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城的建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推动了教育的城市化进程。然而,我国的大学城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规划不合理、资金不融通、管理不到位与大学的物质化等问题。本文从大学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间的结构性矛盾角度来论述,分析与揭示当前建设大学城之困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求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因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我国大学城得到了快速的生成、建设和发展。大学城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它在我国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种与城市化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快速的规模扩张行为和经济效应释放活动。本文基于经济视角界定了大学城的概念,指出了大学城之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并通过探究经济视角下我国大学城的生成模式,对大学城之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路径作出了选择,以期构建教育经济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学城建设的教育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投资主体来看:当前我国大学城的建设可分为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基本模式。大学城的建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有许多正面作用。但在当前大学城建设的热潮中,应注意坚持战略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注重特色,避免同一化。  相似文献   

4.
兴建大学城:新一轮的大学改革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继大学合并浪潮之后,兴建大学城拉开了序幕──深圳开始建立大学城,清华、北大等在深圳办自己的分院;珠海也开始以优惠的条件吸引一些大学到珠海办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在那里办了分校,北京师范大学也已经宣布在那里建立新校区。据报道,河北、浙江等省也建立了大学城,广州也开始拟建大学城,等等。兴建大学城是不是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浪潮? 兴建大学城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从理论上讲,大学城就是大学城市化。从形式上看,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由若干所大学在同一区域内连成一片,形成一个诸高校相对集中的、以…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求,全国各地兴起了大学城建设。大学城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种新的模式,在其建设中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城建设中的五大悖论,并对其悖论的消解做出三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刍论大学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扩招及发展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城以相当宏大的声势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建设大学城的意义,并阐述了在大学城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几种变异现象,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与制度安排,大学城的建设以及大学城运营中的资源整合与利用成为后扩招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城运营中资源利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为我国大学城健康发展和提高利用效率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学城”:概念规划与概念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森 《高教探索》2001,(1):6-10
“大学城”是近两年在我国一些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大城市或地区中心城市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在一些城市地区,所谓的“大学城”已在建设之中。而在更多的城市地区,“大学城”也已进入构想与筹划的阶段。在一些地区,“大学城”的建设甚至透出一种竞争的气息:区内数个中心城市都在积极建设或筹建自己的“大学城”。种种迹象表明,“大学城”有可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下一阶段一个重要的生长点,一种新的大学运动表现形式,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态。由于“大学城”的规模与投入非同一般,牵涉的关系相当复杂,其建设的好坡无疑将对高等教育乃至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在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这种新出现的情况及其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本文仅从概念规划和概念设计的层面上,讨论“大学城”的现实必要性、核心概念及相应的规划与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大学城建设的一个重要深层表征。我国大学城以“主动建设型”为构建模式.政府在大学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分析政府参与大学城文化建设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探讨了政府在大学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形式及价值定位,并提出了政府参与大学城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大学城肇始于高校大规模扩招和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双重需要,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全国各地大学城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大学城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物质的保证,同时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在一些地区依然听到建设大学城的呼声。  相似文献   

11.
呼唤大学城大学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兴起一股大学城热,一些经济发达省市纷纷建立或筹建大学城或研究生城。但是以政府政策和行政行为为主的人为建构模式,从本质上不同于西方自然生成型。我国大学城从根本上说只是完成了大学的城市化,而忽略了大学城的大学化。大学的实质决定了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城市化的大学,更是文化型的大学城。  相似文献   

12.
大学城的兴起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单一的“集中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为我国创建新型的大学或试验新的大学运作方式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提出开放性是大学城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开放型大学城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在对开放型大学城的主要特征作了简要论述基础上,对建设开放型大学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城的建设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城市化建设、推进国家的经济、文化及科技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城建设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管理不力、资源共享不到位等问题,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发挥品牌效应、促进资源共享,切实推动大学城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4.
深圳大学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大学城的建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是新兴中心城市跨越发展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但是,新时期大学城的发展,面临着治理模式的挑战和深圳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的压力。为了促进大学城的科学发展,更好地为提升城市的综合水平服务,需要确立其在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龙头地位,使各研究生院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实现由契约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把大学城建设成为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推进;国内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开始建设大学城.广东先后建起了番禺、从化、南海、东莞等多个大学城区.大学城的迅速崛起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但大学不仅需要大楼和大师,更需要其特有的文化底蕴.我们急需认识大学城校园文化的特点,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学城管理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城的建设和管理中,制度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如运用先进管理科学的BPR理论,按照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规律来创建管理制度。从宁波高教园区的实证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创新大学城的管理制度,才能使作为高等教育新生事物的大学城健康发展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从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互动发展的角度 ,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结合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跨越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提出了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的“四级办学 ,两级管理”的高等教育分层管理体系 ,以及引入市场机制建设现代大学城与发展二级学院等新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政府、高校、地方、市场和教改方面分析各地建大学城的动因,比较拟建的泉州大学城的兴建动因,提出了目前拟建泉州大学城的动因暂不足;对拟建的泉州大学城的模式和投入的建设资金进行研究,认为拟建的泉州大学城的投资模式不适宜目前高等教育的理念;从拟建的泉州大学城的规划生源规模研究,认为泉州大学城的生源规模虚拟成份多。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我国各地掀起了建设大学城的热潮。迄今为止,大学城在我国已有10余年的历史,各地在大学城的建设上有不同的建设背景和思路,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设类型。回顾我国大学城的发展史,总结我国大学城的发展类型,有助于大学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大学城共同体意识缺失、开放式教学管理机构缺位、开放式教学运作机制难以保证等问题的存在,要求构建基于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共享教学资源信息和成果。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提升大学城整体教育功能,是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