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论述罗马法的遗嘱继承制度的演变出发,阐明了古罗马法的遗嘱自由原则和特留分制度,继而借鉴各大陆法系关于遗嘱制度的演变与继承,指出我国遗嘱立法的没有特留分制度所产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取得时效是传统民法中重要制度之一,我国法律应确认地上权的取得时效已是民法理论界的共识,但对其具体适用仍存在分歧。从取得时效的法律功能入手,立足我国国情,结合国外立法例,对地上权的取得时效是否应以未登记的不动产为限,是否应以善意为要件,地上权取得时效是否具有溯及力,取得后期限如何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肯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之分层地上权,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适应了时代发展和民法开放性之立法要求,为我国其他用益物权创设分层地上权奠定了基础,其立法价值值得称道。但《物权法》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利用之规定却存在无科学的分层地上权概念、内容和范围狭窄、体系封闭等缺憾。因而,应从分层地上权的内涵、内容、范围,分层所有权与分层利用权、分层役权的关系,分层地上权的期限、使用、转让、出租、抵押、限制等加以完善,构建较为开放的分层地上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罗马法以其契约制度而闻名,近代民法以其法律行为制度而称著。但两者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法律行为是在罗马法契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方面,近代法学家抽象概括罗马契约制度,赋予法律行为制度现代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罗马法契约中的私法自治原则和设权性特征也为法律行为制度所继承。两种制度都是当时私法体系的核心;都体现出对个人自由、私法自治的保护;都是商品经济和资本社会的产物;都为各自时代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庄晓芳 《华章》2007,(1):47-48
先占是罗马法中万民法上的所有权取得方法.先占取得制度为现代各国民法所继受.先占取得制度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必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本文介绍了罗马法上的先占取得制度,并深入探讨了先占取得制度存在的依据,最后就我国建立先占取得制度应采取的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其中对监护的监督制度形式多样,体系严谨,规则具体,保证了监护制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这些监护监督制度反映了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是罗马法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是罗马法对社会正义问题的关注和处理,为近现代西方国家法律所继承。它启发我们对正处于快速变革时期的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在保护未成年人以及其他弱势群体中的关系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对完善我国不甚理想的监护制度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商洛学院学报》2016,(3):84-88
罗马法作为现代民法的源泉,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其中,监护与保佐制度作为保护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者的人身或财产权利的制度,为现代欧陆各国不同程度的采纳。在分析罗马法监护与保佐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监护制度规定,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立法与实践中的不足。结论认为,我国在制定民法典之际,应结合国情,积极借鉴历史与现代各国先进经验,通过扩大监护对象的范围,增加遗嘱监护的方式,明确监护监督机构等方式,促进我国监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居住权源于罗马法,后为德、法等欧洲国家所承袭。最近我国物权法草案提出建立居住权制度,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拟从居住权历史源流、法律特性、发展趋势入手,主张我国物权法应设立居住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与罗马法、日耳曼法并称为欧洲中世纪三大法律支柱的教会法,本质上作为。一种神权法,曾经给西欧的中世纪带来黑暗和愚昧,但是它对西方法治传统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法律观点上,教会法为西方“法律至上”理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法律制度上。它对西方宪政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刑事制度和诉讼制度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说认为罗马法的物权(所有权)具有绝对性的特征,但实际上罗马法的物权(所有权)的所谓绝对性仅仅是权利的基本属性一排他性的一种体现而已。通说所认为的罗马法物权(所有权)的绝对性是中世纪注释法学家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对罗马法所做的有目的曲解而已。罗马法对所有权做了广泛的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表明罗马法的物权(所有权)具有相对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罗马法的演进 在罗马人对[国家]治理的贡献中,罗马法是最有意义的贡献之一。罗马法和英国普通法这两大司法制度。仍然是所有现代西方国家司法制度的基础。罗马法是意大利、法国、苏格兰、拉丁美洲国家和路易斯安那州法典的基础。在使用英国普通法的地方如美国(除路易斯安那州),也存在着罗马法学家制定的伟大法律原则的基本遗产。  相似文献   

12.
罗马法的复兴与中世纪西欧王权的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欧中世纪的法律体系呈多元化,庞杂不一。12世纪以来,随世俗化的兴起,以城市为中心掀起一股罗马法的复兴运动,市民阶层援引罗马民法中关于绝对的、无条件的私有财产权观念,为自己的活动寻求法律依据和国家的认同,城市商业法规冲击了旧的习惯法、庄园法,间接地打击了割据,加强了集权;而君主们则吸收罗马公法中伸张君权的原则来加强统治,二殊途同归,找到了相互为用的契合点,他们共同营造着一个更为现实和理性,并体现出民族意识的统一的国家政体。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初期,西欧社会的政治关系复杂,其主要力量君主、教会、地方贵族鼎足而立,政治结构无序而分散,导致法律结构的参差交错,同一社会内部各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司法管辖权并存,彼此又权限不明、互相交叉,其中普通法、教会法、庄园法、日耳曼习惯法和残存的罗马法等,相互间的矛盾与争斗,将中世纪西欧的法律体系搞得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14.
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继承法大多通过继受罗马法而建立起了赠与冲算制度,这些制度在现代社会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我国民间同样有赠与冲算的习惯,未来民法典应当设立赠与冲算制度,以弥补现行立法之不足。  相似文献   

15.
传统和解立法矛盾之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罗马法以来,民法上之和解制度便存在着矛盾。在罗马法、德国民法上。表现为和解的契约效力与其纠纷解决的立法目的之间的矛盾;在法国民法上,则表现为和解的契约性质与其具有终审判决之既判力以及与此相应的直接强制执行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在未来制定民法典时,检讨传统民法上的和解制度,使和解的性质与效力取得一致而不至于导致其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目的落空,是一个不可不察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调整房地产领域的法律法规规定,城镇国有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地上物的所有权属于用地者,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地上物的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法律制度的此种设计模式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弊端,理论上也存在难以阐明的障碍,实有修改之必要。为平衡保护土地所有权人与土地使用权人的权益,应借鉴大陆法系的地上权制度,规定土地所有权人欲取得地上的所有权,须以市价补偿为原则。  相似文献   

17.
人役权源于罗马法,是对所有权的一种重要限制。尽管大陆法系国家一直普遍采用,但在西法东渐过程中,却难免被摒弃的厄运,我国的《物权法》草案却引进了人役权制度中的居住权。结合物权法草案,讨论其中有关居住权的规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达到了古代世界法律发展的顶峰。罗马法之所以如此发达,具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是与古代罗马商品经济的发达、自然法的理论指导、罗马法学家的作用以及罗马统治者对法治的重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9.
12世纪前后的罗马法复兴是当时社会经济变革的反映,从主观上讲,罗马法本身的内容和立法技术符合时代的要求,显示出它的成熟性。客观上,它迎合了城市兴起后市民阶层要求明确和保护私有产权,以规范多元的城市经济生活的愿望。其中的注释法、评论法和人文主义法学派,从各自不同角度对罗马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传播,促进了西欧各国建立统一的法律体系,以取代各种封建法规,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  相似文献   

20.
古代罗马社会传给我们有形的精神文化遗产中,最著名的一项就是罗马法。罗马法既是古代社会最发达的法律体系,也构成了近现代西方法和法学的历史基础。为了更清晰的认识罗马法,本文从不同的视角,简述了罗马法的三个特征:法与法律的对立与统一、宗教与皇权的结合、保守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