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由于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家庭教育成为学生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受益一生”。新一代的家长都受过教育,他们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比较认真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但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正确,虽有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愿望,却事与愿违,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芳 《教育探索》2001,(4):31-32
一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倍加关心和爱护,这使得家庭教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但同时也容易走进以下误区:(一)重智轻德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一些家长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找好学校,找好班级;有的家长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从牙缝里也要省出些钱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学绘画。家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  相似文献   

3.
张萍 《成才之路》2013,(30):9-9
长期以来,教育似乎存在一个误区,很多家长往往把孩子的成长成才只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认为教育的好坏取决于学校教育的成效。于是,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成了很多家长的的首选。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学校、家长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4.
家长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有力的支持者,亦是孩子学习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孩子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家长对孩子具有学校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不论家长的贫富、种族背景及受教育程度如何,只要他们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管理中,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能提高。反之孩子就很容易在学业方面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  相似文献   

5.
做教师的经常能听到家长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一点儿也不爱学习,不认真做作业,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老师,孩子根本不听我的,您帮我多管管”。显然家长对教育的认识陷入了一个误区:学校就是管学习的地方,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任务。其实,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特别是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我们国家历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现在家庭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却存在不少误区。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算完事,自己只要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行了。更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家长学校应指出的家教误区: 误区一:放手不管。这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庭只担负孩子吃、住等生活问题,因而对孩子采取撒手的政策,而一旦孩子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全都推到学校,认为这都是学校教育的错。 误区二:过分呵护。这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一切都要包办代替,从日常生活到学习用品的准备,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因而导致了孩子事事要别人指点、帮助的依赖心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的第一课堂,因此,办好家庭教育这所学校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走出误区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家长首先应该摒弃一些陈旧观念,如棍棒教育、物质刺激、重智轻德、重分轻能、重养轻教的误区。片面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成才是教师的事,把希望纯粹寄托在学校和  相似文献   

9.
孙志昌 《家长》2009,(10):24-25
不可否认,任何父母都有一颗强烈的教育孩子的责任心,现在大多数的家长都将教育孩子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这种认识是很好的,它体现了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但是笔者也发现,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而这些误区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到位了,就会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得益彰,唱响德育教育的“同一首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忽视对孩子教育,有意无意的陷入教育误区。譬如好哭好闹是小孩子的天性,孩子一耍赖,家长就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就吓唬孩子:“再哭,再哭喊医生来打针”。孩子知道打针的滋味,不敢再哭闹了。但是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目中埋下了“怕医生怕打针”的病根。春天来了,学校为了预防传染病,决定对幼儿注射脑膜炎、腮腺炎疫苗。为了更好的配合医生打针,幼儿园老师鼓励儿童:“打针不疼,比比看谁最勇敢”。孩子有心病,就不相信老师的话,结果医生还没有开始打针,教室就哭成了一片。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家长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种是宁可放弃自己所有的休息、娱乐、社交时间,坚定不移的跟着自己的孩子;还有一种就是我行我素、不闻不问、看到成绩后才摆摆家长的架子;再有就是一种得教育方法,知道孩子成长规律能很好的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孩子,这类家长是主流。在这里我想要探讨的是前两种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教育者,常常为家庭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忧心,为走入家庭教育误区的家长担-心,更为孩子生活在焦躁不安的家庭环境里痛心。帮助并指导家长,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教育者不能推卸的责任。当前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如溺爱、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帮助家长认清问题的实质,笔者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帮助家长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丹桂飘香的日子,《好家长》下旬刊·新教育九月号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搭建家庭与学校互通的平台,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携手并进,是我们一直的努力与企盼。目前,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方面,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因为“学生最听老师的话”。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的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一定好。这种完全依赖于学校的脱节教育,是造成孩子学业不精、人格不全、道德迷失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在教学理念的定位上,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中心,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  相似文献   

14.
谈到爱国,一些家长首先想到的是政治教育,是理论宣传,是形式上的东西,很少与家庭教育、与孩子的健康成长联系起来。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不免存在一些认识与行为上的误区。误区之一对爱国主义教育认识上的偏差。有的家长认为爱国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什么叫爱国,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会爱国了;也有的家长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不用操心;有更多的家长认为只要抓好孩子的学习,让他们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是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可有可无,不必当回事……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一些家庭的教育盲点,使孩子失去了从小在家…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目前,社会上评价学校主要看升学率。因此,信息技术课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学生而言,他们想学,但又担心影响中考课程的学习而不得不让位。部分家长和教师在认识上也有误区,以为只是教学生打打字,反正不是必修课,也不是中考科目。教师在家访中,发现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  相似文献   

16.
杨跃箭  周鹃 《小学生》2010,(4):65-66
我校是一所农村标准化建设学校。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误区。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毋庸置疑,我们一直在探索和研究怎样通过有效的读书活动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引领……  相似文献   

17.
李平 《教育导刊》2007,(7):55-56
家园合作应该成为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更好地推进幼儿教育的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然而在具体开展家长工作时,教师和家长在合作上仍存在着一些误区。一、家园合作存在的误区(一)家长、教师各行其道有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纠缠吵闹,图自己省事省心,因而他们不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而有些父  相似文献   

18.
学生负担过重这把火越烧越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在这把火上"添了柴"。综观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三大误区:一是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现在的家长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总是以文化成绩去评价学校、教师和孩子。家长们不仅介意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还很关注孩子所在班级和学校的成绩,积极地给孩子排名次,将教师分好坏,给学校定位次,这样做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教师、学校的压力。二是一味增加孩子的家庭作业。许多家长不加选择地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有些家长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并不了解知识体系,只是一味地布置孩子做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这种做法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身心负担。三是过分注重孩子的课外家教。家长们是  相似文献   

19.
刘志宏 《甘肃教育》2011,(24):24-24
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孩子最基本的教育发生在家庭而非学校。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表明,家长参与能使学校的教育理念更易于形成,更有利于教改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学校应积极动员家长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中国的家长是最累的,尤其是现在这些独生子女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为孩子的一生谋划: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进最好的小学,入重点中学,考名牌大学,做最体面的工作……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往往使家长们迷失自我,要么对孩子百般迁就,要么对孩子疾言厉色,使家庭教育走入误区,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困难。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和家长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再富也要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从这句国人皆知的口号中,可以看出我们发展教育的决心。作为一个教师,每每在报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