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手机前翻盖为例,对使用UG Moldwizard自动设计注塑模具的过程和要点,以及应用UG CAM进行数控加工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设计出相应的注塑模具,介绍了模具的材料,并给出了模具的装配图。  相似文献   

2.
Cimatron软件在鼠标壳注塑模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imatron E软件为例,介绍了鼠标壳的几何造型、鼠标壳注塑模具的设计以及相关模具零件的制造,指出了注塑模具中CAD/CAM技术的集成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注塑模具设计和制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和制造工人的技巧,因此设计的正确与否只有通过试模才能知道,设计完成的模具时常会产生许多人们料想不到的缺陷,出现的问题也主要靠修模来纠正,有时甚至会导致整套模具的报废,对于设计复杂的中高档模具,会直接影响到模具的生产成本。模具CAE技术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根据高分子聚合物流变学和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动、传热的物理数学模型,利用数值分析工具来分析和预测生产中注塑产品和注塑工艺可能存在的问题,定量地给出成型过程的状态参数及时判断如何修改制件的形状以获得较理想的状态,避免了在模具上进行试模、修模的繁琐过程。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更新愈来愈快,新的产品与技术产生的周期愈来愈短,一些公司甚至每年要生产出多个品牌的产品来投放市场,参与纷繁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4.
使用Cimatron E软件,按模具的分模、模仁零件输出、调入模架和计算型腔尺寸等步骤,详细叙述了汽车音响喇叭支架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说明了注塑模具中CAD/CAM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注塑模具机构设计原则与要求,给出了脱模机构虚拟实验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应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与现有的模具机构,开发了模具机构虚拟实验系统。实现了注塑模具机构虚拟化实验和结构设计的二维、三维仿真,并总结虚拟试验系统的实际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常塑胶模具的设计或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的设置,都依靠设计者的经验或进行试误,但对于高质量要求的塑件,常常无法适当决定.在此以鼠标注塑模为例,通过PROE建模修正,再结合正交试验法利用Mold flow软件的模流分析,获取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以及产品成型特性,然后基于CAD/CAE技术进行注塑模具的结构优化设计,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行,为其他类似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注塑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课程整合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和《模具CAD/CAM应用》课程中有关注塑模具的内容,引入了模具企业普遍应用的设计方法和经验数据,并按照个人职业的成长历程重新调整课程内容顺序,既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自然规律,又实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专家系统的注塑模具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了注塑模具设计和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前人成功设计的成果,形成专家系统供后期开发的注塑模具开发思想。详细介绍了专家系统与注塑模具开发相结合的优点和可行性。重点分析了基于专家系统的注塑模具开发时涉及的关键技术——模具共性描述与抽取技术,以及共性归纳的实现技术,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注塑模具三维设计工作过程和UG软件的功能特点,提出了UG环境下注塑模具设计体系结构。基于此体系结构,以电流线圈架为例,阐述了从模具方案的确定到模具结构的三维设计再到模具运动仿真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Moldflow智能设计分析为核心改革传统模具实训教学模式,规划组合新模具实训课程的课程结构及教学重点内容。在Moldflow模流分析新模块实训中,借助典型模具案例指导学生完成模具型腔结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设计等任务导向训练,应用智能参数设计向导完成工艺参数设定,最后通过逼真的仿真模拟注塑效果让学生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和比较分析,从而拓宽学生的模具知识范围,建立初步的设计工艺经验,提升设计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陆希悦 《考试周刊》2014,(94):196-196
<正>一、设计背景在模具注塑过程中,模温的变化会对塑胶制品的品质和生产周期造成影响。从品质方面看,模温会对塑胶制品的收缩变形率、尺寸稳定性、机械强度、应力开裂和表面质量等方面造成影响;从生产周期方面看,注塑过程中模具的冷却时间占到整个注塑周期的60%以上,因此,在确保注塑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塑胶制品的冷却时间可提高注塑生产效率。在现行技术中,注塑模具中设置的冷却管道均适用于大型零件的注塑生产,其冷却管道的结构设计复杂,控制方式繁  相似文献   

12.
按照注塑模具在塑件自动化生产中的要求,设计出了二次推出机构在斜滑块内侧抽芯注塑模结构并介绍了模具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3.
大型注塑模具失效有自然失效、人为损坏和异常破坏三种形式。从大型注塑模具失效的普遍现象,分析了影响大型注塑模具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是定位导向件、滑动件、分型面等刚性接触摩擦、型腔过量变形和人为损坏,并据此提出了一些从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材料选择、模具制造过程和模具使用与维护方面提高大型注塑模具使用寿命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以手机后壳注塑模具设计为例,介绍了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和流程。首先根据塑件材料及工艺特性用MOLDFLOW软件对零件进行模流分析,然后选择注塑机并确定型腔数目,接着确定成形方案:总体结构设计、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脱模机构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最后进行注塑机工艺参数校核,包括注射量、锁模力、注射压力、模具厚度和注射机闭合高度等方面。该设计方法对其它不同结构产品的注塑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模具方向注塑模具相关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模具结构认知问题,提出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模具结构认知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方案,给出以UG与IdeaVR软件为平台的沉浸式虚拟现实实验室构建方法,开发集教、学、考、练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注塑模具结构认知虚拟实验室,经过一年的实践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李委东  苗德忠  孔智 《考试周刊》2011,(41):151-152
本文通过一个仪表壳的实例,介绍了二次推出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游戏机手柄为例,介绍了CAE软件在数字化设计中的作用,阐述了CAE软件如何进行注塑模具的填充、流动、熔接痕、收缩率、翘曲分析,为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洗衣机排水泵注塑模具型腔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静力和型腔疲劳寿命进行分析,找到损伤最严重的节点位置,对其进行疲劳优化设计,并运用可靠性设计理论中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方法计算出模具型腔可靠度.结果表明:随着注塑模具型腔压力值的增加,型腔的最大应力和变形量也随之增加,最大应力发生在型腔底部,型腔寿命的最小位置均出现在型腔内侧底面与侧面的圆环处,与其各自应力集中点位置刚好吻合,注塑模具型腔可靠度为0.888 8,型腔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9.
UG软件系统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行业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探讨了基于UG平台实现注塑模具CAD/CAM/CAE的方法和途径,并以电视导光柱为例,阐述了注塑模具CAD/CAM/CAE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0.
根据注塑模具结构设计知识的类型和特点,研究了注塑模具结构设计知识库的知识表示方法,以Pro/Engineer软件为开发平台,运用人工智能领域的CBR思想,建立了注塑模具CAD/CAM系统的典型结构知识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