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论新经济时期高职生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培养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高质量、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为其服务,因此,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本从高职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入手,以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新经济时期应如何培养高职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即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人才上,侧重于职业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综合素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素质,即思想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其他各方面的基础,它有利于思想品德的提高,能够促进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就以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为主谈一点自己对培养高职生综合素质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高职生综合素质测评基地,是由高职学院的性质所决定,是高职生顺利就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它有助于改变高职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状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格局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杨安玲 《成才之路》2023,(27):125-128
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其综合素质息息相关,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赖于教师正确的指导和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护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能够帮助其迅速地融入临床,为其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从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护生专业素质、培养护生职业道德和培养护生综合素养等方面,对高职护理教育中护生综合素质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8,(3):76-79
以法治中国建设要求为指导加强高职生法律意识培养,是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高职生法律意识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理念、构建独特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积极参与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是培养高职生法律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高职生迅速增长,加上高职院校的生源多样化,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思想品德素质存在差异性。为适应当今社会高技能应用人才的需求,学校除了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外,还必须努力提高高职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高职教育论述较多的是技能培养,而对高职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则关注较少。我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实用型药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如何适应市场,为社会培养既具较好的技能,又具较好综合职业素质的药学专业人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我们通过对一批药学相关企业单位的走访调查,了解到企业对药学人才素质的要求,就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建立高职生综合素质测评基地,是由高职学院的性质所决定,是高职生顺利就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它有助于改变高职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状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格局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拓宽高职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拓展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和高职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略论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高职生胜任岗位需要、完成特定职责所必备的一切内在条件的综合体。高职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使学生获得并提高职业素质为宗旨,以强化岗位能力为重点,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必须大力开拓培养高职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中一支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上是否具有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总体目标。其与普通中专的区别,是突出它的“高等性”;与普通专科的区别,突出它的“职业性”、“技术性”;与一般高等教育的区别,突出它的“应用性”、“复合性”。  相似文献   

13.
本科教育质量要素涉及本科教育能为学生、国家和社会提供哪些价值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应在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指向内涵阐释的基础上,分析本科教育质量要素应然涵盖知识、能力、素养、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要素。对582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显示,对学生发展综合影响较大的要素依次为人文素质教育、态度价值观教育、专业教育、同伴交往和校园文化。据此可以初步构建起以学生为评价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明确高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并分析六所农林类高校涉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查情况,内容包括生源质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专业实践、就业前景以及论文类型与形式等。调查结果表明,涉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方面都有待提高和改进。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涉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其需要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与专业技能素质等,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却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坚持人本理念、实践育人、专业化育人、文化育人、"三全"育人和自我育人等原则,从而全面推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Student absenteeism is a widespread and critical issu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urrent efforts to reduce student absenteeism in both preschool and K–12 settings have largely been family- and parent-focused interventions. Yet,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teachers and schools may similarly be effective tools to improve student attendance. We utilize data from a large-scal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n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to examine whether it impacted children’s absenteeism and chronic absenteeism. Although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argeted the quality of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s and did not target children’s absenteeism, we find tha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duced student absence rates by 1.0 percentage points (equivalent to approximately an additional 1.9?days of preschool).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lso reduced chronic absenteeism by 6.0 percentage points. Impacts were concentrated among lower-income children. Implications for policies targeting student absenteeism in preschool sett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催生了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人才培养“整合连贯型”的新模式.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就成为一个必须思考和迫切解决的问题.根据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特点,结合长期教学实践调研,提出了“整合连贯型”模式下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框架构想,以期提高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员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是高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主体,把他们锻造成思想素质优良、业务素质过硬、身心素质健康的育人团队,是高校领导和图书馆员群体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就导致理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毕业论文监控体系、管理体制、指导教师数量及业务水平、学生的认识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从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办学和学生成才等需求方面总结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必要性;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作为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内涵式发展是促进来华留学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这对新时代“趋同化”治理模式下积极应对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新要求。“趋同化”管理要求以“同中有异”的原则发展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既要趋同管理,也要尊重差异。目前发展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存在整体生源质量有待提升、导师招收意愿不强、专业实践成效不明显及多部门联动机制尚未成熟等挑战,亟需从构建国际化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来华留学教育模式、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几方面完善管理与部署,以期为实施“双一流”建设及“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创新动力、智力支撑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