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塞克斯”系列小说是哈代最有成就的作品。文章从历史与文化、作家经历和小说的地理背景等方面,分析哈代“威塞克斯”系列小说的写作背景,以进一步深入对哈代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将自己的全部小说分为三类:传奇与幻想小说、机巧与实验小说、性格与环境小说。其中第三类小说因为以作者虚拟的威塞克斯为背景展开情节而被称为“威塞克斯小说”。“威塞克斯小说”汇集了哈代全部小说创作的精华,引起世界文学评论界的极大关注。威塞克斯小说主要包括《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作品,这些小说都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这是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符蓉 《考试周刊》2011,(81):23-24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表现出鲜明的生态意识,他通过对动植物的灵性描写,以及对人与动植物亲合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其生态整体观。作者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了哈代的"威塞克斯",哈代对自然的关注是他对人类生存状况关注,以及人类生存的意义的一种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西方人本位主义思想根深蒂固,自然与文化处于对立状态且文化主导自然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生态批评兴起,哈代以其擅长自然描写重新走进批评家的视阈。但是,哈代笔下的自然绝非纯风景描写,其自然美丽富饶却冷漠超然。同时,哈代又非常热爱人类文化,小说中威塞克斯大地处处可见打上了人类烙印的乡土制品和人文景观。然而,哈代的自然观阻止了他滑向文化主导自然的泥淖。威塞克斯地貌书写表明了哈代主张自然与文化相融合、自然主导文化的生态文化观。  相似文献   

5.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哈代,一生创作勤奋,并尝试各种文学体裁的写作,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均有所涉及。据考证,在他故乡威塞克斯郡的哈代艺术馆里还保存着他早年所写的未能发表的两部戏剧片断的手稿。当然,哈代小说成就最大。从其《自传》中了解到,哈代在晚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哈代在长篇小说《卡斯特桥市长》中塑造了新老两代差异迥然的市长形象,通过对比可以判断出二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环境有别、命运轨迹参差:此外,从比较的结果中也能得出哈代创作的“威塞克斯”风格与凝重的乡土关怀。  相似文献   

7.
提起托马斯·哈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令他享誉世界文坛的杰作《德伯家的苔 丝》。但他早期的创作《远离尘嚣》同样也使读者大为倾心。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哈代早期的悲剧观和婚姻观。 哈代写有十多部长篇小说、四本短篇小说集、不少诗歌和一部史诗剧。代表作是他自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的几部长篇,故事背景都在英国南部农村哈代命名为“威塞克斯”的地区,因此,这批小说又称“威塞克斯”小说。它们多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着力表现人的自然感情在这些问题上与社会惯例、宗教、法律惯例之间发生的悲剧性冲突。这些小说结构精密,含…  相似文献   

8.
论哈代小说悲剧主题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哈代小说的悲剧主题可以发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描写宗法制农村社会的美好以及不断出现的矛盾冲突;第二个阶段描写这个社会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而毁灭的悲剧性过程;第三个阶段描写宗法制农村社会的毁灭和农民阶级的消亡而给破产的威塞克斯农民带来的悲剧性后果。哈代的小说在主题上是统一的,主要描写威塞克斯农村社会毁灭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入侵者"形象是作为威塞克斯传统宗法制对立面而存在的。他们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具象化显现,正是他们的出现逐渐摧毁了宗法制农村的合理性基础。这一形象系列的成功塑造深刻地反映了威塞克斯传统宗法制社会被现代工业文明逐步侵蚀并取代的社会历史进程,同时也传达了哈代的现代性焦虑。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乡土作家,他的“威塞克斯小说”再现了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风土人情,描写了现代文明对宗法制传统的侵蚀,以及普通人在时代转型期的人生境遇及心态,特别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有人评价说:“哈代的世界是由年青妇人和姑娘们构成的世界。”①他在作品中村建了一个以女性为文本中心的叙事结构,尤其是在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名篇《还乡》和《苔丝》中,打破了英国文学主流文化传统将男性作为创作主题,把女性作为文学作品中附庸的角色模式,在他…  相似文献   

11.
<正> 象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大作家一样,沈从文也有着自己的“创作家园”,这就是他的故乡湘西。沈从文的小说世界是“湘西世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超越自身的象征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人类历史舞台的缩影。“湘西世界”中隐含的“乐园”和“失乐园”的故事,可作为人类戏剧、人类命运的代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具有世界文化意义。一、乡土文化沈从文与湘西的关系,使我们十分自然地联想起世界文学中几个有名的大作家与自己的家乡的联系,如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和威赛克斯,威廉·福克纳和美国南方,舍伍  相似文献   

12.
王春雷 《考试周刊》2013,(85):11-12
本文旨在探讨威塞克斯背景下哈代小说《苔丝》与《卡斯特桥市长》悲剧性的分析.在这两部作品中,哈代所虚构的威塞克斯是传统的宗法制社会的缩影,它呈现出宁静与祥和的特征.然而新兴社会力量的冲击打破了祥和的气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因此,小说中的主人公含有更多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根源在于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除此之外,新社会下压迫剥削和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哈代的小说中,上帝的存在是缺席的在场。哈代对进化论的推崇,对异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上帝的讽刺和怀疑似乎都证明威塞克斯是一个上帝缺席的世界,但小说中到处可见的十字架却成了上帝来过又离去的证据。哈代笔下的十字架,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作家依然以神性为中心的终极价值依据。虽然上帝已经隐退,但哈代仍然保留了他的席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哈代主要小说的婚恋情节,可以发现哈代的婚恋观从对传统的威塞克斯爱情婚姻生活的赞美到对维多利亚时期婚姻观念的猛烈抨击经历了三个阶段性的变化。哈代婚恋观的这种阶段性变化与哈代的个人经历以及哈代所处时代的社会变革是紧密联系的。理解哈代婚恋观的变化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有助于加深对哈代小说创作思想的认识和对他的小说作品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的起因在创造者、创造者的作品又与自身的经历有关。通过对哈代、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三位艺术大师童年世界和创作过程的追溯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之间的巨大相似性,原来从多塞特到威塞克斯,从拉斐特到约克纳帕塔法,从阿拉卡塔卡到马孔多,其距离竟是这样相近,仅一步之遥。由此我们从某种意义上似乎也可以断言,三位大师所创造的三个神奇艺术世界实是他们童年孕育的雏形世界,是他们故乡的艺术化显现或翻版,这充分反映出作家成长道路上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即童年的经历对作家一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们的童年世界往往既是他们艺术人生的起点,又极为可能演变成他们艺术人生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6.
《林地居民》是托马斯.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之一,展现了林地中自然与文明之争。运用生态和空间理论分析《林地居民》中人、自然、地域三者的关系,可以挖掘自然失落的深层原因,揭示本地居民对自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哈代在小说创作中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高超的象征艺术是构成其伟大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文章分析了哈代"威塞克斯"小说在背景、结构、自然景物方面的象征表现手法,进而阐释其作品强烈的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威塞克斯"小说与"商州"小说的比较,分析哈代与贾平凹创作的相似之处,以及两位作家面对社会大变革在情感上所做出的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19.
符蓉 《文教资料》2008,(20):25-26
哈代在"威塞克斯小说"中对自然景物描写风格独特,巧妙运用了象征、隐喻、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服务于小说主题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了其小说伟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0.
《远离尘嚣》是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系列的真正开始,也是哈代的第一部成功之作。与他前期的《绿荫下》和后期的《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相比,《远离尘嚣》具有独一无二的过渡性特征。本文着重从主题、风格、爱情三方面具体分析小说所具有的这种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