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教-学-评”一体化打破了传统的先教后评、先学后评的教学评价模式,将教、学、评看作三位一体的关系,即教中有评、学中有评。笔者认为,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中,评价是推进教与学的“导航系统”,它能够不断地检测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果,能够通过适时评价来纠正、调整教师的教学预设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教的质量和学的效果。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白杨礼赞》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于促进学生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为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这个人文应用学科的使用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确立了以下的教学思路,即:阅读教学:明确目标,先读后导,自主读书;基础训练:针对目标,先学后教,自主练习;作文教学:把准目标,先试后评,自主写作。经过深入反复的探索、试验,构建了以“明确目标-自主尝试-交流反馈-引导矫正-升华实践”为基本环节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课堂教学模式用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各个环的学习活动中教围绕学习的目标展开。  相似文献   

3.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要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近几年来 ,笔者在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为主导 ,实验为主干 ,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中 ,采用“先学后教 ,实验研讨法”进行教学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先学后教 ,实验研讨法”就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传授基础知识有机地融汇在化学课堂实验教学之中的一种尝试。其特点是 :(1)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 )重视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 ;(3)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先学后教 ,实验研讨法”的教学程序一般分五步进行 :结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先学后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然后探究了“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最后提出了“先学后教”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所谓“八不”,就是指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八不”,即:不解题;不范读课文;“先学”环节中,教师不插话;“后教”环节中,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解;“当堂训练”环节中,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作文之前,教师不进行作前指导;作文批改中,学生能批的,教师坚决不批:作文评讲过程中,学生能评的,教师坚决不评。  相似文献   

6.
十几年前,吕淑湘先生曾揭示语文教学这样一个问题:“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国语,却是大多数不过关”,这至今仍是现实。学生学语文耗时最多,学得最累,然而收效不大;教师教语文用功最多,教得最辛苦,然而事倍功半。和许多同行一样,对此类状况我也感到困惑:所考的不一定就是所教的,所教的也不一定考。到底应教什么?怎么  相似文献   

7.
宋楚主 《江西教育》2001,(11):39-41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生命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轨道,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可传统教学的惯性仍主导着我们,“学为主”还是“教为主”,却一直困扰着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回应了时代的呼唤,给我们指明了小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里,学生是“主人”、要“自主”、要“主动”…  相似文献   

8.
李淑金 《成才之路》2010,(15):42-42
文言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一直是学生学起来头疼、教师教起来犯难的“硬骨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文言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最后发现——文言文的教学之路应是教得“趣”、练得“实”。让“实”与“趣”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9.
精心设计指导学法培养能力———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江苏如东县潮桥小学王勇吉寿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变“先讲后练,以讲为主;先教后学,以教为主”为“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先学后教,以学为主”。从而把由教师灌输的讲读过程,变为生动的学生自学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作文难、难作文”是众多师生的共同感受。形成这种状况有其诸多原因,可以任人评说,但是有一条必须正视,那就是有的语文教师有“唱功”而无“做功”,只讲不做,教不得法,学生无“真”师可从,暗中摸索,畏惧作文,写作情绪低落,作文水平低下,已是无可讳言的事实。“善教者使之继其志,善歌者使人继其声。”教师“下水”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和指导能力,还有利于融洽师生感情,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教”与“学”之间的隔膜。“欲当先生,先当学生”,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先做…  相似文献   

11.
探究式小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第一类曲面积分为例,较为细致地讲解了探究式小班教学在新生微积分课程中的实践,表明探究式小班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应充分注意发挥“首因效应”的重要作用,抓好每一个“第一次”这种给人以最深刻印象和记忆的教育契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哈尔滨工程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力建立一流本科教育,以挂牌授课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系统分析、稳步推进、彰显成效,积极进行探索与实践,不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关注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教学的人文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思想政治课应贯彻这一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发挥政治学科人文关怀的优势,真正体现政治课的价值,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人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及政治学科知识三者有机的、辩证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论实质,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意义及内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从教师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说明"以生为本"理念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高校新进教师,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方法,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上好第一节课,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的学习以后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邓强  贾全红 《铜仁学院学报》2004,6(4):69-70,88,9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提出了身心健康的要求.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而要对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实施,受到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沿河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经费、器材、师资的不利条件下,如何响应“健康第一”的课程要求,积极开拓创新,贯彻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思路与看法.  相似文献   

18.
学分制语境中以人为本的教材建设与管理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者要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学校的教材建设和教材管理也应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尊重学生个性的理念和服从学生市场选择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为研究哲学和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逻辑在先"和"时间在先"一致意义上的划分。自然界与精神在时间上谁先谁后的问题,是必须回答的,而唯心主义对此问题的回答则属于"胡说"。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办学理念,体育教学也不可避免的要承担起此责任。为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健康观、以及以人为本的终身体育观的教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