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DEM在OpenGL中的三维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耀红  史晓峰 《现代情报》2003,23(11):70-70,72
地形景观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是时空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中的关键技术。讨论了在中高档微机上,利用ArcView生成DEM数据,采用VC 和OpenCL函数建立三维地形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龚伍军 《大众科技》2006,(8):39-39,50
地形可以说是自然界最复杂的景物,因此三维地形图的实时动态绘制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主要利用OPENGL的三维编程功能就随机生成的DEM高程数据实现颜色渐变的动态地形显示.文章详细介绍了具体实现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Visual C 和OpenGL作为开发工具来进行三维地形图的开发非常方便快捷,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地形破碎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流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将地形图中等高线进行栅格化处理,后利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Natural Neighbor插值处理,建立不规则三角网,同时对高程点文件进行操作,生成三维地形模型,对项目区地形进行模拟,并分别从开发整理适宜性评价、项目规划择优以及项目工程设计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应用GIS技术构建地形破碎区三维地形模型,可为进行该类项目适宜性评价、规划方案择优、工程设计等工程内容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可以克服项目设计中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气候特效的模拟在视景仿真系统、计算机游戏、三维动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大大提高三维场景的真实感。粒子系统是模拟气候特效的有效方法。介绍了粒子系统相关原理、粒子的数学模型以及自定义粒子系统的创建,并运用OSG技术与粒子系统,以雨雪雾为例模拟了自然景物中的气候特效。实验结果证明,基于OSG的自定义粒子系统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气候特效,仿真效果逼真,适合在高仿真度的环境下使用。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真实地形三维建模技术是视景仿真系统开发的难点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GeoTIFF数据格式的三维地形建模方法,采用Global Mapper格式转换技术将GeoTIFF数据格式转换为USGSDEM数据格式,应用Creator地形建模技术建立了某地域的三维地形仿真模型,实现了真实地形三维建模的快速化、实用化。  相似文献   

6.
城镇体系随机聚集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陈涛 《科技通报》1995,11(2):98-101
运用分形理论揭示城镇体系随机聚集的数学法测和空间扩展的物理机制,指出城镇分布的分形特征,为利用计算机模拟城镇体系的生成和演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形可视化是虚拟环境漫游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采用高精度网格简化算法来保留地形的细部特征,形成多分辨率网格以提高显示效率,但在简化过程中需要额外考虑消除裂缝、连接和误差度量等计算。文章采用了一种逆向方法,即基于图像纹理特征网格细分方法生成三维地形;将含有地形高程纹理特征的图像映射到一个规则初始网格模型中,根据三角边与它的纹理特征曲线相交情况来细分网格,从而也实现了多分辨率三维地形模型。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生成结果除了能够反映虚拟地形的细节特征外,无需考虑消除裂缝和连接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也称临境技术,是当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最前沿领域之一。虚拟现实(VR)一词最早是由美国VPL Research INC的董事长Jaron Lanier于1989年提出的,1990年在美国达拉斯(Dallas)召开的Siggraph国际会议上对VR进行了讨论,明确了VR的主要技术构成,即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器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率显示技术,为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虚拟现实,即临境技术的实现大体是这样的:它首先将要再现的虚拟景物转换成一系列能描述其特征的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在显示屏及音响装置中构造出一种有声有画的特殊环境,它使人能够感觉到这个所营造的环境的真实存在并能够与之相互作用,使人们犹如身临其境。 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  相似文献   

9.
吴浩  邱新法  王勇  俞布 《科技通报》2019,35(7):59-65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地形复杂多样,本文利用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的方法对杭州市2010-2014年的月平均气温进行了空间化模拟,生成了100 m×100 m分辨率的月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图。模拟结果通过与使用较多的反距离加权法和普通克里格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在杭州的应用中,模型拟合的平均绝对误差在0. 17℃~0. 35℃之间,平均相对误差在于1%~6%之间,拟合结果略好于反距离加权法和普通克里格法。坡度、坡向和海拔高度对月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局地地域分布特征,模型拟合结果能很好的体现出杭州市月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信息。考虑了地形,太阳辐射等因素的杭州市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的结果包含了各种地形信息,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GIS地形分析的原理与应用,并以案例解释的方法直观的说明如何运用ArcGis软件进行地形高程分析,并且显示三维地形,生成动画。  相似文献   

11.
李永涛 《中国科技信息》2006,(16):118-119,166
本文主要研究了X3D技术最具动态交互功能的Teuehsensor传感器,论述了在X3D虚拟三维扬景中,利用TouchSensor传感器实现动态交互的方法;以及结合实例,介绍了如何运用TouchSensor和EcmaScript语言建立动态交互场景,实现更强交互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斌 《科技广场》2007,(11):179-181
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计算机组装实验中,多次拆装容易对计算机部件造成损坏。利用VRML技术可以构造虚拟场景并实现用户与虚拟场景的互动,对虚拟场景进行全方位的浏览和交互。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计算机组装实验进行仿真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VRML技术建立的虚拟计算机组装实验的设计和实现,并进一步叙述了优化应用的常用技巧。设计具有交互性好、实验沉浸感强的特点,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视景仿真技术,建立虚拟校园场景,在计算机中构造出一个形象逼真的模型。人与该模型可以进行交互,并产生与真实世界中相同的反馈信息,使人们获得和真实场景中一样的感受并产生逼真感和浸沉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造出虚拟校园场景,实现了自动漫游、手动漫游、各种实体的动态效果。同时根据视景仿真系统的特点,在自动漫游和手动漫游过程中,以现有场景为基础,通过视频、图片、音乐对虚拟现实系统做了补充。总之,通过各种各样的感觉,使我们能够与客观真实世界交互(交流),使我们浸沉于和真实世界一样的环境中。该系统具有真实性、交互性、简单和易实现等特点。这种虚拟漫游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真实的场景,实现异地漫游,感受到真实世界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一种Web3D虚拟现实系统的场景数据调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鹏轩  孙静 《科技广场》2010,(1):107-109
Web3D虚拟现实技术是随着互联网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在互联网上建立三维的虚拟世界。本文实现了一种Web3D虚拟现实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并提出了一种虚拟场景数据的优化和调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毅 《科教文汇》2013,(28):94-94,98
全息投影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观看者可以无需像现在的影院需要通过佩戴3D眼镜才能观看影片,从而实现真正的3D投影。然而全息投影的技术是一个展示平台,而真正观看的还是影片本身的内容,现在的技术对于全息三维场景成本还非常之高,需要大量的全息投影仪进行配合,但虚拟角色的技术结合全息投影已经相对成熟,并且运用面非常广。本文就全息投影技术中虚拟角色的制作与设计要点进行相关的分析以及论述。  相似文献   

16.
况扬  江婕 《科技广场》2011,(5):42-44
桌面型虚拟现实系统的应用慢慢开始普及,特别是在网络上,有很多虚拟旅游、虚拟博物馆、虚拟学习环境,让人们在计算机前就能得到较为真实的直观感受。但是,虚拟现实场景的显示是由计算机的显卡和中央处理器实时运算产生的,对于小场景的虚拟现实问题不会很大,但对于大场景,如果不对虚拟场景模型进行优化处理,将大大影响其运行速度,降低虚拟现实场景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Trusting Virtual Trus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n trust evolve on the Internet between virtual strangers? Recently, Pettit answered this question in the negative. Focusing on trust in the sense of ‘dynamic, interactive, and trusting’ reliance on other people, he distinguishes between two forms of trust: primary trust rests on the belief that the other is trustworthy, while the more subtle secondary kind of trust is premised on the belief that the other cherishes one’s esteem, and will, therefore, reply to an act of trust in kind (‘trust-responsiveness’). Based on this theory Pettit argues that trust between virtual strangers is impossible: they lack all evidence about one another, which prevents the imputation of trustworthiness and renders the reliance on trust-responsiveness ridiculous. I argue that this argument is flawed, both empir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In several virtual communities amazing acts of trust between pure virtuals have been observed. I propose that these can be explained as follows. On the one hand, social cues, reputation, reliance on third parties, and participation in (quasi-) institutions allow imputing trustworthiness to varying degrees. On the other, precisely trust-responsiveness is also relied upon, as a necessary supplement to primary trust. In virtual markets, esteem as a fair trader is coveted while it contributes to building up one’s reputation. In task groups, a hyperactive style of action may be adopted which amounts to assuming (not: inferring) trust. Trustors expect that their virtual co-workers will reply in kind while such an approach is to be considered the most appropriate in cyberspace. In non-task groups, finally, members often display intimacies while they are confident someone else ‘out there’ will return them. This is facilitated by the one-to-many, asynchronous mode of communication within mailing lists.  相似文献   

18.
冉蓉 《科教文汇》2012,(23):66-67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是古代赠别诗中最负盛名的一首。全诗写景生动,抒情自然,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具有明显的音乐感和色彩美,体现了王维诗歌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的艺术特点,令人越品越觉余韵悠长,绵绵不绝。  相似文献   

19.
陈健美 《科教文汇》2013,(14):118-119
概要所谓的敬语,就是用来表达说话人认真谨慎地对待了听话人以及话题中出现的"尊敬的人"的语言。那到底谁是"尊敬的人"呢?这是根据场合不同就不一样的。关于这问题虽然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但是总而言之有一些规律的。掌握好这些规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经贸日语场面的对话,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用错敬语了。  相似文献   

20.
在视景仿真和3d游戏设计中,碰撞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碰撞检测算法的现状的研究,在几种碰撞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经过改进的用于判断三维空间中视点或运动物体与场景的碰撞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