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级跳远技术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级跳远是田径运动中技术较为复杂的跳跃项目。其技术是由助跑、单足跳、跨步跳、跳跃等动作组成。在三级跳远的发展过程中,曾在不同的时期出现过三种不同的技术类型。一种是以前苏联运动员为代表的“高跳”型,一种是以波兰运动员为代表的“平跳”型,一种是以英国运动员为代表的“跳跃”型。 一、三种技术类型的区别 区别三种技术类型的主要标志,是看运动员每一跳的远度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即三跳比例如何。 (一)高跳型:第一跳的远度所占比例最大。如前苏联运动员费多谢耶夫,他在1959年创造16.70米的世界纪录时,三跳比例为38.9%、28.9%、32.2%(6.50米、4.82米、5.38米)。  相似文献   

2.
(一) 三级跳远技术特点是由三次跳跃构成总远度,不论那种跳法,“跨步跳”始终起衔接作用的中心环节。现代三级跳远技术应适应于塑胶跑道弹性,更符合生物力学和机械力学原理。评价技术标准之一是助跑速度利用率,它的基础动力来源于助跑产生的水平速度,使上板前的瞬间速度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3.
周璋军 《中华武术》2008,(12):44-45
一、助跑(尤其是后三步)、攻板的速度、节奏与踏跳的训练是影响三级跳远技术第一因素 大家都知道,三级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单脚跳、跨步跳与跳跃几个环节构成。助跑起跳作为整个技术的第一环节,它决定着后面技术的发挥或者说直接影响着该次试跳的有效性。因此加强助跑起跳训练尤其是助跑后三步的速度训练与踏跳蹬伸起跳训练是创造优异成绩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三级跳远的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运动员要在快速助跑的情况下,连续完成单脚、跨步和跳跃三种不同形式的跳跃,并在跳跃中不断地改换腾空阶段和支撑阶段。三跳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第一跳对后两跳的影响更为直接。任何一跳的失误,都将影响三级跳远的节奏,而没有合理的节奏,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成绩。优秀的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起跳时,支撑运动器官的负荷,要超过自身体重的5倍以上,最大的可能达到1000公斤。因此,三级跳远运动员不仅要根据技术要求,掌握好助跑、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每一跳着地和再起跳、空中平衡和合理的跳跃节奏等基本技术,还要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尤其是速度、快速力量、动作的协调性和放松能力。如果以上几方面的问题解决得不好,而过早地参加比赛,不仅容易形成错误的技术,而且还会造戍伤害事故。有些运动员在三级跳远中,第一跳像跳远那样跳得比较高、比较远,而第二跳却不能腾起,只是被动地向前迈一步,仅仅成为第一跳和第三跳的过渡。这是初学三级跳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5.
现代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元奇 《体育学刊》2001,8(2):57-59
三级跳远技术由高跳型、平跳型已经发展成速度型。为了适应这种技术,应该重新认识现代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它包括发展运动员跑的速度(跑的能力、绝对速度、助跑速度)、速度性力量和快速跳跃能力。  相似文献   

6.
助跑助跑是为了在三次跳跃中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在连续三次跳跃中如何使水平速度损失得少些,这决定着整个三级跳的成绩。为此,助跑要有一定的节奏,要逐渐地加快速度。一方面要在第一跳的瞬间,力求达到最大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在整个三级跳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速度,一直到着地为止。三级跳的最后几步与跳远不同,跳远是为了在踏跳时获得最大的效率,重心比较低。在三级跳远中,虽然助跑最后三步身体重心下  相似文献   

7.
三级跳远是运动员在助跑之后连续完成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其关键技术如下:第一跳(单脚跳):起跳脚蹬离地面后,及时屈膝前摆,随后积极下压扒地。第二跳(跨步跳):摆动腿屈膝前摆,经腾空后积极下压扒地。第三跳(跳跃):跨步跳结束后及时收腹举腿,双脚  相似文献   

8.
三级跳远的快速助跑、有力起跳、三跳之间较长时间的腾空以及明显的节奏,形成了这个项目的特点。一般来说,衡量三级跳远的技术主要在三方面:助跑最后阶段发挥速度能力;起跳后速度的损失情况;三跳的比例和平衡。其中三跳的比例是多年来教练员与科学工作者十分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正>三级跳远是由助跑开始,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水平跳跃的田径项目。根据田径规则规定,三级跳远的第一跳为单足跳,第二跳为跨步跳,第三跳为跳跃。三级跳远对人的各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对跳跃能力的要求更高,跳跃能力的提升可直接提高三级跳远的成绩。在日常训练中,学生往往对单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三级跳远是沿直线助跑后,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运动项目。三级跳远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助跑的水平速度、起跳的垂直速度、动作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三跳距离、比例等多种因素。诸因素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某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成绩产生相应的影响。在教学训练和比赛的一定阶段内,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一般不会  相似文献   

11.
三级跳远是人体在快速助跑中,以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三种形式,连续完成三次高强度跳跃的运动项目。它是一项需要速度、力量、爆发力、协调能力的项目。优异的三级跳远成绩主要取决于各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运动员不仅要跑得快,还要跑得稳。就是说,要用一种适合自身条件的稳定的步长和步频来跑,才能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起跳。第二,要想跳得远,还要有较大的力量和爆发力。跑得速度越快,所需要的力量和爆发力也越大。第三,要在快速助跑下、连续完成三次跳跃,跳跃中的身体平衡和控制能力对三级跳远技术的完成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良好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项目里,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较强的,力量与耐力较多的协调性项目。三级跳是由三次连续的跳跃组成,第一跳叫“单足跳”,第二跳叫“跨步跳”,第三跳叫“跳跃”。即简称为:一跳二跨三跳跃。要想完成这个复杂的技术过程,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好的身体素质和跳跃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以来,三级跳远的技术已经分为常见的二大类——俄罗斯式(“单足跳”的距离比“跳跃”远的一种跳法)和波兰式(“跳跃”的距离比“单足跳”远的一种跳法)。英国教练汤姆·麦克纳布(1968年)认为,这二种技术三跳间的比例是典型的: 俄罗斯式:39% 30% 31% 波兰式:35% 29% 36%  相似文献   

14.
一、助跑绝对速度和速度利用率是提高三级跳远成绩的基础 三级跳远运动员必须具有很高的速度水平,包括助跑速度、动作速度、跳跃速度。特别是助跑速度和助跑速度利用率,是运动员保持各跳之间的起跳速度和身体水平位移的动力,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前提。施凯同学30米冲跑的速度3"48.  相似文献   

15.
<正>三级跳远是人体在快速助跑中以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连续完成3次高强度跳跃的运动项目。除了助跑节奏、三跳的比例分配外,髋关节带动下肢的积极下压和良好的扒蹬效果对三级跳远成绩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发挥髋关节发力的实效性在三级跳远中起着关键作用。笔者经过实践与摸索,在三级跳远训练时,对3次跳跃分别施以牵拉跳的抗阻强化练习,通过促进髋关节的肌肉刺激,提高髋关节发力,从而提升三级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6.
三级跳远技术我们认为:应把第一跳看成助跑的一部分。应该让学生知道,第一跳结束时,也就是实际跳跃的开始。应把第一跳看成是助跑的最后一步,并且是助跑中最为特殊的一步。实际上,第一跳即助跑中的最后一个特殊步而已。假设这样考虑第一跳,则对第二跳及第三跳形成很大影响。 1 助跑与第一跳 适宜的助跑,可以在不费力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速度,并能很自然地过渡到起跳。助跑距离和加速度,取决于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加速度越快,助跑的距离可以越短些,否则就应适当地加长。教学中,学生能否利用全速跑,完全取决于他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研究、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与三跳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理想的三跳比例是33.5%∶30%∶36.5%。中国运动员存在板前6~11m助跑速度快、板前5m速度提高幅度小、快速起跳能力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爱德华兹三级跳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旨在全面详尽地分析爱德华兹三级跳远技术的特点,为我国教练员指导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研究对象:爱德华兹在第5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创造18.29m世界纪录时的技术动作。研究方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结果与分析1.助跑阶段分析爱德华兹采用的助跑起动方式是行进间起动,这种助跑方式的优点是运动员开始助跑时比较放松,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节奏,发挥速度。2.第一跳(单足跳)分析第一跳是在向前速度极大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一跳的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蹬离地面,起跳腿快速积…  相似文献   

19.
三级跳远是高中阶段的达标项目。三级跳远是助跑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的运动。其完整技术是由快速的助跑和用“单脚跳”完成的第一跳、“跨步跳”完成第二跳、“跳跃”完成的第三跳连贯动作组成。三级跳远是提高学生腿部力量的有效锻炼方法,但也是易导致学生受伤的项目。在教学练习中,有同学不同程度地出现意外受伤事故。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腿部力量不足;二是动作技术掌握不准确,错误、附加动作多。一、踝关节扭伤(一)受伤原因:快速助跑后,用单脚起跳落地的瞬间,全脚掌或脚跟着地,由于腿部力量不足,使…  相似文献   

20.
一、助跑绝对速度和速度利用率是提高三级跳远成绩的基础三级跳远运动员必须具有很高的速度水平,包括助跑速度、动作速度、跳跃速度。特别是助跑速度和助跑速度利用率,是运动员保持各跳之间的起跳速度和身体水平位移的动力,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前提。施凯同学30米冲跑的速度3"48.这就对他能达到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