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我国拥有草地4亿hm2,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2.5%,占国土面积的41.7%,是我国农田面积的3倍多。草地是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中面积最大、最为重要的国土  相似文献   

2.
1.我国的饲草饲料资源 1.1我国的草原资源 草原畜牧业是以草原为基地.利用草原牧草资源饲养家畜来获得蓄产品,因此草原资源的好坏对畜牧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国有各类天然草地面积4亿hm2,全国总的原面积,占国土面积肥的40%,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3亿hm2。按草地自然、经济、植被分布情况来划分,可分为三类:牧区草山草地面积为3亿hm2,占我国草地面积的75%;北方草山草地面积2.500万hm2.占我国草地面积的6.29%;南方草山草地面积7400万hm2,占  相似文献   

3.
姚彦臣 《资源科学》1991,13(3):67-7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草地资源丰富的畜牧业大国。我国草地面积约60亿亩,是17.01亿亩耕地面积的3.5倍。过去几十年中,我国的草地畜牧业主要是靠天养畜,虽然取得过较大成绩,但发展很不稳定,草地利用和经营管理处于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重农轻牧、重畜轻草的错误认识逐渐得到纠正,畜牧业,尤其是草食畜牧业的地位已经(或正在)提高,畜牧  相似文献   

4.
中国草业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草地大国。中国草地资源丰富,有18大类、38亚类、1000多种类型的各类草地,拥有天然牧草植物7000多种,引入栽培草种也有数百种之多。中国拥有4亿hm~2草原及草山、滩地,还包括0.67亿hm~2沙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立草为业,目前中国的草业已初见雏形。  相似文献   

5.
我国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草地4亿hm2,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2.5%,占国土面积的41.7%,是我国农田面积的3倍多.草地是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中面积最大、最为重要的国土资源,不仅是人类进行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农牧民的主要劳动对象,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枢纽之一.草地资源是一种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在为人类持续不断地生产所需食物的同时,还能调节和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李毓堂 《资源科学》1990,12(5):20-25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开发本国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改变了旧的农业结构和国民吃穿结构。不但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我国有草地(包括草原、草山草坡和滩涂草地)约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0%,居世界第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有13亿亩草地退化,占可利用草地的1/3,并继续以每年高达2000万亩的速度退化。40年平均产草量下降30—50%。内蒙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12%,贵州为30%,陕西、甘肃为36.6%和44.35%,黑龙江的松嫩草原竟高达77.5%,吉林省草地以每年3%的速度退化。最近25年,沙漠化土地则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扩大,尤以农牧交错区为甚,仅内蒙古每年沙化面积就达20万ha。全国草地沙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草地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40%以上不同类型的草地。草地,包括大面积的天然草原与一定面积的人工种植的用于饲养牲畜的草地。 天然草原是一种地带性的植被类型,其生长发育不受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而其植物组成主要是旱生、旱中生的草本植物,有时也有一定数量的灌木植物。 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南北相距约31°,而且气候千差万别,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与寒温带5个气候热量带;降水变化大,从东南沿海年降水量2000余mm向西逐渐减少到低于50mm;海拔高差大,从10…  相似文献   

9.
声音     
《科学中国人》2023,(7):8-9
<正>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我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草地面积2.65亿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据测算,到2060年之前,我国森林若能实现年固碳量8亿吨,可完全实现“碳中和”目标。这需要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森林质量提升且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为此,我建议出台支持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激励政策,在国家层面确立木质林产品在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和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来自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的信息显示,最新科研测定表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自2005年实施至今,整个三江源地区地表水增加了82.9亿立方米。这其中,黄河源头地区增加24.4亿立方米,长江源区增加45.8亿立方米,澜沧江源区增加12.7亿立方米,三江源地区主要湖泊面积净增加760平方公里。
  地表水量增加也促使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目前,三江源地区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持续呈稳定趋势,高覆盖度草地以每年230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地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草地平均产草量每亩达到45公斤,比1988-2004年间的平均产量增加了9.5公斤。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草地资源合理利用与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内蒙古天然草地资源丰富,草地面积7880×104hm2,占中国草地面积的22%。由于长期的利用和管理不状况,畜牧业生产难以持续发展。内蒙古草地资源的现状是:草地退化,土壤沙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草地植被退,牧草产量低;草地生态环境恶化,鼠虫害增加。草地畜牧业生产存在草地资源;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肉品供给安全及其生产保障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30年,中国将成为发达国家,届时人们将消费更多肉品。肉品转化自粮食,为生产更多肉品,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需要生产更多粮食。该研究表明,2030年,中国需要生产1.4亿吨肉品,按目前的生产方式,肉奶蛋生产消耗原粮5.6亿吨,口粮、种子粮、工业粮增加不多,粮食总产量需达8.8亿吨,饲料粮占64%;因此粮食安全是指饲料粮安全,即肉品安全,积极探索肉品生产途径是解决粮食安全的根本。转变肉品生产方式,即降低猪肉生产至44%,增加放牧草食动物肉生产至32%,肉奶蛋生产消耗原粮降至4.5亿吨,粮食总需求降至7.7亿吨;增加草食动物肉生产的必要条件是集约化管理草地、集约化管理牧场,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并开放40%的林地发展林下草地畜牧业。  相似文献   

13.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中国草地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运用GIS和RS技术 ,以LANDSATTM为数据源 ,监测我国草地资源近 5a来的变化 ,并对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我国草地面积总量增加约 1 3 2× 1 0 4hm2 ,其中高覆盖度与中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多 ,但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我国西部的草地面积减少 ,山西 ,内蒙古 ,吉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内蒙古 ,新疆的各类草地变化显著。草地的变化有明显的东西部差异 ,西部的各类草地变化程度比东部剧烈。草地的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主要向耕地 ,城镇转化 ,同时草地存在严重的退化 ,随覆盖度的降低而增加 ,以西部地区为重。  相似文献   

14.
王淑强 《资源科学》1991,13(3):72-76
一、当前南方发展草食畜的主要限制因素 中国南方包括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各省区,总草地面积13亿亩。其中草山草坡10亿亩,分布于海拔800—2200m的范围内,年均气温7—15℃,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具有雨、热同期的资源优势。近些年来,随着草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畜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其中  相似文献   

15.
《青海科技》2014,(1):56-56
<正>一项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模式正在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省得到试验和推广。通过一年来的试点表明,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取得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孕育了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拥有近5亿亩的天然草场,是我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发展基地之一。过去,"合家一顶帐房,坐拥千只牛羊"是青海畜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但是长期的过度放牧  相似文献   

16.
西藏是全国草原面积最大、草地类型最丰富的省区,全区天然草场面积为12.4亿亩,已利用面积6.4亿亩,占可利用的80%,是我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重要生态屏障。结合近几年从事草原鼠害治理工作的实践,全面分析了我区鼠害发生的现状及其造成的危害,提出了鼠害治理的措施和建议,确保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草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草地》是中国草原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科技刊物。主要任务是宣传和推广我国草地和牧草科研成果,交流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普及草地和牧草科学知识,报道国内外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科学研完动态,以推动我国草业科学和生产的发辰,为振兴草业和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服务。本刊主要刊登草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工程理论研究,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建设和  相似文献   

18.
西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劲 《西藏科技》2007,(5):51-53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和潜力。西藏仅有耕地22万公顷,但草地面积却高达0.81亿公顷。在人口迅速增长和耕地持续减少的双重压力下,通过草地资源的开发,为西藏提供更多的食品和加工原料,是西藏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畜牧业在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西藏传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又是西藏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张永勋  闵庆文  赵贵根 《资源科学》2012,34(11):2067-2073
三江源地区由于发展落后,当地农户仍以畜粪等生物质能源为主要燃料,破坏了当地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造成生态系统恶化。为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政府向当地农户推广使用太阳能设备。本文采用入户调查与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查明当地农户太阳能使用现状,并预测农户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在此基础上,评价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贵南县农户目前使用的太阳能设备每年可产生99717500MJ的能量,相当于191107.8hm2草地承载的牦牛产生的干牛粪的能量。如果使牛粪自然还草,可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高12.5759亿元人民币;②如果太阳能资源全面开发利用,每年可以节省113380t标准煤,相当于6368309hm2草地承载的牦牛每年产生的干牛粪能量。如果这些牛粪全部还草,可以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高419.0686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于格  鲁春霞  谢高地 《资源科学》2005,27(6):172-179
草地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净初级物质生产、碳蓄积与碳汇、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产品和服务,但是只有部分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得到人们的认识和计量,并具有市场价值.目前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而言,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还进行的较少.总结发现,关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动态性研究;②缺乏空间异质性研究;③缺乏评价和计算的生态经济学逻辑框架体系;④价值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完善;⑤缺乏人类干扰下服务功能的变化与响应研究;⑥对各类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针对性不强;⑦缺乏适合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的评估体系与方法.根据以上研究不足,笔者认为在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领域应当关注和加强以下问题:①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评价的逻辑框架体系和方法;②提高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针对性;③加强人类干扰下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和响应研究;④将RS和GIS技术应用到生态服务功能动态性和空间异质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