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会关心”不仅是一种教育哲学观,而且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得到普遍重视。“学会关心”的内容极其广泛,依据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建立的关怀关系划分为三大类型多个领域。让学生学会关心,教师要采用恰当的认知策略和实践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建立彼此专注、尊重与理解的关系;保证关心关系的连续性;创设恰当的情景。实践策略包括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  相似文献   

2.
论关心视阈下师生关系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往往表现出紧张与疏远的特点,其根源在于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关心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建立师生之间的关心关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师的关心能力,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是构建师生关心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在关心性关系中学会关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关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结合“学会关心”教育在学校实施情况,提出帮助学生“学会关心”的两种策略,即营造关心性人际关系,在富有关心性特点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一心理氛围中学习;组织学生在践行关爱中学会关爱,即以践行为重点的知情行整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汪灵波 《辽宁教育》2012,(19):37-38
传统教学的特征及弊端可归结为一点:即缺乏对生命的关心。新课改下对生命性教学的推崇,也就是关心生命的开始。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最重要的原则在于连续性。生命性教学正需要建立起这种关系型、连续型的教学模式。从关心的视角出发,探寻生命性教学,落实到实践层面就是要求教师学会关心,学生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5.
诺丁斯的关心教育思想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会关心的人。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师生互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本文以诺丁斯“关心理论”为理论指导,提出了立足“关心理论”建立新型的“关心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学的特征及弊端可归结为一点:即缺乏对生命的关心。新课改下对生命性教学的推崇,也就是关心生命的开始。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最重要的原则在于连续性。生命性教学正需要建立起这种关系型、连续型的教学模式。伙关心的视角出发,探寻生命性教学,落实到实践层面就是要求教师学会关心,学生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7.
“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会关心”,是21世纪的教育哲学,也是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学会关心”在我国学校近十余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也是道德教育从“培养论”逐步转向“学习论”的过程。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将对“学会关心”的教育指导概括为两个方面:营造关心性体系和进行道德学习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8.
关心是一种关系德性,在关系中生成关心。关心之于教育的作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途径。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途径,自然承载了实现关心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9.
关心教育经常被提起,关心要作为教育的目的也时有耳闻,然而教育为什么要以关心为目的.关心与教育之间有什么应然性的联系?笔者的观点是:关心是一种心理特质,心理发展是人类的发展的最高目标,而人的发展又恰好是教育的目的,关心自然可以成为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心,凸现的是控制哲学,导致关心缺场。改革这种局面如果只是在课程、方法、途径上小打小闹,则无济于事。真正的改革,必须从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入手,从控制转向关心学生的需要。关心是一种感知孩子需要的能力。以关心为核心的教育放弃一切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的控制理念,转向允许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满足孩子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11.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为基础,赋予了“关怀”独特的伦理道德内涵,强调以“关怀”为导向的道德教育目标,主张学校应以“关怀”为主题组织教育内容,提出了通过榜样、对话、实践、认可四种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关怀能力.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对中国高校德育的启示为:以“关怀”为核心,重新定位高校的德育目标;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增进师生理解,构建彼此关心的师生关系;关注教师生存现状,给予教师足够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诺丁斯关心理论是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道德教育理论,它着重强调"关心"的关系性,认为关心教育有榜样、对话、实践、证实这四种主要的方法。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突出"关心"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它重视被关心者的反应,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的领路者和引路人,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对于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评价体制、师生交往、德育目标、大学生品德现状中都存在着关心的缺失。诺丁斯的关心理论为我国高校德育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借鉴其理论,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把关心纳入德育内容,注重道德情感的激发,提高教师的关心素养,营造关心型文化。  相似文献   

14.
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当代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基于西方关怀伦理的思想传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诺丁斯的关怀所具有的具体性、个体性、主体间性等特征彰显了鲜明的时代个性。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以身作则、对话、实践和认可。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就要尊重并合理引导生命的个性、差异性;即便每个人都实现了最好的自我,差异仍然难免。  相似文献   

15.
诺丁斯关心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心理论是二战后西方新兴的一种德育理论流派,这一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受到西方世界的普遍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本文对这一理论的人本性、性别差异性、情感性、生活性、时代性和缺陷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德育改革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关心是一种关系,关心品质的培养应注重关系的再认识以及再营造。而初中生认识到的关心主要是"单行道式"的付出,对关心意义的理解主要还是"单向度"的树立榜样、传播美德。所以,本研究以诺丁斯的学校关心理论做支撑,采用问卷、访谈、现象学等方法探寻初中生对关心本质的把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以实用的态度对待关心;他们专注与动机替代能力强,但行动能力明显不足;他们接受关心后感触不一,普遍缺失及时反馈的行为。最后,借鉴现象学方法与理论提出营造关系性关心的新策略:借助明见性直观的方法召唤初中生的关心意识;运用描述方法揭示关心中的教育关系;从课程、榜样与媒介三个方面营造关系性关心栖居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边缘人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游离于课堂教学活动之外,不能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得到充分发展,具有边缘状态的发展性、行为习惯的隐蔽性、课堂表现的退缩性三大特点,他们的形成与其自身的心理障碍、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诺丁斯教育关怀理论秉承关怀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关心型的教师和学生,倡导建立关心型的师生关系,让关心型关系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立足于诺丁斯教育关怀理论,从关心型关系两大主体的自我改变出发,通过榜样、对话和实践的方法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通过维持关心型关系中目的、人、地点、课程的连续性来化解课堂教学边缘人问题。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s we move forward in the new millennium, the call for reform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creases. One reform model, offered by Nel Noddings, focuses on the students’ affect, emotion, and intellect. Noddings proposes the use of fidelity—focusing o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quality of relationships—as a cornerstone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Fidelity in teacher education utilizes a process that includes modeling, dialogue, practice, and confirm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undamentals of a fidelity‐based approach to teacher education and examines a university course and its fieldwork component by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each using the fidelity framework. If we expect our pre‐service teachers to create car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y must first be taught about caring environments by their professors. The use of fidelity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s one model that allows for caring environments as well as content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倡导教育必须培养会关心人、爱人,并且可爱的人,被学术界称为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国内外关于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颇丰。从诺丁斯的"关心性"关系这个新的视角入手,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关心性"关系,包括关心者与被关心者,其目标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要求保持以关心的连续性为原则,并以多种方法为实现途径。这种全新的对"学会关心"理论的认识,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the teacher educators who deliberately create and nurture car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despite the many challenges, benefit both themselves and their students in several ways. Although the notion that teachers should care for their students is not new, it may well be that professors too seldom communicate their caring clearly to students. First, I outline the literature on caring in education and provide examples of how professors show they care – and why students find this so important. Building on my belief that all (good) teaching involves humans in relation, I then describe how I use beginning-of-the-semester, one-to-one meetings with new students as one example of how caring can be operationalized. In an era when content-matter dissemin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are increasingly reified, it is crucially important to see and treat our students as whole people rather than consumer-critics so that the dominant reductionist and consumerist traditions can be challenged and ultimately transform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