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众所周知,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里的三大要素,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水的外表极简单,但是在文学艺术家眼中,水却有着极丰富的内涵。 当您翻开历代文学作品,一眼就可看出,水是文人才子描写的主要对象之一,如: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黄庭坚《登快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等等,名篇佳句,不胜枚举。 当您漫步于名山大川或城市园林建筑中时,你会感到水与人文景观之间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如江南三大名楼都与水相依相伴,楼妆点了水,水映衬着楼。在岳阳楼上,您可领略到“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的动荡之势;在黄鹤楼上,您可眺望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的开阔气象;在滕王阁上,您可观赏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的壮丽画面。这些是气势浩大的水与人文景观构成的壮阔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让我们向创作这个年历的,每一位创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为了您,为庆祝1999年的来临,Adobe的设计家们创作了这套年历。透过每一幅图像,我们可以找到每位艺术家的创作灵魂。切记,只要您能梦想到,您就能使梦想成真!1“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幻想”的理念激励着洛森·库他用古老的飞翔之梦设计了他的作品。洛森用AdobePageMaker的新层功能合成了设计元素。他用多边形工具勾画出羽翼的形状,并在PageMaker中为它加上了颜色。图像释文:如果没有梦想您将一事无成!──卡尔·桑德伯格我看到你放起了风筝,提升了飞鸟的翅膀。我听到你的…  相似文献   

3.
问:丹凤老师,您好,一直以为您在香港,没想到能在上海见到您.尽管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在银幕上见到您,但大家都没有忘记您,网上评论您是上世纪"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员",我采访您,不是要猎奇,而是想请您讲讲你们老一辈艺术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关于电影的难忘的人和事,为后人留一份档案,让年轻一代了解真实的过去.比如您当年那部轰动一时的《护士日记》,到现在还有许多人记得……  相似文献   

4.
傅程:听众朋友,今天的《文化风景线》栏目为您安排一个特别专题节目:《“听从是我的良师益友”》——介绍刚刚去世的我国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齐越先生与听众的密切交往,同时还为朋友们安排了齐越先生专门为一个听众录制的一篇小说《疤公》的录音。以此来表达我们和听众朋友对齐越先生深切的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5.
李:范老,用您自己的话说,您成为“养老金领取者”已十多年了。我上门采访,是想了解您下放成宁向阳湖“五七”干校的往事。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艺术家被视为“模仿者”的观念在古典文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8世纪以后,“模仿说”受到冲击,“人们在对其批驳中普遍强调艺术的想象与创造的本质,强调艺术家、诗人作为‘创造者'的主体地位”[1]。尼采、海德格尔、福柯等都曾肯定艺术家作为审美主体的重要性,并强调人在艺术中的自我创造性。如果说,早期文艺理论家对“艺术本体”讨论形成的一系列成果,是基于“艺术家何为”这一问题的拷问,那么作为在实践探索中的一次尝试,李凤亮教授率领团队撰写的《艺术原创与价值转换》(海天出版社2014年出版。  相似文献   

7.
《贵州档案》,与您有缘。您第一次印入我的眼帘,恰是您创刊伊始的1982年。只是,那时“档案”一词尚未彻底从“政治斗争工具”与“机密性”的神秘面纱中走出来,社会对“档案”的内  相似文献   

8.
超过200位艺术家,耗资1800万元,一场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名为“改造历史”的当代艺术展,是一次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汇集,也是一次艺术家们不愿落单的“大”聚会  相似文献   

9.
先读一段有趣的文字: 一个秋天的傍晚,爱因斯坦教授来到柏林哈顿街,给工人讲解科学知识。有人问他:“爱因斯坦教授,听说您的相对论,全世界只有十几个人能懂,真的吗?”“真的。”科学学回答说,不过,您是十几个人中间的一个。”“别开玩笑了,教授!”“我没有开玩笑。假如您同一个漂亮的姑娘在一起,您会觉得时间跑得太慢;可是,如果让您光屁股坐在火炉上,只一秒钟,您就会埋怨时间太长。这个道理懂吗?”“当然懂。”“瞧,这就是相对论。”读了这段文字,我们不禁为大科学家的幽默哑然失笑,也被作者行文的机智和笔下所流露的轻松  相似文献   

10.
“水哥”:有阵子没见您露面了,咋的啦?这“焦点时刻”少了您,可就少了一台柱子。有少女说您不够“威”不够“酷”,我告诉她,咱“水哥”有时间尽弄学问去了,要不哪来那么麻利的“英格力士”和满肚子的知识?那份从容,那方智慧,啥样的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为弘扬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响应“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号召, 中国互联网协会于6月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艺术家联盟,并发出了“倡导网络文明,繁荣网络文化”的倡议。“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艺术家联盟”是由著名音乐人郭峰发起的,是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都想写点东西,可总是感觉自己文字欠佳,没有勇气提笔,然而心中涌动的太多感动按捺不住,汇成一句话:谢谢您《军事记者》!自参加新闻函授与您邂逅以来,到今天的相知相悦,每次与您约会都使我欣喜若狂。每次《军事记者》拿到手,我便会细细地品味咀嚼着“业务探讨”、“佳作欣赏”、“新闻讲台”、“通讯员园地”等专栏,对一些“经典”的东西及时地记下来,看了一遍又一遍,唯恐漏下一个字、一个符号。您浓缩新闻写作的精华,彰显新闻人的智慧,这也许就是您深入人心的原因吧。一直以来,您如良师为我输送知识,似益友教我深思生活领悟军旅;您…  相似文献   

13.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公布的那天,我打电话给艾丰。“祝贺您获奖”“谢谢。”“我觉得您具有两代人的优势,很想采访您,请您谈谈这个问题。”“这评价太高了。不过这题目非常好,勾起了许多我想说的话。”艾丰论“两代人” 1938年出生的艾丰参评时52岁。他说要不是把评奖的年龄延长到55岁,自己将被排除在圈外,而现  相似文献   

14.
动态·资料     
国图举办艺术家论坛国家图书馆“艺术家论坛”1月14日正式开讲,首位主讲嘉宾是近80岁的著名作曲家吕远。这位曾创作过《克拉玛依之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牡丹之歌》等歌曲的老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心得,为数百名听众阐释了民族音乐的美学内涵和深远意义。“艺术家论坛”是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又一项公益性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对艺术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对艺术史学和理论的梳理,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理念,关注现当代文明进程中那些显现出智慧光芒、卓越创造力和非凡品格的艺术家,通过感悟艺术的精神来探讨人生真谛,从而共享生命阅历,传播正确、优秀的文化观念,构建广大公众与艺术家交流的平台。继“艺术家论坛”之后,国家图书馆今年还将相继推出“企业家论坛”“科学家论坛”等公益讲座。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盛大的舞会上,实话先生见到一位风韵犹存的老女人,他走过去向她行礼,说:“您使我想起您年轻的时候。” 老女人微笑着说:“怎么样?” “很漂亮。” “难道我现在不漂亮吗?”老女人带着几分戏谑说。 实话先生非常认真地说:“是的,比起年轻的您,您的皮肤松驰,缺少光泽,还有皱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由“从上到下”的研究方式向“从下到上”的研究方式转变。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在《艺术原理》之中,也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艺术家型的美学家”与“哲学家型的美学家”——即具有“哲学素养的艺术家”和具有“艺术趣味的哲学家”之分。前者熟知什么是艺术和怎样创作艺术;后者虽然擅长于理论的建设工作,然而往往由于对艺术事实的陌生,使他们的理论建设归于无效。 这种情形,不仅在国外屡见不鲜,就是在国内的美学研究之中,也屡遭诟病。哲学家们会嘲笑艺术家笔下的理论太“语无伦次”,而艺术家们也毫不客气地将哲学家对艺术的阐述斥之为“胡说八道”;当美学家对“究竟什么是美的本质”和“什么是艺术”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却并没有妨碍艺术  相似文献   

17.
艺术之书     
某日,借来友人所藏旅英文人凯蒂的散文集一读,其书后所附“艺术家之书”定义达22种,使我颇有感触。其中一位学者认为“艺术家所制的书是作为艺术品的书,作为艺术品的书不是有关艺术的书,不是复制再现艺术的书,亦不是用视觉材料为文字内容的书。它们因其本身而做出艺术之宣言,这种宣言是在艺术而非文学的范围之内”。另一位学者认为“艺术家之书不是指有关艺术家的书,亦不是书堆成的雕塑,而是指那些视觉艺术家的作品,它们有着书的形式”。各家高论,不胜枚举。不管前辈从何种角度怎样来阐述“艺术家之书”的概念,我想,它首先应是…  相似文献   

18.
从爵士音乐到流行作品、从图书版面设计到网上出版、从政治招贴广告到公司年度报告封面设计,艺术家们在广泛的领域中应用Adobe图像、图形处理软件来进行创作,将创造性的梦想给予实现。第六届《AdobeMagazine》年度设计大奖赛吸引了众多的参赛者,共有2200多名设计师参加比赛,参赛作品分为25个种类。在这里向您介绍一些获奖作品,其中包括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作品和其他的部分优秀获奖作品,向您展现Adobe图像、图形软件为艺术家们所创造的魔幻世界,及其带给艺术家们的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编辑絮语     
1971年的一个秋日,在从伦敦开往普利茅斯的一列头等车厢里,面对面坐着一位商人和一位绅士。绅士问商人:“您是日本人吗?”商人说:“我是中国人,说准确一点,是香港的中国人。”绅士眼睛一亮:“那么您是做什么的?”“搞搞航运。”“哦,您有多少船?”“有一点点,具体数记不清了。”  相似文献   

20.
他是生长于“眷村”的台湾艺术家,他一直在以一种大陆人早已陌生的阶级斗争似的语言,来记录“被现实社会忽视孤立的人”;他是台湾国际声誉最盛的艺术家之一,但至今仍无存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