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村小学以支教为手段,进行区域性师资交流,是加强师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基于广西河池市农村小学的师资状况的分析,指出了实施农村小学区域支教的必要性,并提出实施区域支教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学需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然而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因为英语师资紧缺而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也难以满足学生和家长英语学习的愿望.组织在校大学生就近就便开展农村小学英语义务支教活动,是缓解甚至解决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紧缺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区域性高校服务地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实践雷锋精神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宗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一项多方受益的活动.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农村小学英语义务支教活动为例,深入思考大学生农村义务支教活动的受益者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如何有效组织这项活动,使受益者更加受益,建立支教活动健康发展稳步推进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王锋 《甘肃教育》2014,(7):14-15
正师资力量均衡是教育均衡、公平的基础。支教的目的是通过城市学校派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给农村中小学校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教改前沿信息,传授科学的教学方法等,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从而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近年来,从国家到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都大力推行城市学校教师支教制度,要求城市学校优秀教师到指定的农村学校顶岗支教,承担教学  相似文献   

4.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实施效果分析——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习支教是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重要形式。它不仅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重要作用,而且还担负着改善农村师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使命。考察实习支教实施现状,研究其实施效果,对实习支教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促进实习支教在我国的顺利实施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忻州师院为例,结合调研成果,运用教育理论,就顶岗实习支教中所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师资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具体体现在:农村师资结构不合理,农村师资素质偏低,农村师资流失严重。忻州师范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顶岗实习支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农村师资难题。从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在原平农村实习支教的实践和收效来看,实习支教弥补了农村教师不足,尤其是音、体、美等教师的缺失;优化了农村师资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更新了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国培计划开展提供了顶岗教师。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分析了农村音乐教育师资薄弱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政府激励师范类本科音乐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就业:农村学校就地取材缓解燃眉之急;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城市优秀教师下乡支教;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高校针对农村音乐师资培养目标要明确、内容要有针对性等几点改善农村音乐师资落后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积极推进实习支教 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和农村教育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推进高师院校师范生实习支教意义重大。国务院领导和教育部领导高度重视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教育部最近作出部署,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实施六项举措推进城镇教师下乡,尽快提升农村学校的师资质量。其中之一就是组织师范生实习支教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常年在农村小学任教的体育教师,尤其是像自己又有着曾经到比自己所工作的学校更偏远、更落后、条件更差、师资更缺的村级小学支教经历的我来说,深切  相似文献   

9.
支教实习模式及其实践反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支教实习是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既是对贫困地区教育师资有效的支援模式,也是高师实习制度的重要改革。支教实习的重点是对贫困地区教育支援合格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比较适合师资缺乏的农村中小学,在实施中要注意对高师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晓月)新学期开初,江西师范大学举行“师范生农村中学支教实习工程”出征仪式,来自该校11个专业的首批84名师范专业学生,将赴万年县、广丰县、余干县、兴国县等四个县的七所中学支教实习。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缓解当前农村中学师资短缺现状,为农村中学输送一支整体素质较高,充满朝气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有力地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我省将实施“师范生农村中学支教实习工程”。我省把启动支教实习将融农村中学师资问题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于一体,…  相似文献   

11.
《海南教育》2013,(4):17-19
<正>注:本项目原叫"顶岗支教师资培训",2010年启动新一轮培训后叫"双五百"人才工程师资培训,2010年"国培计划"子项目之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形式与我省组织实施的"顶岗支教师资培训"一致。问题1:请你说说顶岗置换脱产培训的由来好吗?"双五百"人才工程师资培训项目(即顶岗支教师资培训项目)于2006年启动,是我校"播种希望"行动计划的子项目之一。项目产生缘起于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麦共兴 《贺州学院学报》2012,(3):98-101,104
顶岗支教是地方高校服务农村学前教育的新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反对、资金短缺、农村幼儿园教师排斥、小学化倾向的阻碍。因此,为保证顶岗支教实习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做好推优选优工作,解决实习经费,大力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稳步推进、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在"中国语境"下愈发凸显,已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提高的瓶颈。本文从高校支教志愿服务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基于高校音乐支教服务的实践个案,以组织化的高校支教志愿服务为依托,尝试对农村教育走出师资困境的方式进行有益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9月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加强和充实农村师资力量。首先,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做出部署。《意见》下发以来,各地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组织大中城市教师支教、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支教、组织高校毕业生支教、师范生实习支教、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等积极措施,并制定出台了相关保障政策。目前此项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全面审视高等师范院校正在进行的实习支教工作,论述并探讨实习支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习支教在为高师院校大学生搭建有效教育实习平台的同时,从薄弱的农村基础教育入手,放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解了师资紧缺矛盾,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为新农村基础教育提供了具有长远意义的师资保障;促进了农村先进文化的建设。实习支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机制与限度——“支教”模式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央及各地政府旨在通过“支教”方式解决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探索出了多种支教模式。不同支教模式为解决农村教师资源短缺,尤其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短缺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分析不同支教模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机制及其限度,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具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息快递     
教育部在3月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实施六项举措推进城镇教师下乡,尽快提升农村学校的师资质量。这六条举措包括:第一,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的工作。各省要重点充实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行政区域内长期稳定的“校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分布的城乡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因此,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大力改善并提高师资水平.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就是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红瑶地区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城镇教师支教与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城镇教师支教存在的问题;城镇教师支教走持续发展轨道等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云教室支持下的大学生网络支教不仅能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而且能规避大学生面对面短期支教的缺陷。文章通过访谈应用云教室进行授课的支教大学生,反思了云教室支持下大学生网络支教活动中的问题,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机制待完善、学校支持不足、支教大学生教学能力薄弱、教学设计部分环节缺失等等,并分别从教育管理机构、支教组织机构、农村地区学校和支教大学生四个层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大学生更好地应用云教室开展网络支教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北京市城区教师于2005年开始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本文作者于2006年~2007年在北京市密云县新城子中心小学支教一年。通过英语教学实践,作者看到了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文章透过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师资、学生学习能力、教材和课程设置以及家庭监督机制方面的分析,指出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英语教学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