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浅谈知识结构对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教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而教学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是化学教学目标之一。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观点,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形成一个认识上、态度上、动机上和能力上有意义的、并相互关联,结构越来越完善的认知结构。从学生学习单个知识点到知识不断积累、知识点组合、再到学科的不同层次上,在一定条件下,知识结构可转化为认知结构。而在学科层面上,教材知识结构和教学对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具有关键作用。本文试从学科知识结构出发,浅谈其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认知结构就是一个人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或者是一个人在某一知识领域的全部观念和组织。任何一个学科知识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学习的过程就是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化学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的化学知识结构,是化学知识通过内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是化学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重视化学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结构,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形成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  相似文献   

3.
邹伟 《辽宁教育》2023,(1):17-2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由数学知识结构内化而来的,所以塑造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物质基础就是有效的数学知识结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就是要把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4.
根据系统理论,课堂教学系统与其他的系统一样是一个有多种层次结构的系统,包括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课堂的教学结构。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学习和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必要前提,课堂的教学结构则是促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和动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学科。学生接受数学知识必须通过范例来掌握一般原理,形成良好的结构性认识,否则知识不形成结构,也就不能进行迁移。但学科的知识结构必须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使外部逻辑变成内部逻辑,从而提高认识水平。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呢?  相似文献   

6.
认知学派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是教材知识结构内化为个体认知结构的过程,是知识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由此可以看出,优化教材的知识结构,使之更切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就历史学科来说,现行教材存在着内容繁杂、知识体...  相似文献   

7.
师生的认知关系不是表层的知识授受的关系,它涉及到师生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师生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两个层次。教学过程是有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在这系统中,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构成了三足鼎立的基本结构形式。教材的知识结构具有隐含性和转换性,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是对教材知识结构作简单的再现,它的形成,受到教材知识结构和教师知识结构的双重影响。从师生认知关系的这一层次来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应具有博雅知识。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Ausubel.D.P)认为: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的说,它是某一学习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说,它是学习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对于物理,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头脑中的物理知识结构,是物理学的知识结构通过内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具体反映在物理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育》2006,(2):11-11
结构理论强调,对于任何学科最重要的就是教给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指的就是本学科的框架与组成;知识的逻辑关系;形成学科的方法与手段。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讲清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就是形成知识整体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因此,不少经验丰富的地理教师在每上完一个单元之后,必然要求学生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建立知识结构。这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古语“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心理学称之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中学化学教学是基础性教育,知识的传授,不仅要促使化学知识、技能的积极迁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后的再学习也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框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就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学生的认知结构框架必须建筑在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结构之上.一.让学生理解中学化学知识结构是构建学生认知结构框架的前提布鲁纳说过:不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  相似文献   

11.
Phillips’ paper recognizes an important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in a discipline and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of that information, or cognitive structure. However, Phillips contends that the discipline structure is sufficient for instruction, and ignores important issues that are addressed in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structure that are important for instruction. Phillips’ contention that inferences cannot be made about cognitive structure is fallacious. In contrast to the impression given by Phillip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the structure of a discipline involves difficult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2.
数学知识系统有几种不同的组织结构:逻辑结构、认知结构、教材结构和教学结构,并且都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逻辑结构是贯穿数学知识系统的骨架结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材结构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标准;教学结构是实现数学教育目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从认知结构中知识的表征方式、知识的类型和知识的系统组织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对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的习得理论,认为语言的相关知识是学习者们积极主动构建而来的,语言知识的习得主要还是在于学习者所处的环境以及学习者本身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在于学习者先天的语言天赋。根据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探讨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儿童语言习得的方式和机制,并从社会文化途径、模仿学习途径、类比与结构映射途径等方面具体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理论下儿童语言系统形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隐性知识的认知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认知论讨论的隐性知识和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内隐认知之间,有着类似的"内隐性"概念.隐性知识的认知结构应有三种心理机制:内隐系统机制、成份转换机制和动机作用机制.隐性知识概念的提出对现代知识理论应用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但通过认知机制结构的研究,才能真正准确地把握隐性知识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学生合理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萍  刘耀辉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1):79-81,93
构建学生合理的认知结构,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前提.教师应从知识的组织与表征人手,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构建学生合理认知结构的策略,以便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7.
学习者模型是自适应学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学习者模型往往是封闭的,学习者无法知晓模型的具体内容。文章从学习者模型内容开放的视角,设计了能够表征学习者认知状态和知识结构并推送学习路径与学习同伴的开放学习者模型——学习认知地图。基于学习元平台,文章从认知状态评测、知识结构计算和可视化呈现三个方面对学习认知地图的构建过程进行了阐述。之后,文章将构建的学习认知地图应用于中学信息技术课堂,实践结果表明:学习认知地图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学生对具有学习认知地图支持的在线学习方式满意度更高。文章设计并检验了作为一种开放学习者模型实践样态的学习认知地图的效果,以期为开放学习者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学校知识管理策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基于知识共享的学校知识管理有助于教师个人知识发展。教师主观方面的原因,如教师对个人知识的意识程度、共享知识的主观意愿和认知结构,教师个人知识本身的特性和学校组织结构与环境等是制约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管理策略包括:构建知识型学校组织结构;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学校文化;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知识共享的信息网络;开发团队学习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活动。关联理论把语境看作是变项,把交际活动看作是利用语境假设来研究话语内容的学科。这里的语境假设可以理解为产生于人们的认知语境,即人们对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支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的认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常利用认知语境中的内容来对话语进行理解和推导,有助于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20.
论数学应用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模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数学应用问题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是用一定的情节描述的数量关系问题。情节和数量关系是它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两者密不可分。数学应用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模式是主体在数学元认知监控下,摆脱情节结构、建立并处理数量关系结构的一种数学认知活动,由情境理解与问题表征、问题归类与模式识别、建模解模与解题迁移、验模用模与自我评价等4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模式。认知结构在数学应用问题解决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数学应用问题解决认知过程的主要因素有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问题情境结构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