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等,以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和2006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为例,对泉州市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与结构、供给主体、供给机制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体育场地供给总量不足、品质不高、种类单一;供给主体以单位自筹为主,社会捐赠及其他渠道为辅;供给机制缺乏公共政策的支持,公共财政体系尚未建立。加强公共政策制定、构筑公共财政体制、构建中心供给模式、建立供给决策机制和供给的监督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保障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农村自2006年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以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拥有量、人均面积等有了较大的提高,供给结构也逐渐趋于合理;河南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方式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彩公益金、乡村自筹等其他形式为辅。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高校体育场地建设由国家进行财政拨款,自身筹资能力差。随着高校产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筹资模式,是高校体育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健全高校体育场地筹资模式的关键是政府摆正自己的位置,高校大胆采取多种适合体育场地建设的融资方式,同时积极争取社会捐赠资金和高校联合互助金。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下体育场地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体育场地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校教学和学生参与现代体育运动的需要,与体育新课标的达成仍有一定的距离。这些问题和差距主要是:(1)体育场地建设数量少、质量差。虽然学校现有体育场地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但是相对学校的学生数量和校园面积来讲,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还远远达不到标准。特别是一些座落在市区的学校,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建设规范化,造成空间狭小。同时,由于学校经费紧张,累计投入的建设资金少,体育场地的质量一直难以提高。(2)体育场地的结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5.
1 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现状 2004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体育场地850 08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 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 902个;占地面积22.5亿平方米;建筑面积7 527.2万平方米,场地面积13.3亿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1914.5亿元人民币(财政拨款667.7亿元,占34.9%;单位自筹资金1 032.6亿元,占53.9%);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平方米;人均投人体育场地建设资金148.15元.  相似文献   

6.
1.《体育法》对体育资金是如何规定的? 答:体育资金是体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源泉。对体育资金来源,《体育法》规定了三种渠道,即国家拨款、单位自筹、社会捐赠和赞助。其中国家拨款又分为体育事业经费和体育基本建设资金,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罚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的投入”。《体育法》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体育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公益事业,发展体育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拨款仍将是体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就福建省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基本状况、不同地域和类型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教育系统体育场地个数、占地面积、场地面积占据了全省的大部分份额;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程度低于体育系统和其他系统;影响学校安全与管理及教学秩序、缺乏专门管理人员、学校领导的认识程度、学校体育场地条件等是制约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是保证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促进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共享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郭晓民  李彩娥 《体育风尚》2023,(12):140-14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2020年全国体育场地常态化普查福建省教育行业类别的体育场地建设数量、场地规模、场地投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教育行业体育场地数量飞跃性增长,室内场馆增幅较大,但室内外场地建设显现失衡;场地规模增长相对缓慢;建设投资有一定的增长,财政投资大幅度增加,社会投资却显现负增长。发展建议:加强教育行业体育场地建设规划,复合建设体育场馆的空间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教育行业体育场地设施,拓展体育场地规模建设;丰富教育行业各类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强室内场馆建设;提升教育行业体育场地设施效能价值,促进体育场馆开放。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对厦门市体育场地的投融资结构与模式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综合经济实力,拥有的人均体育场地资源和人均体育场地建设投资金额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非公有经济投资成分所占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体育场地投融资也具有多种模式,实现了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以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为依据,对泉州市各系统各单位体育场地建设和运营情况等进行横纵比较。研究表明:泉州市各系统体育场地在数量、规模和投资协同度存在很大悬殊性,高体育系统场地的运营模式采用合作运营和委托运营的比例较高,教育系统基本上以自主运营模式为主,其他系统运营模式略显多元化特征。建设"五级"完善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体系,实施公共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工程,探索体育场馆的所有权、行业管理和监督权以及运营权分离的新模式和新路子等是泉州市体育场地建设与运营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五普"和"六普"10年间泉州市体育场地总量、场地规模、投资状况、对外开放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体育场地的各项指标经过10年的发展,虽有较快速的发展,但平均场地数量相对较少;体育场地的空间布局存在不平衡;体育场地的系统分工虽然明确,但场地利用率不高,且管理体系不健全。完善社区体育及体育场地的建设;倡导资源共享,提高体育场地及设施的利用率;培育场馆管理人才,加强体育资源的经营管理是推动泉州市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泉州市区毕业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毕业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浓厚兴趣;玩得开心、增强体质、减轻学习压力是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首要动机;毕业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时间严重不足;毕业班学生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本校体育场所、家附近的空地是毕业班学生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功课太多、场地器材缺乏、缺少伙伴、无人指导是影响毕业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1997年—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体育学立项课题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和总结其发展特征。结果表明:体育学立项课题紧扣社会发展主题、关注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涉及的学科多样化;单位分布上逐渐合理,基金投入逐年增加,评审制度进一步规范;重点课题和青年课题的确立,有利于体育改革和发展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决和体育科学研究后备队伍的培养。为新时期体育社会科学课题的申报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体育舞蹈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行研究发现:福州、泉州和厦门的体育舞蹈产业发展远强于福建省其他地区;福州、厦门和泉州凭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相应环境条件的支撑,为体育舞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优越的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体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结合社会融资理论,对往届全运会场馆建设的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探索第十一届全运会新的融资方式,以期为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温州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环境、体育人口现状及体育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温州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体育健身资源分布不平衡;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有待于进一步增加,体育健身组织网络较为健全;②体育人口低于全国和浙江省的比例,女性体育人口多于男性,城市体育人口多于乡镇;③温州地区城乡居民倾向于选择简单易行和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且喜欢集体活动,男女对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和体育消费上有差别。  相似文献   

17.
中美高校体育经费投融资现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美高校体育经费投融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差距。其中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投融资理念的制约。认为打破传统的单一投入形式、实现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应是我国高校体育经费投融资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体育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价值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与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密切,体育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生态等方面的促进功能。它拉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人力资本质量,促进城市的社会和谐,提升城市的形象,丰富城市的文化品位,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15年流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数理统计以及计量分析等法,对15年来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归纳和总结.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的总体情况、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项目在搭建高级别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平台、拓宽研究视野、关注解决体育运动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培养后备研究队伍4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存在着基础研究薄弱、重复立项比较突出、结题拖延现象较为严重以及成果应用不足等问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项目在评审中应杜绝重复立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研究过程管理,使项目能够按期结题,及时将研究成果推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