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以诺丁斯的关心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师范院校关心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必要性、需要的能力素养以及途径和方法,对改善师范院校师生关系,培养关爱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受到西方世界的普遍关注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关心能力的人,教育要围绕关心主题设置课程、组织教学活动,关心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心教育理论主张建立一种关心型的师生关系。在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日益凸显出重要的价值,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诺丁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什么是关心,如何关心等一系列的关心理论。在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这些关心理论对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等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诺丁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什么是关心,如何关心等一系列的关心理论.在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这些关心理论对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等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理论与教学活动的发展,其提出培养具有关心能力的人、围绕关心来设置课程、建立关心型的师生关系等关心教育理论对于新时期我国高校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涌现出众多的道德教育理论,其中最富特色的理论之一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诺丁斯提出的关心(Caring,也译为“关怀”、“关爱”)理论。如今,这一理论已得到跨国界和跨文化的接受。  相似文献   

7.
境外生的道德教育是高校日常教学及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以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其提出的培养具有关心能力的人、围绕关心来设置课程、建立关心型的师生关系等内容,对新时期高校境外生道德教育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对高校境外生道德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诺丁斯关心伦理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际互动;是一个教师以专注和动机移位来对学生施以关心,并收到学生积极反馈的双向互动过程.诺丁斯关心伦理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具有关系性、连续性和责任不平等性等特征,因而该师生关系的建构,需重视学生的反应,给予学生恰当的关心,并要采用多元方式,维系师生之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诺丁斯关心伦理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际互动;是一个教师以专注和动机移位来对学生施以关心,并收到学生积极反馈的双向互动过程.诺丁斯关心伦理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具有关系性、连续性和责任不平等性等特征,因而该师生关系的建构,需重视学生的反应,给予学生恰当的关心,并要采用多元方式,维系师生之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10.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野中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诺丁斯的关心理论为高校教师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诺丁斯强调情感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学会关心是要建立关心型关系, 关心的本质在于关注人的成长.诺丁斯关心理论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在于: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应彰显非理性精神, 学会关心应纳入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皮拥军 《中国德育》2007,2(5):24-27
美国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以关怀伦理学为理论基础,对一系列教育基本问题提出了独特见解。她认为,学校要培养会关心的人,要以关心为主题组织课程,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建立充满关心的环境,使有各种才能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诺丁斯的关心教育思想具有时代性、道德性、人本性、情感性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s we move forward in the new millennium, the call for reform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creases. One reform model, offered by Nel Noddings, focuses on the students’ affect, emotion, and intellect. Noddings proposes the use of fidelity—focusing o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quality of relationships—as a cornerstone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Fidelity in teacher education utilizes a process that includes modeling, dialogue, practice, and confirm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undamentals of a fidelity‐based approach to teacher education and examines a university course and its fieldwork component by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each using the fidelity framework. If we expect our pre‐service teachers to create car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y must first be taught about caring environments by their professors. The use of fidelity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s one model that allows for caring environments as well as content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3.
从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以来,教育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班级授课制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诺丁斯所创立的道德教育的关心模式,为我们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为基础,赋予了“关怀”独特的伦理道德内涵,强调以“关怀”为导向的道德教育目标,主张学校应以“关怀”为主题组织教育内容,提出了通过榜样、对话、实践、认可四种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关怀能力.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对中国高校德育的启示为:以“关怀”为核心,重新定位高校的德育目标;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增进师生理解,构建彼此关心的师生关系;关注教师生存现状,给予教师足够的关怀.  相似文献   

15.
和谐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首先,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宽容学生;最后,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边缘人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游离于课堂教学活动之外,不能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得到充分发展,具有边缘状态的发展性、行为习惯的隐蔽性、课堂表现的退缩性三大特点,他们的形成与其自身的心理障碍、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诺丁斯教育关怀理论秉承关怀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关心型的教师和学生,倡导建立关心型的师生关系,让关心型关系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立足于诺丁斯教育关怀理论,从关心型关系两大主体的自我改变出发,通过榜样、对话和实践的方法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通过维持关心型关系中目的、人、地点、课程的连续性来化解课堂教学边缘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理论指出,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及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关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互动"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不断激发"互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Caring, as a universal human phenomenon, should permeate element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level instructio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especially at the tertiary level, is not only substantial and procedural but relational as well. To teach with a heart is the essence that makes teaching a form of caring. When teaching is viewed as a form of caring, teachers become relational geniuses in their own right. This study is an attempt to segment Filipino college students’ views (n=1000) of their teachers’ caring behavior and their orientations as cared-for individuals. The identified clusters of teacher roles that indicate caring behavior imply that acts of teaching become acts of caring depending on how the teachers, theefficient cause of education, perform their ordinary tasks in the context ofextraordinariness. Such extraordinariness spells out a big difference in the way teachers practice the so-calledsingle loop caring or caring visibility anddouble- loop caring or caring presence. The former refers to teaching from the heart while the latter pertains to teaching with a heart. Interestingly, the extent to which teachers’ caring behavior is felt and experienced by the students positively shapes their orientations as cared-for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19.
佐藤学教学思想的形成受到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念以及尼尔·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的深刻影响。其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对话学习的三位一体论、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相互倾听、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思想等。从理念、内容、范式、途径、方法、策略、风格七个不同方面探析佐藤学教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旨在为当前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关怀理论视域下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出发,重新审视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对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思考与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关怀性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