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人类学的学科建构中,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是两门研究任务、对象、方法各不相同的学科。文化人类学致力于研究文化的建构、功能和演化,体质人类学则研究人类体质差异的时空分布及人类体质的遗传变异。这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因而,研究的方法和结论不能简单地套用。然而,这两门学科的对象都是人,而人类又必然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并存,人类的这两种特性又会客观地存在于相关民族文化的建构中。人群的体质差异肯定会对民族文化的建构起作用。必然是文化建构中需要加以适应的客观对象。相反的,一种长期延续的民族文化,由于要直接规约着相关人群的社会生活,这就不可避免地又会使相关的民族成员获得某些后天的体质特征。不注意到体质与文化的交叉作用,某些文化事实将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某些共同的后天体质特征也无法得到正确的说明。这两方面的研究不仅对文化人类学有价值,对体质人类学也有价值。一方面,可以丰富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有多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文化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人类学是由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相嫁接而成的交叉性学科.虽然它吸纳了文化人类学的一些理念和研究方法,两者之间存在着多重交叉的密切联系,但是两门学科的学科背景、学术视野、研究对象、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文化人类学以"文化"为研究的主题,对人类创造的文化与人的发展相关的一切问题进行研究,它侧重于对人类文化的描述,以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审美人类学以人类精神文化中的艺术现象和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文化的整体出发来研究存活于民间的"活态的"审美经验.审美人类学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采取跨学科,多元方法的并用,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3.
人类学通常叫做自然人类学或体质人类学,但这是把人类置于医学研究基础上的称谓。人一生下来,就存在肤色和头发等方面的区别,而这种体质差别,正是自然人类学或体质人类学研究的对象。文化人类学则与此不同,它是以拥有传统文化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在日本,文化人类学这个名称已经通用,但日本却没有一个与之相应的文化人类学会,有的只是民族学会。日本的民族学会实际上就是文化人类学会。由于体质人类学(自然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  相似文献   

4.
杨素香 《教育与职业》2006,(20):106-107
人类学是一门广泛地研究人类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科学。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语言人类学,它从语义出发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而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性质、结构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其分支之一是人类语言学。因此,人类学和语言学不论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教育等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它们的关系。本文旨在讨论人类学对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人类学是西方人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与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并驾齐驱.我国的语言人类学研究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把它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提出是较为晚近的事情.从目前人类学的研究状况看,国内语言人类学的成果还不够丰富,特别是关于单一民族的语言人类学研究并不多见.值得欣慰的是,近期出版的<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土家族的语言人类学研究>(谭志满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人类学的研究内容.该著作对我国语言人类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并结合土家族的语言材料深入研究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的关系,可以说是我国语言人类学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6.
语言人类学是西方人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与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并驾齐驱.我国的语言人类学研究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把它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提出是较为晚近的事情.从目前人类学的研究状况看,国内语言人类学的成果还不够丰富,特别是关于单一民族的语言人类学研究并不多见.值得欣慰的是,近期出版的<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土家族的语言人类学研究>(谭志满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人类学的研究内容.该著作对我国语言人类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并结合土家族的语言材料深入研究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的关系,可以说是我国语言人类学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论语言人类学的学科界定和研究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学和人类学结合而产生了边缘学科语言人类学和人类语言学.学术界常把这两个学科混为一谈,需要对语言人类学和人类语言学作出划分,重新界定语言人类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使该学科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上得以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8.
影视人类学研究影视媒介是记录和传承以及研究人类文化方面的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其作品一般称为人类学片。人类学片是在人类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人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影视学的表达手段,对人类文化进行观察和研究所形成的成果形象化的表述。基于此,探析人类学片结构的方法能否成为研究方法,进而得出结论:人类学片的结构是研究者对文化视象的安排、组合,人类学片运用的结构的方法也就是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人类学是由人类学与教育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学科.我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对近30年来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基础上,梳理了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侧重对学科设置,教学与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就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进程而言,其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必须要突破传统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模式的樊篱,进行规范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与教学是学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贾克?玛奎是首次明确提出“审美人类学”这门学科并对之进行系统建构的人类学家。他对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范畴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界定;他对审美经验进行了泛人类的考察,确定了美感沉思和非工具性形式在审美人类学研究中的中心地位;他根据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与文化唯物主义,确定了生产技术、社会网络和观念构形作为审美人类学文化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的重要性;他成功地将美学研究引入到人类学视野中,对这两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借鉴有不可忽视的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1.
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德国教育历史文化人类学,将"文化"与"历史"结合起来,拓展对"人类形象"复杂性的研究范围,将教育人类学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中.德国教育人类学方法论实现了重要突破:在主流人类学范式的互动交流和跨文化背景的持续影响下,形成了关切本体性与多样性的研究主题,确定了研究人类形象的"新双重视角",将人类学经典的田野研究方法与德国本土的质性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传统教育人类学的二元对立式思维、孤立式思维和演绎式思维等被整体性综合思维所取代,德国教育人类学与普通教育学的关系得以重塑.  相似文献   

12.
哲学人类学是以“探讨使人同其他所有存在物形成对照的基本本体论结构”为内容的理论,其在哲学史的发展中完成自身的理论建构。考察哲学人类学理论形成的历史,可以发现哲学人类学由“隐”到“显”的发展过程,发现从康德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发展中隐含着近代哲学人类学由构筑到延异的内在逻辑,而马克思哲学是对“人是目的”进行建构的现代人类学理论代表。以哲学人类学为背景分析马克思哲学,为深入领会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实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教育人类学的“成长”隐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人类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人类学的概念、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教育人类学的个体成长隐喻,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教育人类学的"震撼"隐喻,喻指个体成长中的震撼经历。对教师而言,"境遇性"就是重要的震撼经历。教育人类学的"沉醉"隐喻,指的是人在活动中的投入状态。对教师而言,"沉醉"意味着教师的非理性投入精神。教育人类学的"民族"隐喻,指的是不同地域的人深受文化的影响。为此,要突出教师发展的"文化性"。教育人类学"自由"隐喻认为个体发展是自主的。因此,它突出教师发展的内在超越性。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是一门视野开阔、研究方法独特的学科,它有着"开放"、"理解"的研究精神和田野工作的真实记录,因而成就了该学科的广博和深邃。教育作为人类生活中共同的行为,一直为人类学的研究所关注,其中对于各民族自身的教育传统的研究十分适合借鉴人类学的研究观和方法论,以革新传统模式,为归属于教育研究中的民族教育研究拓展出新的研究思路、开辟出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借用影视手段来传达人类的文化现象,形成了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影视人类学。影视手段在人类学中的运用是曲折前进的,影视和人类学发展互相诠释、相互促进。人类学和影视的结合为我们的文化理解、和谐沟通开辟了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对于深究我们自己的文化模式都是极具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分支学科,是人类学中与经济学对话的部分。20世纪40、50年代,经济人类学在美国人类学中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人类学研究中对经济部分进行关注的新兴边缘学科。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开始传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缓慢的发展,经济人类学逐渐成为中国人类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目前正在经历经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的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康德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卡西尔,提出人、符号、文化的概念。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是"符号"的形式、人类的活动是一种"符号"的活动、人的本质更应该从全面发展的功能性着手。这对于横跨众多学科领域,并且以田野考察、跨文化比较研究、释义学研究的教育人类学有着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美的规律”是马克思基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解,从人类学角度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马克思把内容与形式放到审美活动乃至人类生活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来研究和把握,把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规律,提升到人类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层次上认识和把握,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取向的教育人类学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子学科之一,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并不把现代学校教育活动看成是人类教育活动的全部,从而将人生礼仪纳入到研究视野之内,成为其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现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描述和分析裕固族儿童"剃头仪式"的过程和功能,并对把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的常识信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从科学与文学关联的角度关注"人类学写作"问题,讨论写作的人类性和人类写作性;提出"人类学写作"就是人类自我认知的文本呈现,是人类文化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