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尔雅》既有同义程度最高的一物异名,也有理性意义微别的一般同义词;既有上位概念的同义词,也有下位概念的同义词。因而该书名物词的同义聚合关系具有不同层次。一个词条或聚合一组同义词,或聚合多组同义词。后一类中,属于一个意义层次的同义词,内部成员前后依次排序,与其他意义层次的同义词不相混杂。多个词条还可构成一组同义词。《尔雅》同义词的数量是根据聚合关系的层次性断定的,而不是根据词条数量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尔雅》以同义为训的方式显示其同义词典的性质。它们以一个相同的意义为标准。词源义被划分到同义为训词义的范围内,将会给其同义词标准造成混乱。笔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词源义与同义为训词义的关系,并提出了实践的具体方法,以求为《尔雅》同义词典性质的判断排除错误的认识,指明正确的研究方向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尔雅》总计37个二义同条。以“一个意义”为聚合标准的同义词观判断,训词的词义来源丰富,分别训释对应的被训词,构成多种同义相训的关系,具有同义多组性。以科学方法对二义同条进行分析,才可达诂,准确类聚同义词。二义同条同义多组性主要是由词的多义性及编排体例造成的。它是《尔雅》同义词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战国末期的训诂专书《尔雅》,在汉代影响巨大,这可以从汉代注释中对《尔雅》的经常引用得出结论。东汉郑玄在注释中明确引用《尔雅》43条;其暗引情况可以通过对比《尔雅》训条与《郑玄辞典》中汇集的郑玄语词训释来考察,结果发现两者训释相同或相似的词条约有490例。郑玄明引和暗引《尔雅》训条数合计约占《尔雅》训条总量的12%,可见郑玄语词释义对《尔雅》继承颇多。  相似文献   

5.
《朱子语类》中同义词非常丰富。本文选取辞书未收的词条或义项,并系联其同义词语进行考释,以管窥《朱子语类》中同义词的组合规律,促进汉语同义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同义词词典。它对同义复合词的研究有极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尔雅》辨明同义复合词语素的字异形情况;探求同义复合词语素在什么义项层次上构成同义关系;探询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单音同义词向同义复合词转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7.
《尔雅》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部经典,保存了丰富的古词古义。它的编辑体例,反映出古人对词语分类的认识水平和分类方法。历代为《尔雅》作注作疏的不少,但多限于考字校文证经之类。从现代词汇学的角度对《尔雅》进行新的挖掘,有助于继承传统语言学的丰富遗产,有助于建立我国自已的汉语言学。本文分析的对象限于《尔雅》的《释诂》篇。《释诂》、《释言》、《释训》收词条分别为191条、304条、124条。《释训》多为迭音词。《释言》多为单字对释,一条中的被释词没有超过四字的。而《释诂》每条含五字以上的约占全篇总条数的一半,全篇收948个词项,也占三篇所收词项总数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8.
《尔雅》与《说文》是中国传统"小学"中的两部重要典籍。《尔雅》先成,《说文》后出,《尔雅》对《说文》的成书有一定的影响。《说文》明引《尔雅》凡31处,其中15处所引《尔雅》与今本《尔雅》相同,其余则在用字、释义及语言表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文》明引《尔雅》虽然数量不多,但具有宝贵的文献价值,从中既可以窥见古本《尔雅》的内容,亦可以发现《说文》有误或《尔雅》有误。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孙锦标辑录的《通俗常言疏证》收录了许多同义词,这些同义词主要来源于释义、文献、通俗用法以及不同词目等。此书同义词的辑录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以词条内部为主体;二是名词性同义词占绝大多数。同时,由于同义词内部的词义表现形式不同,这些同义词在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战国文献《尔雅》中共有1281个复音词,从书中分布、语法功能、构词法、音节几个角度对《尔雅》复音词情况进行分别统计分析,以期使我们对《尔雅》复音词的认识更加立体全面。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大型辞书都把《尔雅》异名训诂作为释义的重要依据,代表了现今辞书释义的最高水准。但也略有瑕疵。《尔雅》异名训诂在辞书中有所疏漏,表现在四个方面:异名在辞书中一个失收,另一个解释不准确或有误:异名中的一个或两个词在辞书中解释错误;异名在辞书中作书证,自相矛盾;异名在辞书中解释模糊、不准确。通过这几个问题反映出《尔雅》提供的不仅仅是简单释义,更重要的是它在释义中显示了一个个同叉词系统。现代辞书若能关照这种系统,在系统中收词释义。可能会有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尔雅》是中国古代首部同义词典,该书主要辨释文化同义词。成书者坚持一义相同的同义词观,运用了三种辨释方法:1.围绕一个共义辨同中之异。2.抓住主要异点辨同中之异。3.结合文化义辨同中乏异。  相似文献   

13.
《通雅》是明末方以智费数十年之力而著成的一部重要的训诂学著作。全书借鉴《尔雅》分目、释词之例,贯穿"因声知义"原则,考证名物、训诂、象数、音声,虽似类书,但主于折中音义,在内容、体例、释词方式及原则方面多有新创,成为雅学著作系列中较为重要的一部;更因其开清初朴学著述之风而呈现独具的训诂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尔雅》作为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历来被视作治经学的工具。本文通过研究《尔雅》一书中的词语分类编排所反映的古代社会和文化面貌,并以《尔雅》中词语的分类观为契入点,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尔雅》的编排体例。  相似文献   

15.
“散文”、“对史”是《广雅疏证》用以说明同义词之间的异同关系的训诂术语。《广雅疏证》中“散文”共用了26次,“对文”共用了29次,涉及的同义词共31组。全面而系统地剖析了所有这些同义词之间的词义关系和差异状况,条分缕析地进行具体说解,将会深入理解“散文”、“对文”这对训诂术语的性质和用法,并对进一步了解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有关同义词“有同有异”的词义观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出土非文字材料运用看《尔雅》研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土地下材料包括古文字材料和非文字材料,这些非文字材料也可以用来对《尔雅》进行“新证”研究。利用这些非文字材料可以订正《尔雅》的不足,同时还可以检验《尔雅》对一些词语训释的正确性。我们在对《尔雅》等传世古籍的整理工作要重视非文字材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界对《尔雅匡名》的卷数问题没有给以充分的注意,以至于在各类学术作和各类工具书中一直存在八卷或二十卷之说,也有的作二说并存。我们经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得出了《尔雅匡名》事实只有二十卷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