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水平转盘上转动的物体例1以O′O″为轴的水平转盘上,放着质量m_4 =2kg的木块A和质量m_B=1kg的小车B(木块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3,(67):6-7
<正>动态平衡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下面介绍三种给力的解题方法。一、解析法例1:(2008天津)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  相似文献   

3.
1 小车并非一直动 ,A、B并非同时停例 1 如右图所示 ,一个小平板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今有 2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可视为质点 ) ,分别以 2v0 和v0 的初速度 ,同时沿同一直线从小车的两端相向滑上小车 .设A、B两物体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小车的质量也为m .求 :(1)为使A、B两物体不相碰 ,小平板车的最短长度 .(2 )由A、B开始滑上小车到两物体都相对于小车静止 ,B通过的路程和经过的时间 .解析  (1)A、B滑上小车后 ,由于A、B对小车的滑动摩擦力等大、反向 ,故小车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 ,而A和B分别向右、向左做加速度大小均为…  相似文献   

4.
题一质量为m的小车C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今有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以2ν0和ν0的初速度沿同一直线从小车的两端水平滑上小车,如图1所示,设A、B与小车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B均可视为质点),求:  相似文献   

5.
庄盛文 《中学理科》2004,(11):12-13
一、雷区 1 在位移s内 ,F是恒力才能直接应用公式【例 1】 一物体滑上一光滑的水平面上 ,物体的初动能为 5J ,现用水平恒力F推此物体 ,作用一段时间t1后 ,物体的动能变为 10J,就在该时刻 ,F的方向突然换成相反的方向 ,再经过一段时间t2后 ,物体回到出发点 ,问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A 5J  B 0J  C 15J  D 2 0J错误解答 :因物体又回到了出发点 ,物体再所求时间内的位移为零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力F对物体做功为零 ,故物体的动能的变化量为零 ,所以物体动能为 5J,答案为A .错因分析 :错因在于没有真正掌握应用公式W=Fscosθ直…  相似文献   

6.
正1.运用极限思维法寻找解题突破口例1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过绳PQ通过一定滑图1小车通过细绳将物体向上提升轮与一辆车相连,假定绳子的P端连接小车,Q端连接物体,绳本身没有伸缩性,绳和定滑轮的尺寸和质量不计并且忽略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运动开始时,车在左侧滑轮外边缘的正下方的A点绳PQ绷紧但无作用力,其中AB间距离和左侧绳长均为H,开始运动后,汽车向左加速运动,沿水平方向由A点运动到B点后继续驶向C点.假设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υb,试求小车在由A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绳端Q的拉力对物体所做功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1.在位移s内,F是恒力才能直接应用公式W=Fscosθ 例1 一物体滑上光滑的水平面,物体的初动能为5J,现用水平恒力F推物体,作用一段时间t1后,物体的动能变为10J.此时,F的方向突然换成相反的方向,再经过一段时间t2后,物体回到出发点.则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 ) (A)5J. (B)0J. (C)15J. (D)20J. 错解 因物体又回到出发点,物体的位移为零,所以该过程中力F对物体做功为零,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为零,所以物体末状态的动能为5J,选(A). 分析 在公式W=Fscosθ中,F必须是恒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教学中探索、研究、总结出求解具有相同加速度的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一般规律 ,现整理如下 ,供读者参考 .一、规律的推导问题 如图 1所示 ,A、B为两个并排紧贴图 1着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 ,在水平恒力 F1、F2 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 .已知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m B.那么 A、B间的相互作用力 N是多少 ?解析 由于 A、B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 ,设其加速度大小为 a,同时设 F1>F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F1- F2 =( m A+ m B) a,1把 B隔离出来 ,则有N- F2 =m Ba,2由 1、2两式 ,得N=m AF2 + m BF1m A+ m B .这就是求解具有…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思维逻辑性思维逻辑性主要反映在对问题的已知、求、解三方面始终很明确,分析问题时能弄清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前后不相矛盾。对于物理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同时出现几个相关的物理现象的问题,思维的逻辑性更显得重要。例1: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20千克的小车,小车上面放一个质量为m=5千克的物体,物体与小车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0=0.2,滑动摩擦系数μ=0.15,用F=100牛顿的外力拉小车…  相似文献   

10.
题目 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之间的距离以d=H-2r^2(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  相似文献   

11.
例1 如图1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2m,mB=m,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某一瞬间线突然断裂,保持F不变,继续拉A移动一段距离s0后撤去F.问当A、B都停止运动时相距多远?(设A、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解法1 初始时,A、B一起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做匀速运动,说明系统所受合力为零. 线断裂后,物体A在水平恒力F及摩擦阻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水平恒力F及摩擦阻力fA对它所做的总功等于它的动能增量.撤去F后,物体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道物理题:如图:质量m_2=50千克的小车,可以在水平地面上无磨擦地运动。车上放一质量为m_2=10千克的木块,木块与小车之间的磨擦系数u=0.2(设静磨擦系数与滑动磨擦系数相等)。则(1)当木块受一大小为F=20牛顿的水平力作用时,木块和小车的加速度是多大?(2)如作用力F=21牛顿,再求它们的加速度。(取g=10米/秒~2)  相似文献   

13.
题目 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之间的距离以d=H-2r^2(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  相似文献   

14.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用一水平恒力F推物体,持续作用ts,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在这段时间内()A.F对物体的冲量为零B.重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C.合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D.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2.将一张纸条平  相似文献   

15.
雷区1 在位移s内,F是恒力才能直接应用公式例1 一物体滑上一光滑的水平面,物体的初动能为5 J,现用水平恒力F推此物体,作用一段时间t1后,物体的动能变为10 J,就在该  相似文献   

16.
连接体问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几个物体连在一起运动的问题.在此类问题中,如果连在一起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就可以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即用“整体法”求解加速度;如果需要求解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应把各个物体分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自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并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用“隔离法”求解相互作用力.例1如图1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物体B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的作用,且F1>F2,则物体A施于物体B的作用力大小为A.F1B.F1-F2C.21(F1-F2)D.21(F1+F2)解析设每个物体的…  相似文献   

17.
动力学中用的几个定律和定理是:力的瞬间作用规律:F→=ma→,力在位移过程中的积累规律W=△EK(包括机械能守恒定律),力在时间过程中的积累规律Ft→=△mv→(包括动量守恒定律),即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它们反映了物体运动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钥匙和原则。对同一个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观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处理,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例:质量为m的物体A以速度v0在平台上运动,滑到与平台等高、质量为M的静止小车B上,小车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A与B之间滑动摩擦系数为μ,不计A…  相似文献   

18.
例1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物体质量M的关系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砝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  相似文献   

19.
物理问答     
问题36.光滑水平面上放置有质量为M的物体A,在A的上表面放有质量为m的物体B,如图1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两物体相对静止,共同运动了一段距离l,则物体A对物体B做了多少功?(辽宁吴健)  相似文献   

20.
一、f滑s相对=ΔE系统=Q的分析、应用滑动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最典型的问题是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符合的关系式为f滑s相对=ΔE系统=Q.例1如图1所示,平板小车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有A、B两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分别从小车C的两端同时水平地滑上小车,初速度vA=0.6m/s,vB=0.3m/s.A、B和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A、B、C的质量均为m.最后A、B恰好相遇且未发生碰撞,随后A、B、C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取g=10m/s2,求:(1)A、B、C共同运动时的速度.(2)B物体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