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镜花缘》是清代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古典小说,当中尤以女性为主.书中的女性都是有学识、有思想、有主见、追求人格独立的“新女性”.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其男女平等思想的阐述和对女性解放的呼吁.而其女性思想更是非常富有进步意义,与其他任何的文学作品相比都更加独特和先进.虽然难免会有一些缺陷和不彻底性,但其思想的光辉始终是无法磨灭的.故此本文的主旨就是分析《镜花缘》中的女性思想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康诰》是周公写给康叔的诰词,用于告诫他如何治理殷地.《康诰》全篇围绕“德”和“罚”展开论述,体现了周公“明德慎罚”的执政思想.周公的这一思想在《尚书》其它篇章中也有体现,其产生有当时特殊的时代和政治背景.“明德慎罚”思想对后世儒家思想、中国执政思想和民众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自幼好佛,有其家庭的影响,更与当时社会崇尚佛教以及唐王朝采取的儒、道、释三教调和的统治政策有关.他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并被贬往永州,对佛教禅学崇奉益笃.他既受“统合儒释”思想的支配,也更需要利用佛教禅宗的“心静土静”来排遣身心的苦痛.他的佛教禅学思想对其诗文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是在大量的释教碑铭文中直接宣扬佛旨,或以儒释思想相同之处来阐释“统合儒释”的思想;二是在大量“序”“记”类文章中,或“就佛言佛,不入佛语”,或以写景、状物、记事为佐表述禅意,或于辟佛的论辩中论述禅法;三是在一些山水游记和诗作中,显露出禅意.禅宗的“静心”宗旨和空泠静寂、闲淡自然的禅机与禅趣形成了他“旷如”“奥如”、清新峭厉的文风和峻峭幽厉、澹泊古雅、清劲纡徐的诗风.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在新课程理念力主大刀阔斧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断暴露出弊端:传统教学理念、方法已不再适应“需求”而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拖累”得“疲惫不堪”.如何改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濒危”的现状是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应关注的话题.本文试对这一话题提出一些拙见,对于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商君书》政治辩证法思想包括 :“王道”和“臣道”既有所不同 ,又有共同的规则的思想 ;“富者必治 ,治者必富”等等关于政治和经济相互关联的思想 ;培育人民对敌人的斗争精神的思想 ;“治大国小 ,治小国大”的依法治国思想 ;“以刑去刑 ,刑去事成”的思想 ;“治宜于时而行之”的治道发展变化思想。其中的一些思想与其“观时俗”、“察国本”等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认识理论有密切关系 ,与对儒家的批评有相当的关联 ,与《老子》的辩证法也有所关联 ,与兵学思想有密切关系 ,并且对《韩非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一生从事中国的教育改革,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有长期的指导意义.我国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不同程度地实行教改,许多学校借鉴和运用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但是在“学陶”、“研陶”、“师陶”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7.
宋代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具有鲜明的特色,逐渐形成三家鼎立的局面.在众多注解老子的书中,苏辙所作《老子解》具有鲜明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特色.该书流传后世,影响深远.他三家融合思想的基础是其独特的“道”观,其三家融合思想观的内容有:儒道融合、道释融合、通过“中和”、“复性”以至于“道”以及有特色的圣人之“体道周物”.  相似文献   

8.
唐君毅的“四德”论是其新儒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对孔子“四德”思想的新诠释、对“四德”形上内涵的新论证和对“四德”的方法论阐发.唐君毅的“四德”论是对传统“四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现代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尝试导师团队制改革,把思想政治导师纳入其中并赋予其特殊使命.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导师善于从学生个性和社会、企业实际出发参与团队工作,成为学生的“知己”和“导师”,相应地也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0.
“05方案”的实施,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7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顺利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管理重心有了明确调整,管理手段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历史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海派文学在内容上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现代性的批判,在美学品格上体现为颓废唯美的倾向,这构成了审美现代性的特征。海派作家借鉴现代主义的手法、用感性、欲望的描绘来恢复现代社会中被异化的"人性"和"诗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先王观念在中国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法先王”的实质是过份强调法律传统的继承性而忽视其变异性,它对我国法律传统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则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3.
“大”,是中国古老而重要的审美范畴,以“大”为美当萌芽于自然崇拜转向英雄崇拜的过程中。古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逐步意识到自身对于自然的力量,对自然的崇拜心理过渡为审美心理,自然从崇拜对象转化为审美对象,自然的神秘属性“大”,转化为审美属性,并混融于审美主体——人的属性,在自然与人的互相映照中,“大”显示出它特有的气派与魅力。  相似文献   

14.
华夏审美意识的起源,与一些较为抽象的范畴及概念的萌芽、完善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对“圆”的执著、对“道”与“器”的体认、对“虚”与“实”的思考,以及对“阴”与“阳”的抽象等。这些概念不仅成为后来中国美学史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哲学史的重要范畴。然而追根溯源,这些观念早在史前时代就已经萌芽,并与陶器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杨四耕 《教育学报》2005,1(6):39-46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凯洛夫教学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是第一位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的。与此同时,凯洛夫教学论也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即“凯洛夫问题”。对于凯洛夫教学论,必须谨慎地秉持“一种积极的怀疑论”,而不能对它进行简单地否定、甚至“颠覆”。“凯洛夫问题”的实质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而归根结底是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苏格拉底那里,哲学教育的中心问题乃是人的自我认识问题,也即一个人究竟应该如何达成德性与幸福的问题。“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认识自己无知”,由此保持自我不断地求知智慧,也即“爱智慧”,乃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反诘式对话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个体成长乃是从天性舒展出发,逐步过渡到理性的生成。苏格拉底哲学教育主要面对成年人而非儿童展开。儿童教育乃是从儿童身体自然出发,激活天赋本能与生命活力,走向积极而非节制的儿童生活。伴随个体成长,个体开始以反思走向个体精神自觉,教育也从诗性教育转向哲学教育,由此而显明个体成长的内在秩序与哲学教育的审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态文明的崛起,现代工业文明因着它的不可持续性而日渐式微,相应地,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以"为艺术而艺术"为特征的现代艺术也暴露出它的局限进而陷入困境,最终失去方向感,导致艺术的终结。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及其现代艺术的反叛,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美学艺术不乏宝贵的洞见。但其对"解构"的迷恋使其滑向虚无主义,最终走向自毁。无论是现代主义也好,还是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也好,都是拒绝担荷意识,拒绝美的,大自然与生态之美也通通是在它们的视野之外的。这样一种艺术显然是与正在来临的生态文明格格不入的,因此时代呼唤新的美学,新的艺术——一种能够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美学艺术。当代西方日益兴起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显示的新取向,特别是她对建设性与创新的强调,对美和自然美的高扬,对意义和归属感的追求,对艺术家社会-生态责任的担荷意识的标举以及对重建人与自然亲合关系的不懈努力,对于我们立足中国现实构建这样一种新的美学艺术,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呼声以及国际反腐败公约的要求,洗钱罪在《刑法修正案(六)》中对上游犯罪的范围等方面作出修改。但本罪仍存在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本罪的客观行为无论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何,究其本质都是将犯罪所得的性质进行清洗,而不限于被动地隐藏或掩饰;其主体仍然应当依据“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理论,认定只能由上游犯罪本犯以外的其他人构成,并且本犯的范围仅限于上游犯罪的实行犯而排除教唆犯和帮助犯;主观“明知”的含义,基于司法便宜的考虑以包括“确知和应知”为宜。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佛教逻辑的论式,学者们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其性质是演绎,有的认为其性质是归纳,也有的认为是类比。其实,应该从论辩或者论证的角度来看待佛教逻辑的论式性质,而不能只从推理的角度去看待佛教逻辑的论式性质。从非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佛教逻辑论式是一个论辩的程式;佛教逻辑论式是一个论证式,而不是推理式;佛教逻辑论式带有明显的心理因素,是"实践的论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英语四级听写中出现的“误用词”这一“合理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心理语言学理论角度探讨了这种现象的本质,即它是—个需要排除负迁移而又无法摆脱负迁移的心理运算过程;文章还论述了“误用语”对教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克服这一语言习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