阈下,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文章将茶文化育人融入到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中,解析了茶文化育人的内涵、探讨了“大思政”视阈下,高校实施茶文化育人的必要性,对大学生个人、对国家、对社会都有一定的价值,并从茶文化课程、校园阵地、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研究了实施茶文化育人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潜移默化和全面贯穿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渗透到高职学生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基于“三全育人”视角,在阐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基础上,厘清“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通过深入分析和剖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究“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关键之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创新“三全育人”机制至关重要。为更好发挥其思政教育效力,需从育人体系、思政素养、思政共同体、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课程教育理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围绕武术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以及教育资源,依据武术课程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把武术课程技术层面与理论层面的育人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实现“技术传授”和“思想教诲”协同育人的有机整合。研究认为:武术课程思政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资源,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入武术“思政元素”于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构建武术课程思政“技术育人”和“理论育人”为核心的教育观,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又是武术教育思想内在机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依托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实施的教育方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路径。“课程思政”是高校运用不同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实施的立德树人教育实践,公安情报学专业作为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要以“课程思政”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在挖掘公安情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的融合,使学生成为懂得公安情报学专业基础理论、掌握公安情报岗位业务能力,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文章先阐述课程思政的内涵,之后分析社会对公安情报专业人才的需求,最后在梳理公安情报学专业“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是高等教育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选择。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例,通过“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调研,发现“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根源,提出确立同向同行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提高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不断重视和强化,“育人”先“育德”的教育理念不断在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中得以体现。作为职业型人才培养的先锋阵地,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中的思政建设尤显得重要和迫切,“育人”“铸魂”“成才”“立德”已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为此,本文以《畜牧基础》课程为例,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契合,努力实现课程与思政理念统一、思想同步、步调一致,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同时,实现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符合育人目标,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和目标上同向同行,二者有机融合,互为联系。基于"三全育人"视角,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高校军事理论课要转变育人思路、建立育人机制、聚焦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以推动高校军事理论课“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数字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构建高职“市场营销”“12345”课程体系,探索一种课程育人的模式,培养数字时代复合型营销人才。从“12345”课程体系内涵出发,阐述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内容。其次,通过提炼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确定思政融入方式、创新教学实施过程、探索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教学设计与实施。最后,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从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等核心能力提升的角度分析了课程思政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不仅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及“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回应。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守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必然要求,是打造“金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现实要求。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要强化整体设计,致力实现课程思政的系统架构;要注重课程开发,助力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要着眼教学实效,着力创新课程思政的教育方法;要聚焦课程运行,努力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有效开展的根基,课程思政是提升思政课程育人效果的有力补充,这是二者协同共进的内在依据。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内容为王”、问题导向、优势互补的原则。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要建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管理体制,实现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设计,打造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的育人共同体,构建联动化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职扩招生教学的开展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线上教学成为高职教学的一种常态化方式。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在传授英语技能知识的同时,还需发挥育人功能,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在深刻认识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现状的基础上,深化课程思政概念,寻求实现高职英语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高职英语线上教学课程思政实施工具的选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以网络为载体的有机统一,实现高职院校网络育人中英语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目的,促进高职院校完善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理念,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立足“大思政课”视域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红色文化育人的过程中,要从办好大课程、建好大队伍、形成大机制三个方面规划育人路径,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达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以专业知识为载体,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使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职业道德。本文对“三全育人”的意义进行分析,探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以及在“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课程思政加强未来医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推动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加强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注重实验实践类课程育人实效、健全综合素养及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等举措提升研究生课程建设质量。结合江苏大学“三全育人”改革试点情况,从理念、制度和文化层面对影响研究生课程建设优化的“梗阻点”进行逐一化解,全面保障“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工作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着力打造“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多维度积极探索“思创融合”创新实践理论研究、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方法路径、团队建设体制机制,努力激发教师团队创造潜能,建设好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课程融合,将思政元素、创新创业元素与学生第二课堂紧密衔接,打造既能有思政育人本领,又能带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创新实践团队,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思想工作建设质量,不断把“思创融合”育人模式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助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取得高质量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公共组织学”是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具有重要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精神的公共组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公共组织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秉持专业知识与思政精神有机融合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课程内在的育人资源,采用多元组合式教学方法,使用贴近大学生话语体系的教学语言,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流程,并注重对课程思政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经进入乡村振兴的后脱贫时代,这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采用资料整理、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式,从提质增效角度创新性提出“经济资助—思政育人—成长回馈”的“思政+资助”育人模式,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为推动后脱贫时代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