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氦氖激光对葡萄糖溶液、NaCl溶液电导率的影响。方法:以特定的激光强度、经不同的照射时间处理溶液,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的电导率。结果:氦氖激光照射对葡萄糖溶液电导率的影响,与照射前比较电导率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氦氖激光照射对NaCl溶液电导率的影响,与照射前比较电导率升高,短时间照射,差异不显著(p>0.05),长时间照射(15min以上),差异特别显著 (p<0.01)。结论:氦氖激光对葡萄糖溶液、NaCl溶液的电导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对蒸馏水、自来水粘度的影响。方法 :以特定的激光强度、经不同的照射时间处理溶液 ,用奥氏粘度计测定溶液的粘度。结果 :氦氖激光对自来水粘度的影响随照射时间的不同呈双向结果 ,照射时间在 1 0 min以内粘度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 p<0 .0 5 ) ,照射时间超过 1 0 min,粘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 p<0 .0 5 ) ,对蒸馏水粘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氦氖激光对自来水粘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对白酒、乙醇电导率的影响。方法 :以特定的激光强度、经不同的照射时间处理溶液 ,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的电导率。结果 :氦氖激光照射使白酒、乙醇的电导率比对照组均有升高 ,照射时间 1 0分钟以上 ,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氦氖激光对白酒、乙醇的电导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对血清电导率的影响。方法 :以特定的激光强度、经不同的照射时间处理血清 ,用电导率仪测定血清的电导率。结果 :氦氖激光照射对人血清、家兔血清和大鼠血清电导率的影响 ,与照射前比较电导率升高 ,但差异不显著 (P>0 .0 5 )。结论 :氦氖激光对人血清、家兔血清、大鼠血清的电导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虾,蟹壳聚糖溶液粘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怀芬  钱俊青 《科技通报》1998,14(6):441-445
分别对虾、蟹壳聚糖溶液在不同浓度、p H值、温度下对其粘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对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在溶液中蟹壳聚糖的降解速度比虾壳聚糖的降解速度快 ,在相同条件下虾壳聚糖溶液的粘度大于蟹壳聚糖溶液的粘度 .此结果对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胶囊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稀溶液流经毛细管使溶液中分子吸附在管壁上,导致稀溶液粘度测量准确度不高,从而影响毛细管两端不同压强差对稀溶液粘度测量影响分析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哈根-泊肃叶定律的毛细管两端不同压强差对稀溶液粘度测量的影响分析方法,以毛细管粘度计非计时刻度线区的液位检测信息为先验知识,利用罗曼诺夫斯基准则,确定毛细管粘度计非计时刻度线区向计时刻度线区过渡的特征点,并利用模糊判决调整液位检测电压的采样时间间隔,并以此特征点作为拟合起点,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哈根-泊肃叶定律,根据稀溶液流过时间测定之前和之后纯溶剂在乌氏粘度计中流过的时间,证明稀溶液粘度测量过程中,分子会吸附在毛细管的管壁上,吸附层厚度与分子量无关,从而对稀溶液粘度进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对稀溶液粘度进行测量,测量的精确度较高,能够准确分析出毛细管两端不同压强差与稀溶液粘度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由半透膜、标准等渗液和刻度标尺组成的动态溶液渗透压检测器。方法:依据渗透压原理,当两种溶液存在渗透压差值时,水分子会透过半透膜由低渗液进入到高渗液。结果:检测低渗液时可以看到由半透膜制成的标准等渗液的液面上升,同样,检测高渗液时可以看到标准等渗液的液面下降。结论:动态溶液渗透压检测器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疾病多为脑部血管发生病变,造成血流缓慢或血液成份改变和粘度增加而形成血栓并致脑血管发生闭塞。应用氦氖激光在血管内直接照射血液,有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性质,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能力和红细胞聚集能力,以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使血液凝固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费成俊  赵艳宁  蔡凌 《内江科技》2012,(11):130-131
本文针对八面河油田夏季瓜胶溶液容易腐败降解,影响压裂施工的问题,开展了瓜胶溶液粘度下降原因分析,从配液用水的水质、瓜胶溶液的配置工艺以及细菌危害等方面找出了影响其粘度的综合原因,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相应的对策,使得瓜胶溶液粘度下降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确保了八面河油田压裂工艺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呋喃西林溶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用以提高该制剂的稳定性。方法:按照新建立的处方组成与配制方法来制备呋喃西林溶液,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其含量,同时通过留样观察法来对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用新法制备的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较好,常温下能放置6个月以上,且没有沉淀或结晶析出。结论:新研制的处方科学,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准确,并能够很好地控制呋喃西林的质量,给临床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帮助,实用价值强。  相似文献   

11.
以沉淀分级法和体积排斥色谱法(SEC)对聚酯型聚氨酯(PESU)进行了分级和分子量分布的表征,以气相渗透压(VPO)法和小角激光光散射法(SALS)测定了其绝对分子量((0)_w和()_());订定了30℃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Mark-Houwinx方程式:[η]=1.61×10~(-4)M~1.36,并由粘度测定结果,讨论了此种高分子在强极性溶液中的分子形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中葡萄糖酸锌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方法:滴定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在碱性条件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进行葡萄糖酸锌的含量测定。结果: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重复性、准确度和稳定性;平均回收率为100.01%,RSD=0.02%(n=9)。结论:本方法适用于控制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中葡萄糖酸锌的含量,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热塑性弹性体SIS溶液型压敏胶的应用及发展概况。讨论了溶剂、增粘树脂、软化剂品种及用量等因素对SIS压敏胶剥离强度、持粘力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基础配方,并与市场上SBS压敏胶作了性能对比。  相似文献   

14.
对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以不同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分解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可使分解率提高3%左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D可使分解率提高2%~8%左右。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E添加量为140mg/L时,分解率可提高5%左右;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添加量为3.57mg/L时,分解率提高18%左右。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有这样一道习题 :判断镁与硝酸铵溶液反应的产物。答案是硝酸镁、氨气和氢气。不少学生提出疑问 :1 .NH4 NO3 水解有 HNO3 生成 ,Mg与 HNO3 反应怎么能产生 H2 呢 ?2 .既然有 NH3 生成 ,说明溶液中氨水已饱和 ,Mg2 应生成 Mg(OH) 2 ,怎能是Mg(NO3 ) 2呢 ?2 实验  相似文献   

16.
马全孝 《内江科技》2009,30(9):204-204,153
有关溶液的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和中孝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题型,本文归纳总结了初中化学中有关溶液计算的类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环境光的存在对谷氨酸钠溶液的514nm绿色激光激发的拉曼光谱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环境光、自然光和室内荧光灯光均会对514nm激光拉曼光谱产生干扰,存在着特征干扰峰。自然阳光干扰较小;而荧光灯光表现为1127、2107cm^-1和2170cm^-1等3个明显尖锐的脉冲峰,不能忽略。建议在进行谷氨酸钠溶液514nm绿色激光拉曼光谱检测时,须在暗室或暗罩中进行,以完全隔离环境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甲磺酸达氟沙星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法:根据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按《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试验指导原则,用甲磺酸达氟沙星溶液进行验证试验,以考察确定甲磺酸达氟沙星溶液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含汞烟气如不经过净化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破坏水资源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主要论述如何通过溶液吸收法治理含汞工业烟气,溶液吸收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次氯酸钠溶液吸收法,硫酸-软锰矿液体吸收法,碘-碘化钾溶液吸收法,过硫酸铵溶液吸收法,氯化法,并对相关吸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结果验证,可有效净化含汞废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碳酸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首先用无热原的0.1mol/L盐酸溶液调节碳酸钠溶液pH值,再用二个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对碳酸钠进行干扰试验。结果:pH值在6.5-7.0之间浓度为1.6mg/ml碳酸钠溶液的不干扰细菌内毒素试验。结论:采用用盐酸溶液调节碳酸钠pH值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