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本文通过分析构建大学数学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大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对大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难等社会矛盾的不断突出,怎样培养出具有强就业竞争力的毕业生成为高校培养计划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技能水平的高度和广度、教学能力水平、社交能力等都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能取得应聘优胜的重要因素,因此体育院校应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行业特点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已经先后在全国各层次高等院校中得到贯彻、实施。我校作为以工科专业为办学特色的大学,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也积极建立了本校的培养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社会提供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的标准越来越高。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质量决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就业质量。重庆工商大学以构造"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品牌。重庆工商大学是一所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面,I盏着El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市场的竞争力是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高校应如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业生就业情况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国际公认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大学知名度和社会认可程度的象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正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加,这将是今后几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对高校来说,要以提高培养质量为契机,以优化专业结构为突破口,探索和研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努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不断开拓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市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周秀娇 《文教资料》2012,(1):200-202
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的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直接面临市场选择,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作者对在校大学生的求职过程和行为展开调查,对毕业生求职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影响确定工作单位的因素、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条件、各类证书对求职的重要程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区域、薪酬期望、就业观等方面调查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个体障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支一扶"计划很好地发挥了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示范作用,有效缓解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在积极推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理性分析当前就业困境下"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个体障碍因素,不但能为全面提升大学生主体面向基层就业的主动性和竞争力提供有益借鉴,而且将有利于"三支一扶"计划的顺利开展和整体推进。高校毕业生应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走出就业观念"误区",树立全新学习理念,锤炼扎根基层作风,全面提升面向基层就业的主动性和竞争力,唱响基层就业创业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的影响,大学生遇到低端劳动力市场和高端劳动力市场的双重挑战.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客观系统地分析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点,探索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对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培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敏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1):101-103
近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可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内部竞争力又分为隐性的素质能力和显性的素质能力。结合社会需求情况,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可从基础能力的锻炼、加强素质教育、客观评价自己、创业教育,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市场等六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已经实现了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毕业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这就要求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应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文章分析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内涵及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了提高高校毕...  相似文献   

12.
关注就业技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增强他们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是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澳大利亚工商联合会和商会共同提出了"就业技能框架"。"就业技能框架"包括8个方面内容: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技术、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此后,澳大利亚大学和其他职业教育培训部门开始注重对上述8项能力的培养。澳大利亚通过增加投入与资助、改革课程与教学、制定就业技能标准等多种措施,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培养与评估。澳大利亚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技能培养、评估、改革、教学等多方面经验,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是帮助大学毕业生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实现由顺利就业到满意就业转变的需要,也是独立学院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应从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当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偏低,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困难,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原因分析,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项目,抓好技能训练,促进动手能力提高,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增强他们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是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澳大利亚工商联合会和商会共同提出了“就业技能框架”。“就业技能框架”包括8个方面内容: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技术、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此后,澳大利亚大学和其他职业教育培训部门开始注重对上述8项能力的培养。澳大利亚通过增加投入与资助、改革课程与教学、制定就业技能标准等多种措施,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培养与评估。澳大利亚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技能培养、评估、改革、教学等多方面经验,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期,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育培养计划,该计划对于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就业视角对传统的培养方案制定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对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校企合作科技教育基地的建设和运作,一定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锻炼为重点,以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为目标,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要求,遵循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不断健全和完善科研教学体系和大学毕业生竞争力评价体系,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切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激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动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激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动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激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动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与老牌大学毕业生相比,处于劣势地位,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制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即学校、就业市场和政策环境、学生自身。其中学生自身因素是内因,学校、就业市场和政策环境是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