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顾卫兵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语)。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  相似文献   

2.
正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而一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所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一年级抓起。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我国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强化养成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达到培养其良好道德素质的目的,这是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都来重视养成教育平罗县城关一小王立世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德育...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使学生学好数学。本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小学生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些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只要教师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一年级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既关注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又重视培养的过程和方式。秉承“生动有趣,乐于接受”的原则,教给学生正确的做法,让他们在“玩”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郑如 《青海教育》2014,(6):45-4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在此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学校是培养学生能力,进行养成教育的有利场所。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一、树立典型榜样,强化正面教育  相似文献   

9.
单梅 《山东教育》2009,(4):18-18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而一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所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一年级抓起。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高会娟 《考试周刊》2016,(7):164-165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本文从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对策两方面作分析。希望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习惯,把他们培养成会学习、爱生活、懂礼貌的人。  相似文献   

12.
伊秀红 《文教资料》2014,(35):101-102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其受益一生。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小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预习与复习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五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面临日益复杂的学业挑战、社交压力和社会责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帮助他们应对这些挑战并取得成功的关键。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举止文明、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勤俭节约、勇敢坚强等。然而,现实中,许多高中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拖延、缺乏自律、思想消极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制约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14.
常规教育应常抓不懈银川市二十一小冯宛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为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要抓好的是让学生养成良时的行为习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规教育。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在小学...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他们的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专家斯霞说过:“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约教育。”教育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从哪里来?从行为来。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从小事抓起,狠抓习惯,常抓不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定势,而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通过规范其行为习惯,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小学生的内在需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直截了当地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学生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养成好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我校致力于对学生好习惯的培养,着力抓好学生"知"与"行"的有机统一,使"行为"真正转化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定势,而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通过规范其行为习惯,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小学生的内在需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曹阳 《中国德育》2005,(4):19-20
一、对养成教育的认识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来说,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充分发掘其非智力因素,帮助其成才;好的生活习惯能培养其自理能力;好的品德习惯可以使学生成为“好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