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灶书是流传于豫南地区独有的曲种,《郭丁香》是其代表性曲目。《郭丁香》通过一段曲折凄婉的爱情婚姻故事,对女性的情感与价值做出了形象的阐释。灶书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可以概括为美与善的化身、丑与恶的化身、传统道德的维护者,以及独断专横的统治者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家族·女性·历史——女性家族叙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家族叙事是一种不同于男性作家讲述家族故事的文本实践。它由女性作家创作,以女性为叙述者,以家族故事中的女性为关注重点。本文从女性与家族史、家族叙事中的女性以及女性视域中的男性形象几个方面,分析女性作家对家族故事的讲述和对女性命运的言说,观照女性反观男权文化的独特体验和视角。  相似文献   

3.
异类婚型故事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故事类型。它以独特的吸引力和体现民众心声的特点为人们所关注。异类婚型故事中的女性研究角度多样,表现在女性形象、女性地位在历史潮流下的变迁和文化阐释。从民间文学视角来探讨女性文化,可以使女性研究的角度更加多样化,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螺女故事是中国一个著名的民间故事类型,它在民间流传,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受欢迎程度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本文对螺女型故事中的“螺”、“女”、“美德”等要素进行分析,得出“田螺姑娘”到今天成为纯情温柔贤惠体贴女性的代名词,与螺自身的自然属性和文化意义分不开。  相似文献   

5.
《爱之屋的女主人》是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短篇故事集《血室及一些其他的故事》中的一则。故事虽短,但其女性哥特色彩浓重。笔者结合女性主义的视角对作品中的场景、人物及情节进行了分析,借以展现作者在女性哥特文学范畴所具有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6.
张思 《文学教育(上)》2011,(19):140-142
在民间文学中有一种意在表现女性才智的传统生活故事,我们称之为"巧女故事"。巧女故事在湘西民间流传甚广,由于社会生活的广泛以及民族、地区的差异,湘西地区的巧女故事呈现出纷繁不一的思想倾向和故事内容。据此,笔者从故事形态学角度,对湘西地区巧女故事的类型作了一次初步地探讨,认为其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型:一.才智型;二.贤惠孝敬型;三.自主婚姻型;四.百鸟衣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故事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价值引领的主要载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中国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文章简要分析了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不同类型的中国故事,结合教材中的故事编写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国故事的编写策略。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中国故事的编写注意事项及具体方法,旨在提炼和整合反映中国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创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小说《A&P》中故事的叙述者萨米在讲述故事时使用了辱骂性禁忌语和与女性身体某些部位有关的禁忌语,对这些禁忌语的多重语用功能和语用效果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小说独特的语言特点及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对中国古代戏剧、小说中“才子佳人”型故事和民间学中“巧妇智解难题”两种类型故事的比较,概括地指出“才子佳人”型故事所表现和倡导的温矛盾、美丽、善良、纯 女性特征其实是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淡化,是女性在特质上和精神上对男性的依附,同时,,本着力同是大广大的民间,女性的自我意识在劳动妇女当中不仅没有被弱化,反而普遍且长久地存在承传着。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两位女性围绕一位男性而展开的爱情故事,我们姑且称之为"双美"故事。这些故事大概可分作共嫁一夫、兼有情人、又觅佳偶和引为知音四种类型。结合作者自身经历,"双美"故事实质上是男性在现实中失意落魄、无人理解,自身价值无法满足而形成的幻想。此外,"双美"故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初肯定个人情欲的思想,但其对女性情欲的肯定依然禁锢在家庭伦理和宗嗣观念中,是男性视角下的表述。  相似文献   

11.
12.
刘洪梅 《海外英语》2012,(17):180-181,184
The Unicorn in the Garden,written by James Thurber,is an ironic short story.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short story can be consider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war between men and women.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analyze the use of symbolism in this short novel and therefore reveal the indifferent relationship and marital conflict between the husband and the wife.B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several images,this thesis will explore the humor,theme,as well as the characters of the husband and the wife.  相似文献   

13.
万菲 《海外英语》2012,(16):191-194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the masterpiece of English literature.Thomas Hardy,the author of this book,describes a tragedy of a peasant irl:Tess.This thesis tries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 Based on analysis, there com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ain reason is the sex discrimination in society.The solution to this unfortunate story is to achieve a real equal status between men and women.And this may finally rely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相似文献   

14.
红线女故事在后世流传广泛,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其中的道教文化意蕴值得深入分析。通过考察道教神仙信仰文化在各个时期红线女故事中的流变,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道教文化因素在红线女故事中有丰富多样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同时也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名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马兰德夫人一个小时之内的情感变化及其女权意识觉醒的过程,反映了作为一个沉默的反叛者追求自由之路的坎坷和艰辛,旨在揭露19世纪末美国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与束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螺女故事,是一个富于思想和艺术光彩的民间故事。螺女故事看似情节简单,但却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中国古代的原始思维、道教的仙人信仰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所以历经时空考验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本文主要以《白水素女》为例分析其文本本身丰富的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7.
"Cat in the Rain"is Hemingway’s short story.In this thesis,stylistic knowledge will be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its form and content.Through analysis,we can see the perfect union of form and content in this story.  相似文献   

18.
张玮珊  李姝 《海外英语》2012,(11):210-211,213
Is He Living,or Is He Dead is a splendid sample of Twain’ s bitter satire.By focusing on textual analysis of the story,this thesis is trying to illustrate "surviving by dying",such a paradox of life implied by Mark Twain,and to reveal the tragic nature masked by the humorous satire in the story.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四种常见的互文性:文化互文性、体裁互文性、媒体互文性和教师言语互文性,分析以上四种互文现象,能够看出互文性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探讨这一模式具体的实践方式,可以发现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昭通地区文化贫困现象的理论思考,并对其现象类型及成因作了剖析,提出了消除昭通农村文化贫困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